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底該練力量舉還是健美?這是新手最喜歡問的問題。進一步說,新手們總喜歡在力量表現與肌肉美感之間作比較。那麼對于非職業訓練者來說,到底應該追求極緻的美感,還是強大的力量呢?這似乎很難回答。
關于健美和力量舉孰優孰劣的争論從未停止。每個人的出發點和目的不同,在讨論的過程中心存偏見,導緻大家很難達成共識。

天生神力的個體更加适合力量舉,而身材比例協調、肌肉形态飽滿的人則更适合健美。然而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許多訓練者在熱愛的方向上或許并沒有什麼天賦。現實生活中有許多這樣的例子——一些優秀運動員懷揣着力量舉的夢想,然而他們的天賦都點在了健美上,于是他們便陰差陽錯地走上了健美道路。
部分力量舉選手認為隻有力量舉才是“真男人的運動”。他們對健美嗤之以鼻,練出來的肌肉中看不中用。
這樣的偏見讓他們完全忽略了健美愛好者在飲食、自律等方面做出的不懈努力。
而一些健美人則認為力量舉愛好者不過是一群被虛榮心沖昏了頭腦的胖子,生活中毫不自律,天天胡吃海喝,就算有點肌肉,也被一層厚厚的脂肪覆寫着,毫無美感可言。
即便是羅尼庫爾曼、弗蘭克哥倫布這樣力型兼備的榜樣,仍然無法阻止力量舉圈和健美圈之間的互相傾軋。
無論你采用何種方式訓練,我們的目标都是堅定且相似的——跳出舒适圈,成就一個更強大的自己。自古英雄相惜,兩家各有所長,何必因為虛名而傷了和氣?抱着這樣的态度,我們從各個角度來對比一下力量舉與健美的優勢與劣勢。
外觀
健美運動員的身材就一定比力量舉要好嗎?也不盡然,正如前面所提到的,一些天賦異禀的選手的确能夠做到“力型兼備”。每個人對于“好身材”的審美與定義也不盡相同。相對來說,健美運動員們肩寬腰細的身材更加符合大衆審美。在整體美感方面,健美一方略勝一籌。
累計得分:
健美:1分
力量舉:0分
力量輸出能力
這項結果顯而易見。力量舉這項運動的終極目标就是能夠舉起更大的重量。在體重級别相近時,絕大多數情況下力量舉運動員的絕對力量要強于健美運動員。
許多人對健美運動員存在誤解,認為健美運動員的肌肉都是“死肌肉”,中看不中用。實際上,健美運動員也具有相當強大的力量水準,隻是他們的訓練目的是肌肥大,是以增加訓練重量并不是首要目标。
在力量輸出能力這一項名額中,力量舉運動員扳回一城。
力量舉:1分
耐力
力量舉運動員與健美運動員,誰的耐力更好?這似乎存在一些争議。但我們僅憑推測,力量舉運動員們幾乎不做有氧運動,而健美運動員為了維持較低的體脂狀态,即使是在非賽季也會定期進行有氧訓練。
以及,健美訓練的正常做組次數普遍比力量舉更高,有些高次數增肌反應者還會涉及到大量接近20次的正式組;
而在力量舉方面,運動員喜歡将高于6次的正式組定義為“有氧”。
是以我們可認為健美運動員的心肺能力及耐力要強于力量舉運動員。
健美:2分
閱聽人面
相對來說,健美訓練的門檻更低,閱聽人面更廣。這都要歸功于健美的黃金時代,層出不窮的健美大神(施瓦辛格、耶茨、贊恩、羅尼庫爾曼等)為健美運動的推廣做出了巨大貢獻。事實上,奧賽(健美最高賽事)的參賽人數要遠多于任何力量舉大賽。
然而近年來,随着力量舉的普及程度越來越高,諸多訓練者都放棄了健美或者街健,轉而投身力量舉,大有和健美分庭抗禮的意思。
是以在閱聽人面這一項名額中,力量舉落後,但正在縮小差距,可各給一分。
健美:3分
力量舉:2分
給異性的印象
雖然胖子并不是很受女性歡迎。但不管你信不信,許多姑娘更青睐力量舉運動員的身材,而不是肌肉拉絲,血管暴起的“肌肉怪“。
另外,你肯定刷到過“聽姐妹一句勸,練肌肉的都是渣男”這樣的言論。這是因為部分“花心大蘿蔔”的動機不純,為了泡妞而訓練,敗壞了健身愛好者們在女性心目中的形象。
是以在這一項上,力量舉選手更勝一籌。
力量舉:3分
對于壽命的影響
說到底,我們都希望能夠健康地活得更久。這也是我們最後一項評判标準。力量舉和健美,哪一項運動能夠帶來更好的生活品質以及更長的壽命?在追求極緻的情況下,力量舉有時會為身體和心髒帶來巨大的負擔。但同時,有更很多健美運動員英年早逝。
資料是不會騙人的。職業健美運動所導緻的問題更多更嚴重,健美運動員們的平均壽命也更短。這主要歸咎于藥物濫用以及極端的飲食。
是以在這一方面,力量舉選手以微弱的優勢獲得一分。
力量舉:4分
總結
健美和力量舉各有千秋,難分伯仲。從以上幾點來看,在普通健身訓練者領域,力量舉運動以微弱的優勢勝出。歸根結底,運動的功能性以及對生活品質的影響所占的權重要略微大于身材的美觀程度。
熱愛高于一切,不管是健美、力量舉,亦或是街頭健身、奧舉,堅持自己最喜歡的訓練方式才是長久之計。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永遠将健康擺在第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