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adobe illustrator cs6中文版經典教程(彩色版)》一書中的第0課0.1節簡介,作者【美】adobe公司,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第0課 adobe illustrator cs6簡介課程預覽
adobe illustrator cs6中文版經典教程(彩色版)
本課以互動方式示範 adobe illustrator cs6,通過示範一些新功能使使用者對該應用程式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學習本課内容需要大約 1 小時,首先将檔案夾 lesson00 複制到硬碟中。

本課以互動方式示範 adobe illustrator cs6,本課将使用一些新增功能,如應用漸變到描邊和圖案建立,還能學習一些 adobe illustrator cs6 基本知識。
0.1 簡介
本課将講解adobe illustrator cs6的各種工具與特征,讓使用者初步了解其強大的功能。本課将為一個巧克力商家制作一個辨別牌。
1. 為保證工具與面闆與本課所描述的一樣,先删除或重命名adobe illustrator cs6的首選項檔案,詳細操作請參閱“前言”相關部分。
2. 啟動adobe illustrator cs6軟體。
注意:
如果還沒有從配套CD光牒的檔案夾lesson00中将本課的資源檔案複制到硬碟,現在就請這樣做,詳情請參閱“前言”。
3. 選擇菜單“檔案>打開”,打開硬碟中檔案夾lessonslesson00中的l00end_1.ai和l00end_2.ai檔案,如圖所示。這是最終的圖稿,可以始終讓它保持打開狀态,也可選擇菜單“檔案>關閉”将其關閉。本課将從一個空白文檔開始建立最終圖稿。
4.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視窗>工作區>重置基本功能”菜單。
若在工作區菜單中未發現“重置基本功能”菜單,先依次選擇“視窗>工作區>基本功能”,然後依次選擇“視窗>工作區>重置基本功能”菜單即可。
0.2 使用多個畫闆
一個illustrator文檔最多可以包含100個畫闆(畫闆類似于adobe indesign中的“頁面”)。下面建立一個包含兩個畫闆的文檔。
在第3課“建立與編輯形狀”中學習更多關于建立新文檔的知識。在第4課“變換對象”中學習更多關于編輯畫闆的知識。
1.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檔案>建立”。
2. 在“建立文檔”對話框中,設定文檔名稱為signage,在“配置檔案”中選擇“列印”,更改“畫闆數量”為“2”,“機關”為“英寸”,然後單擊“确定”按鈕,建立一個新的空白文檔。
3.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檔案>存儲為”菜單,在“存儲為”對話框中,保持signage.ai檔案名不變,轉到lesson00檔案夾,設定儲存類型為“adobe illustrator(*.ai)”(windows),或“格式”為“adobe illustrator(ai)”(mac os),然後單擊“儲存”按鈕。在彈出的“illustrator選項”對話框中,保持預設設定不變,單擊“确定”按鈕。
4.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視圖>标尺>顯示标尺”,在文檔視窗中顯示出标尺。
5.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視圖>标尺>顯示标尺”,在文檔視窗中顯示出标尺。
6. 在工具箱中,選擇“畫闆工具”(artboard_tool.psd),在左上角帶有“01-畫闆1”标簽的白色畫闆的中心單擊選中它。在畫闆上方的“控制台”中,單擊“橫向”圖示,如圖所示。
7. 移動滑鼠到所選畫闆之上,将其向左拖動,直到兩個畫闆之間顯現出一定寬度的灰色空白。illustrator允許文檔中擁有不同尺寸與不同方向的畫闆。
8. 在工具箱中,單擊“選擇工具”(79917.png),退出畫闆編輯狀态。單擊右側縱向畫闆,将其激活,然後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視圖>畫闆适合視窗大小”。
0.3 繪制形狀與線條
繪制形狀是illustrator最基礎的部分,本書中将繪制許多形狀。下面建立幾個形狀。
在第3課“建立與編輯形狀”中,将學習更多有關建立與編輯形狀的知識。
1. 在工具箱中,選擇“直線段工具”(76489.png),移動滑鼠到畫闆左上角(右圖紅圈中的部分),按住shift鍵,并按住滑鼠左鍵,豎直向下拖至畫闆底邊,然後依次松開滑鼠左鍵與shift鍵,在靠近畫闆左側邊緣的地方繪制一條豎直線,如圖所示。
2. 在視窗上方的“控制台”中,輸入“描邊粗細”為30pt,按enter鍵,應用至繪制的線條。
3. 在“直線段工具”(76495.png)處于選中的狀态下,移動滑鼠至豎直線的上三分之一處,按住shift鍵,并按住滑鼠左鍵,向右拖動滑鼠到靠近畫闆的右側邊緣,然後依次松開滑鼠左鍵與shift鍵,繪制一條水準線。
4. 在控制台中,修改“描邊粗細”為50pt,設定“y值”為3.65 in,沿y軸定位水準線條,按enter鍵設定生效。
變換選項(y值)是否顯示在控制台中取決于所用螢幕的分辨率。如果它們未顯示在控制台中,可以單擊控制台中的“變換”文本,或在“視窗”菜單中,選擇“變換”,在打開的變換面闆中進行設定。
5. 在工具箱中,選擇“矩形工具”(76583.png),移動滑鼠到剛剛建立的水準線之下(圖中紅圈),按住滑鼠左鍵,向右下拖動滑鼠,直到滑鼠右下角的灰色測量标簽中顯現出“w:5.8 in h: 3 in”時,松開滑鼠左鍵,繪出一個矩形。在控制台中,設定“描邊粗細”為50pt。
6. 在控制台中(若寬度值不為5.8 in)修改“寬”(寬度值)為5.8 in,按enter鍵設定生效。按d鍵,為矩形應用預設的填色與描邊。
7. 在工具箱中,單擊“選擇工具”(76591.png),拖動矩形,使其位于如圖所示的位置。
8.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檔案>打開”,選中lesson00檔案夾中的extras.ai檔案,單擊“打開”按鈕,将選中的檔案打開。
9. 使用“選擇工具”,單擊螺旋線,将其全部選中。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編輯>複制”菜單,保持extras.ai檔案處于打開狀态,單擊文檔視窗頂部的signage.ai檔案頁籤,然後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編輯>粘貼”,将複制的螺旋線粘貼到signage.ai文檔中。
提示:
在工具箱的“直線段工具”(82001.png)組中有一個“螺旋線工具”(81995.png),螺旋線就是使用該工具建立出來的。
10. 使用“選擇工具”,将螺旋線拖動到如圖所示的位置上,然後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選擇>取消選擇”,取消對螺旋線的選擇。
螺旋線是由多條路徑編組而成的,隻要選中其中一條路徑,即可選中所有路徑。
0.4 應用顔色
在illustrator中為圖稿應用顔色是最常見的操作之一,借助顔色面闆、色闆面闆、顔色參考面闆,以及編輯顔色/重新着色圖稿對話框,可以輕松地嘗試或将指定的顔色應用到圖稿中。
1. 使用“選擇工具”(76657.png),單擊選中前面繪制的矩形,在控制台中,單擊填色區域,打開“色闆面闆”,選擇“黑色”,按esc鍵,隐藏色闆面闆。
當将滑鼠移動到某色闆之上時,即會出現提示工具,顯示出色闆名稱。
2. 在工具箱中,單擊“描邊”方格。
3. 在工作區右側單擊色闆面闆圖示(76664.png),打開色闆面闆。移動滑鼠到褐色顔色部分,單擊選擇一種褐色(c=40 m=65 y=90 k=35),如圖所示。
向所選矩形應用指定的描邊顔色後,很難用肉眼觀察到,因為矩形的描邊非常細。
4.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檔案>存儲”,儲存文檔。
0.5 使用“形狀生成器工具”
“形狀生成器工具”是一種互動式工具,用于通過合并和擦除簡單形狀來建立複雜形狀。下面将使用“形狀生成器工具”對建立出的矩形圖形進行修改調整。
在第3課“建立與編輯形狀”中學習更多有關“形狀生成器工具”的知識。
1. 在工具箱中,單擊并按下“矩形工具”(76906.png),在彈出的工具組菜單中,選擇“橢圓工具”(76919.png)。
2. 将光标移動到黑色矩形的左上頂點(圖中紅圈),顯示出綠色的“錨點”提示字樣。單擊并按住滑鼠左鍵,向矩形右下方拖動,直到光标右下角的灰色測量标簽中的高度值為1 in,然後松開滑鼠左鍵,繪出一個橢圓。
3. 在工具箱中,單擊“選擇工具”(76930.png),将光标移動到橢圓的藍色中心點上,按住滑鼠左鍵,豎直向上拖動,直到滑鼠吸附到矩形的上邊緣,然後松開滑鼠,停止拖動。
4. 在工具箱中,選擇“橢圓工具”(76943.png),單擊畫闆任意位置,在彈出的“橢圓”對話框中,将“寬度”與“高度”全部修改為1 in,單擊“确定”按鈕,建立出一個圓形。
5. 在工具箱中,單擊“選擇工具”(76954.png),将光标移動到圓形的中心點上,按住滑鼠左鍵,将圓形拖動至矩形的左下頂點,如圖所示。
在灰色測量标簽中看到的值可能與圖中的值有所不同,這并不會影響操作,接近即可。
6. 按住alt鍵(windows)或option鍵(mac os),從圓形中心點向右拖動圓形,當到達矩形右下角的頂點時,會出現“交叉”字樣,松開滑鼠左鍵,再釋放alt鍵,在矩形的右下頂點處建立一個圓形副本。
7. 按住shift鍵,分别單擊另一個圓形、橢圓、矩形,将4個圖形全部選中。當圍繞着圖稿移動滑鼠時,每個對象的邊線都以高亮顯示。
8. 在工具箱中,選擇“形狀生成器工具”(77061.png),移動滑鼠至橢圓上方(圖中x部分),然後按住滑鼠左鍵,向矩形内部拖動滑鼠,将橢圓與矩形合并為一個形狀。
9. 移動滑鼠到紅色x所在的位置,如下圖二所示。按住alt(windows)或options鍵(mac os),按住滑鼠左鍵,向圓形在矩形的重疊部分上拖動滑鼠,然後先松開滑鼠左鍵,再釋放alt鍵,在矩形的左下角摳出一個内陷圓角。使用相同方法,在矩形的右下角制作出一個内陷圓角。使用“形狀生成器工具”時,圖形中高亮顯示的部分将會被删除。
0.6 使用“寬度工具”
借助“寬度工具”,可以建立可變寬度筆觸,也可以建立儲存寬度配置檔案,進而将其應用于其他對象。
1. 在工具箱中,選擇“縮放工具”(77098.png),在水準路徑右端,螺旋線之下,單擊幾次,将其放大。
2. 在工具箱中,選擇“寬度工具”(77137.png),将滑鼠移動到下圖一所示的位置上。當光标右下角顯示出加号(+)時,按住滑鼠左鍵,自下而上向線條中心拖動光标。當灰色測量标簽中顯示的寬度接近0.4 in時,松開滑鼠左鍵。
關于“寬度工具”更多内容,請參閱第3課“建立與編輯形狀”。
3. 從剛剛拖動的筆觸位置,向右略微移動光标,單擊并按住滑鼠左鍵,向下拖動光标,遠離線條中心位置,當灰色測量标簽中顯示寬度約為0.6 in時,松開滑鼠左鍵。
4. 将光标移動至黑線右邊緣,如下圖紅圈所示。當光标右下顯現波浪線(~)時,一條綠色線條出現在黑線右側邊緣上,按住滑鼠左鍵,向線條中心拖動,當灰色測量标簽中顯示寬度為0 in時,松開滑鼠左鍵。
圖像說明文字
5.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視圖>畫闆适合視窗大小”。
6. 在工具箱中,選擇“選擇工具”(77213.png),單擊選中螺旋線。按幾次鍵盤上的向下箭頭,向下移動螺旋線,使其接觸到前面剛剛編輯的路徑。
7.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對象>排列>置于底層”,然後依次選擇“選擇>取消選擇”,取消對螺旋線的選擇。
0.7 建立與編輯漸變
漸變是兩種或兩種以上顔色的混合,可以将漸變應用到圖稿的填色或描邊中。下面嘗試把一個漸變應用到路徑描邊中。
關于漸變的更多内容,請參閱第10課“混合顔色與形狀”。
1. 使用“選擇工具”(77237.png),單擊選擇帶有箭頭的路徑,該路徑在前面編輯過。
2. 在工作區右側,單擊“漸變”圖示(77246.png),打開“漸變”面闆。
3. 在“漸變”面闆中,單擊描邊方框(圖中左側紅圈),将漸變應用到線條描邊中。在“類型”左側,單擊下拉箭頭(77281.png),在彈出的下拉清單中,選擇“白色和黑色”。然後在“描邊”中單擊選擇“跨描邊應用漸變”(77289.png)。
4. 在漸變條上,輕按兩下左側白色漸變滑塊(圖中紅圈),在打開的面闆中,單擊“顔色”(77297.png)(若它未被選中),向右拖動k(黑色)滑塊,使其值為80%,按esc鍵,關閉顔色面闆。
在顔色面闆中或許隻能看見k(黑色)滑塊,這沒有關系。
5. 移動滑鼠到右側的黑色漸變滑塊上,向左拖動,使其位于如圖所示的位置上。
6. 使用“選擇工具”,按住shift鍵,單擊螺旋線,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對象>排列>置于底層”。然後依次選擇“選擇>取消選擇”,再選擇“檔案>存儲”,儲存檔案。
0.8 向illustrator中置入adobe photoshop圖像
在illustrator中,可以置入photoshop檔案,并在将圖像置入畫闆前指定圖層複合。下面将一張木材圖像置入畫闆中。
更多關于圖層複合與置入photoshop圖像的内容,請參閱第15課“在illustrator cs6中使用其他adobe程式文檔”。
1.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檔案>置入”,在“置入”對話框中,單擊lesson00檔案夾,選擇wood.psd檔案,確定“連結”選項處于複選狀态,單擊“置入”按鈕。
illustrator能夠識别出帶有圖層複合的檔案,并打開“photoshop導入選項”對話框。本執行個體中置入的檔案包含兩個不同的圖層複合。
2. 在“photoshop導入選項”對話框中,選擇“顯示預覽”複選框,在“圖層複合”中,選擇with text,然後單擊對話框底部的“确定”按鈕,将木質圖像置入畫闆中。
0.9 使用“圖像描摹”
可以使用“圖像描摹”功能,将照片(栅格圖像)轉換為矢量圖。下面将使用該功能對置入的photoshop圖像進行描摹。
關于圖像描摹的更多内容,請參閱第3課“建立與編輯形狀”。
1. 在圖像處于選中的狀态下,在控制台中,單擊“圖像描摹”按鈕,圖像即可被轉換為矢量路徑,但仍然不可編輯。
2. 在控制台中,單擊“圖像描摹面闆”(77675.png),打開“圖像描摹”面闆。在“圖像描摹”面闆中,單擊“自動着色”(77681.png)按鈕,如圖所示。
3. 在圖像描摹面闆中,向左拖動“顔色”滑塊,使“顔色精确度”值為4,關閉圖像描摹面闆。在圖像描摹面闆中有許多選項,借助這些選項可以改變圖像描摹的方式。
4. 在控制台中,單擊“擴充”按鈕,使對象處于可編輯狀态。至此,木質圖像成為一系列由矢量圖形編組而成的對象。
5.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選擇>取消選擇”菜單,再依次選擇“檔案>存儲”,儲存檔案。
0.10 使用“顔色參考”面闆
在建立圖稿時,可以使用“顔色參考”面闆來獲得配色靈感。下面将學習建立與儲存一系列顔色的方法。
關于顔色參考面闆與圖稿重新着色的内容,請參閱第6課“顔色與上色”。
1. 在工作區右側的面闆停放區中,單擊“色闆”圖示(77858.png),展開“色闆”面闆。移動滑鼠到褐色系色闆中,當提示工具顯示“c=40 m=65 y=90 k=35”時,單擊選中該色闆。
2. 在右側面闆停放區,單擊“顔色參考”面闆圖示(77879.png),打開“顔色參考”面闆。單擊“将基色設定為目前顔色”圖示(77895.png)(圖中左側紅圈),然後單擊“協調規則”右側的下拉箭頭,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暗色”。
此時,“顔色參考”面闆頂部的顔色可能與圖中所示有所不同,這沒有關系。
3. 在“顔色參考”面闆底部,單擊“将顔色保持到色闆面闆”圖示(77903.png),然後“顔色參考”面闆頂部的顔色将以顔色組的形式被儲存到色闆面闆中。
4. 單擊“色闆”面闆圖示(77909.png),展開“色闆”面闆,向下拖動面闆右側的滑動條,即可在面闆底部看到新添加的褐色顔色組(檔案夾)。
0.11 建立與應用圖案
除了顔色外,色闆面闆中也可以包含圖案色闆。在預設色闆面闆中,illustrator提供了各種色闆樣例,借助它們,可以建立出自己想要的圖案。下面将建立、應用和編輯木質圖案。
關于圖案更多内容,請參閱第6課“顔色與上色”。
1. 使用“選擇工具”(78025.png),選擇畫闆上描摹後的木材。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對象>圖案>建立”,在彈出的對話框中,單擊“确定”按鈕。
可以從選中的圖稿或從頭開始建立圖案,建立的圖案會以存儲色闆的形式添加到色闆面闆中。
2. 在“圖案選項”面闆中,更改圖案名稱為wood grain,在“拼貼類型”中,選擇“磚形(按行)”,勾選“将拼貼調整為圖稿大小”,再将“水準間距”與“垂直間距”修改為-0.2 in。
3. 在“選擇工具”(78032.png)處于選擇的狀态下,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選擇>現用畫闆上的全部對象”,選中木質組。木質形狀的其餘部分,即圖案的重複部分用來檢視圖案的顯示效果。
4. 在畫闆上的木質組處于選中的狀态下,按住shift鍵,并按住滑鼠左鍵,向右下拖動右下角選取框頂點,當灰色測量标簽中顯示的寬度約為6 in時,依次松開滑鼠左鍵與shift鍵。
5. 在文檔視窗左上角的圖案編輯模式條中,單擊“完成”按鈕,退出圖案編輯模式。
6. 單擊選擇畫闆上的木質組,按“倒退鍵”或“delete”鍵,删除它。
7. 使用“選擇工具”,單擊選擇黑色的标牌,在控制台中單擊“填色”區域,在彈出的色闆面闆中,選擇wood grain圖案,按esc鍵,隐藏色闆面闆。
8. 在工作區右側的面闆停放區,(若色闆面闆尚未展開)單擊“色闆”圖示(78139.png),展開“色闆”面闆。在色闆面闆中,輕按兩下名稱為wood grain的圖案色闆,進入圖案編輯模式。
9. 在“選擇工具”處于選中的狀态下,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選擇>現用畫闆上的全部對象”菜單。
10.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編輯>編輯顔色>調整色彩平衡”,在“調整顔色”對話框中,分别修改青色與洋紅色值為80%,單擊“确定”按鈕。
11. 在文檔視窗左上角的圖案編輯模式條中,單擊“完成”按鈕,退出圖案編輯模式。此時木質紋理圖案呈現出紫色,如圖所示。
木質紋理圖案在标牌中的位置可能與圖中所示有所不同,這并不會影響操作。
12.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視窗>工作區>重置基本功能”菜單,重置各種面闆。
0.12 使用“文字工具”
下面将向标牌中添加一些文本,并應用文本樣式。
關于使用“文字工具”更多的内容,請參閱第7課“使用文字工具”。
1. 在工具箱中,選擇“縮放工具”(78239.png),在帶有木質紋理填充的标牌下,在空白處單擊三次,進行放大。
2. 在工具箱中,選擇“文字工具”(71829.png),在畫闆空白區域中單擊一次,建立一個文本框。在本課的後面部分會對文本框的位置重新進行定位。向文本框中輸入文本“fine handmade chocolates”,當光标仍然位于文本框中時,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選擇>全部”菜單,選中輸入的所有文本。
3. 在控制台的字型選擇區中(“字元”右側區域),選擇所需要的字型。在字型選擇區域,輸入“adobe cas”(不需要輸入完整的字型名稱),選取adobe caslon pro字型。然後設定字型大小為26 pt,按enter鍵設定生效。
若控制台中未顯示出字元選項,單擊“字元”,打開“字元”面闆。
4. 在文本處于選中的狀态下,在控制台中,(若文本應用有描邊顔色)設定描邊顔色為“無”(78253.png),然後設定填色為灰色(c=0 m=0 y=0 k=40)。
5. 在工具箱中,單擊“選擇工具”(78262.png),向上拖動文本框,使其位于标牌之上,如圖所示。
6. 在文檔視窗上方,單擊extras.ai頁籤。
7. 使用“選擇工具”,單擊選擇“coco's”文本形狀。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編輯>複制”,再選擇“檔案>關閉”。請注意,文本“coco's”已經預先使用“文字>建立輪廓”指令轉換成了輪廓(形狀)。
關于建立文字輪廓的更多内容,請參閱第7課“使用文字工具”。
8. 傳回到signage.ai文檔中,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視圖>畫闆适合視窗大小”。
9.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編輯>粘貼”,将複制的文本粘貼到目前文檔中。使用“選擇工具”,拖動粘貼的文本形狀到标牌上,使其位于另一個文本之上,如圖所示。
10.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檔案>存儲”,儲存文檔。
0.13 使用繪圖模式
繪圖模式可以在形狀内部、背面或在正常模式下進行繪圖。在正常模式下繪圖時,形狀會彼此堆疊在一起。下面将使用繪圖模式,在矩形内部進行繪畫。
關于繪圖模式的更多内容,請參閱第3課“建立與編輯形狀”。
1. 在工具箱的“橢圓工具”(78277.png)組中,選擇“矩形工具”(78285.png),将光标移動至紫色标牌之下,單擊空白處,在“矩形”對話框中,設定“寬度”為4.8 in,“高度”為0.75 in,然後單擊“确定”按鈕,建立出一個矩形。
2. 按d鍵,為建立的矩形應用預設的描邊與顔色填充。
3. 使用“選擇工具”(78294.png),拖動新建立的矩形,使其上邊緣緊貼标牌底邊緣,此時會出現綠色的對齊參考線,自動吸附。
4. 在工具箱底部,單擊繪圖模式按鈕(78312.png),選擇“内部繪圖”。
請注意,單擊“内部繪圖”按鈕後,矩形即被虛線包圍起來,這表明要粘貼或繪制的内容将位于矩形内部。
如果工具箱是雙列排列的,可以在工具箱底部直接單擊選擇“内部繪圖”(84189.png)。
5.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選擇>取消選擇”,再選擇“檔案>存儲”,儲存文檔。
0.14 使用畫筆工具
畫筆工具能夠風格化路徑的外觀,可以将畫筆描邊應用到現有的路徑,也可以使用畫筆工具繪制路徑,同時應用畫筆描邊。
關于更多使用畫筆的内容,請參閱第11課“使用畫筆”。
1. 在工作區右側的面闆停放區,單擊“畫筆”圖示(78330.png),展開“畫筆”面闆。在畫筆面闆中,向下拖動滑塊,選擇“拖把”畫筆。
2. 在控制台中,設定填色為“無”(78337.png),“描邊”顔色為褐色(c=40 m=65 y=90 k=35)。
3. 在工具箱中,選擇“畫筆工具”(78345.png),将光标移動至矩形左側,按住滑鼠左鍵,自左向右拖動,越過矩形右側邊緣。如此重複幾次,使用褐色筆觸填充矩形,形成木質紋理效果。
4. 在畫筆面闆中,輕按兩下筆刷工具,打開“毛刷畫筆選項”對話框。在“毛刷畫筆選項”對話框中,修改“大小”為4mm,“上色不透明度”為50%,“硬度”為20%,單擊“确定”按鈕。
5. 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保留描邊”,不将更改應用到現有的畫筆描邊。
6. 在控制台中,單擊描邊顔色,選擇一種淡褐色。
7. 在“畫筆工具”處于選中的狀态下,在矩形中塗繪更多筆觸,使其看上去更像木質紋理。在控制台中,選擇其他褐色筆觸,在矩形中繼續添加新筆觸,增強其木質紋理效果。
8. 在工具箱底部,單擊繪圖模式按鈕(78425.png),選擇“正常繪圖”模式。
如果工具箱是雙列的,可以在工具箱底部直接單擊選擇“正常繪圖”。
9. 在工具箱中,選擇“選擇工具”(78414.png),單擊選擇“fine handmade chocolates”文本對象,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編輯>複制”,然後選擇“編輯>就地粘貼”。
10. 向下拖動複制出的文本對象,将其放置到小矩形之内,并盡量使其居中對齊。
11. 在工具箱中,選擇“文字工具”(72569.png),單擊複制出的文本對象,将光标定位其中,然後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選擇>全部”,選中所有文本,将文本替換為hours mon-sat 10am-6pm,末尾不要添加任何标點符号。
12. 在工具箱中,選擇“選擇工具”,在文本對象處于選中的狀态下,在控制台中,設定“字型樣式”為bold,“填色”為黑色。
13.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選擇>取消選擇”,再選擇“檔案>存儲”,儲存文檔。
0.15 使用“外觀”面闆與效果
“外觀”面闆能夠控制一個對象的屬性,如描邊、填色和效果。
關于使用“外觀”面闆的更多内容,請參閱第13課“應用外觀屬性與圖檔樣式”。
1. 使用“選擇工具”(78434.png),單擊選擇紫色标牌。
2. 單擊工作區右側的面闆停放區中的“外觀”圖示(78450.png),展開“外觀”面闆。
3. 在“外觀”面闆中,單擊描邊顔色框(位于“描邊”字樣右側),然後再次單擊,打開“色闆”面闆。在“色闆”面闆中,選擇“黑色”,在描邊顔色右側,設定“描邊粗細”為10pt。單擊帶有虛下劃線的“描邊”文字,在“描邊”面闆的“對齊描邊”中,單擊“使描邊内側對齊”(78455.png),按esc鍵,隐藏“描邊”面闆。
4. 在“外觀”面闆底部,單擊“添加新描邊”按鈕(add_stroke.psd),添加新描邊至形狀。在“外觀”面闆中,設定新添加的描邊顔色為白色,按esc鍵,隐藏色闆面闆,設定“描邊粗細”為5 pt。
5.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效果>路徑>位移路徑”,在“偏移路徑”對話框中,設定“位移”為-0.1 in,單擊“确定”按鈕。
6. 在“外觀”面闆中,單擊“填色”字樣,接下來,向路徑填色應用效果。
7. 在“外觀”面闆底部,單擊“添加新效果”(78477.png),在彈出的效果清單中,依次選擇“風格化>内發光”,在“内發光”對話框的“模式”中,選擇“變暗”。單擊混合模式右側的白色顔色框,在“拾色器”中設定k值為100%,c、m、y值為0%,為發光效果指定顔色,單擊“确定”按鈕,傳回“内發光”對話框。在“内發光”對話框中,設定“模糊”為1 in,單擊“确定”按鈕。
8. 使用“選擇工具”,單擊選擇“fine handmade chocolates”文本。
9.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效果>風格化>投影”,在“投影”對話框中,設定“不透明度”為75%(若初值非75%),“x位移”與“y位移”為0.02 in,“模糊”為0.03 in,單擊“确定”按鈕。
10. 使用“選擇工具”,單擊選擇“hours mon-sat 10am-6pm”文本。
11.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效果>風格化>投影”,在“投影”對話框中,将“模式”選擇“正常”,設定“x位移”與“y位移”為0.01 in,“模糊”為0。單擊“顔色”右側的黑色顔色框,在打開的“拾色器”中,将c、m、y、k全部設定為0%,形成白色,單擊“确定”按鈕,傳回“投影”對話框中,單擊“确定”按鈕。
0.16 使用描邊
除了可以修改描邊的顔色與粗細外,還可以采用許多其他方式對描邊進行格式化。下面将一起制作懸挂标牌的鍊環。
1. 在工具箱中,選擇“縮放工具”(78700.png),在紫色标牌上方的空白區域中,單擊兩次,進行放大。
2. 在“矩形工具”(78709.png)組中選擇“橢圓工具”(78724.png),将光标移動至标牌左上角外部的空白處,單擊滑鼠,在彈出的“橢圓”對話框中,分别設定“寬度”為0.35 in,“高度”為0.45 in,單擊“确定”按鈕,建立一個橢圓。
3. 在控制台中,設定“填色”為“無”,“描邊”色為黑色,“描邊粗細”為5 pt。
4. 使用“選擇工具”(78733.png),拖動橢圓輪廓線,将其拖動到如圖所示的位置上。
空白區域大小與圖中所示不同,這并不會影響操作,接近即可。
5. 在工具箱中,選擇“直線段工具”(圖),将光标移動到橢圓上方,至水準路徑之上,當出現“交叉”字樣,且一條綠線貫穿橢圓中心時,按shift鍵,并按住滑鼠左鍵,向下拖動,直至灰色測量标簽中顯示的距離為1.3 in,依次松開滑鼠左鍵與shift鍵,繪制一條豎直線段。
6. 在控制台中,設定“描邊粗細”為5pt。在直線段處于選中的狀态下,在控制台中單擊帶有虛下劃線的“描邊”,展開“描邊”面闆。
7. 在“描邊”面闆中,單擊“圓頭端點”(78803.png),單擊“虛線”複選框,選擇“使虛線與邊角和路徑終端對齊,并調整到适合長度”(78814.png),在第一個虛線框中,輸入75pt,按enter鍵,關閉“描邊”面闆。
8. 在工具箱中,選擇“選擇工具”(79065.png),按住shift鍵,分别單擊橢圓曲線與直線段,将它們同時選中。在控制台中,單擊“水準居中對齊”(79074.png)與“垂直居中對齊”(79082.png)。然後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對象>編組”,将其編組。
對齊選項可能未顯示在控制台中,此時單擊控制台中的“對齊”,在打開的“對齊”面闆中使用對齊選項即可。另外,在控制台中顯示的選項數量取決于螢幕分辨率。
9. 選中編組後的鍊環,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對象>排列>置于底層”,将其放置到最底層。
10. 在鍊環組處于選中的狀态下,按住alt+shift組合鍵(windows),或option+shift組合鍵(mac os),移動滑鼠至鍊環組的曲線上,按住滑鼠左鍵,向右拖動至标牌的右上角,如圖所示,然後依次松開滑鼠左鍵與組合鍵,建立出另一組鍊環。
11. 按住shift鍵,單擊原鍊環組中任一對象的邊線,同時選中兩組鍊環,然後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對象>編組”,将其編組,保持編組處于選中狀态。
0.17 對齊内容
下面将對标牌内容進行水準對齊操作。
關于内容對齊的更多知識,請參閱第2課“選擇與對齊”。
1.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視圖>畫闆适合視窗大小”,使畫闆适合視窗大小。
2. 在工具箱中,單擊“選擇工具”(79100.png),将光标移動至緊貼鍊環組左側的位置上,單擊并按住滑鼠左鍵,向右下拖動,将紫色标牌、“coco's”文本、“fine handmade chocolates”文本、上色的矩形部分及其上的文本全部選中,如圖所示。
3. 在控制台中,單擊“水準居中對齊”(79115.png),将選中的所有對象沿水準方向居中對齊。
0.18 使用透視
下面将使用透視工具建立一些巧克力塊。
關于透視的更多内容,請參閱第9課“使用透視繪畫”。
1. 在文檔視窗左下角,單擊第一個按鈕(79124.png),轉到第一個畫闆,并自動将畫闆調至适合視窗大小。
2. 在工具箱中,選擇“透視網格工具”(85553.png),在畫闆中顯示出透視網格。
3.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視圖>透視網格>兩點透視>[兩點-正常視圖]”,使透視網格居于第一個畫闆的中間。
4. 在工具箱的“橢圓工具”(79132.png)組中,選擇“矩形工具”(79144.png),将光标移至透視網格底部的原點上(圖中紅圈)。按鍵盤上的數字鍵1,将繪制限制在左側網格平面中,按住滑鼠左鍵,向左上拖動光标,繪制一個三個格線寬、二個格線高的矩形。
5. 在控制台中,設定“填色”為中褐色(c=40 m=70 y=100 k=50),“描邊
粗細”為0。
6. 網格平面切換器位于文檔視窗的左上角,單擊“右側網格(3)”,選中右側網格平面。
7. 在“矩形工具”(79152.png)處于選中的狀态下,再次将光标移至透視網格的原點之上,按住滑鼠左鍵,向右上拖動滑鼠,繪制一個三個格線寬、二個格線高的矩形。
8. 在控制台中,設定“填色”為深褐色(c=50 m=70 y=80 k=70),按esc鍵,隐79175.png藏色闆面闆。
9. 在網格平面切換器中,單擊“水準網格(2)”,如右圖所示。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選擇>取消選擇”(若該菜單可用)。
10. 将光标移至第一個矩形的左上頂點(圖中紅圈内),按住滑鼠左鍵,向右拖動光标,當其被自動吸附至第二個矩形的右上頂點時,松開滑鼠左鍵,繪制出第三個矩形。
11. 在控制台中,設定“填色”為淡褐色(c=40 m=65 y=90 k=35),按esc鍵,隐藏色闆面闆。
12.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選擇>現用畫闆上的全部對象”,再選擇“對象>編組”,将選中的對象編組。
13.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視圖>透視網格>隐藏網格”,将透視網格隐藏起來,保持編組處于選中狀态。
0.19 使用符号
符号是存儲在“符号”面闆中的可重複使用的圖稿對象。下面将使用圖稿建立一個符号。
關于符号的更多内容,請參閱第14課“使用符号”。
1. 在工作區右側的面闆停放區中,單擊“符号”圖示(79277.png),展開“符号”面闆。
2. 在工具箱中,選擇“選擇工具”(79284.png),在第一個畫闆中巧克力編組處于選中的狀态下,單擊“符号”面闆底部的“建立符号”按鈕(79292.png),打開“符号選項”對話框。
3. 在“符号選項”對話框中,輸入符号名稱為chocolate,在“類型”中,選擇“圖形”,然後單擊“确定”按鈕,巧克力編組作為一個符号出現在“符号”面闆中。
4. 按delete或倒退鍵,删除第一個畫闆中的巧克力編組。在文檔視窗左下角,單擊“下一項”按鈕(79301.png),轉到第二個畫闆中。
5. 從“符号”面闆中,拖動巧克力符号至标牌中心,使其位于“coco's”文本之上。
巧克力符号放置的位置可能與圖中所示位置不同,沒關系,圖中位置僅供參考。
6. 按住shift+alt(windows)或shift+option(mac os)組合鍵,使用“選擇工具”(79311.png),向巧克力中心拖動控制點,使巧克力等比例縮小。當巧克力尺寸與圖中所示尺寸大緻相同時,松開滑鼠左鍵與組合鍵。
7. 再次從“符号”面闆中将一個巧克力符号拖入畫闆中,調整巧克力尺寸,使其比先前的巧克力塊更小一些,然後将其放在如圖所示的位置上,并使其保持選中狀态。
8.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選擇>相同>符号執行個體”,将兩個巧克力符号全部選中,再選擇“對象>編組”,将選中的符号編入一個組。
9. 在工作區右側的面闆停放區中,單擊“圖形樣式”圖示(79325.png),展開“圖形樣式”面闆。在“圖形樣式”面闆中,選擇“投影”,将其應用到巧克力對象上。
10. 在菜單欄中,依次選擇“檔案>存儲”,再依次選擇“檔案>關閉”,儲存後退出文檔。
本文僅用于學習和交流目的,不代表異步社群觀點。非商業轉載請注明作譯者、出處,并保留本文的原始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