蜻蜓,是一種來自遠古的物種
早在恐龍出現之前,它們就飛翔于天際
也是一種美麗與速度共存的精靈
與人類生存息息相關
今天,記者從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獲悉
在7月29日的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
兩栖及爬行類動物監測項目中
該團隊發現了紅腹異蜻
重新整理了海南蜻蜓新紀錄
7月29日晚,在五源河永莊水庫附近拍到的紅腹異蜻。袁浪興 攝
“這隻蜻蜓有點不一樣”
最先發現這隻特别的蜻蜓,是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的項目主任袁浪興。
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的項目主任袁浪興
7月29日晚上10點,我們在五源河永莊水庫做監測項目的時候,我看到這隻蜻蜓停在一棵樹上一動不動,很特别很漂亮。
袁浪興 攝
雖然參加過一些蜻蜓調查項目,袁浪興坦言在蜻蜓領域自己是外行,發現這隻蜻蜓長得不一樣,但是又說不上來哪裡不一樣,随手就拍了幾張照片。
當時項目成員都圍過來觀看這隻翅膀很長、小腹短、挺着“紅肚腩”的蜻蜓,大家紛紛猜測,是赤褐灰蜻還是華麗灰蜻?“那兩種蜻蜓我以前見過,這隻身體比例和它們不一樣。”回家後,起初袁浪興并沒有太放心上,直到第二天有人叫他去請教一下專家時,袁浪興心裡再次起了懷疑。
于是,袁浪興翻看《蜻蟌之地 海南蜻蜓圖鑒》,對比兩個常見的相似種後,排除了之前的猜測。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在書的最後幾頁,他看到一種名叫“短腹異蜻“的蜻蜓和這隻蜻蜓極其相似。
在五源河發現的這種蜻蜓,到底是不是短腹異蜻?如果不是,那又是什麼種類?當即,袁浪興就聯系上了《蜻蟌之地 海南蜻蜓圖鑒》的作者,昆蟲學博士張浩淼。
“毫無疑問這是海南蜻蜓種類的新紀錄-紅腹異蜻。”
在我國蜻蜓圈有“大佬”稱号的張浩淼,現于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所從事蜻蜓目的分類學、生态學和系統發育等方面的研究,在近20年的野外考察工作中,足迹已經覆寫了亞洲、歐洲和非洲上百個自然保護區。他對海南很熟,在這裡做過十多年考察,出版的《蜻蟌之地 海南蜻蜓圖鑒》中展現了海南島常見蜻蜓的形态、習性和特色,“在海南島的無數大川小溪、湖沼濕地中,多元化的淡水生境孕育了165種蜻蜓,其中有22種屬于海南島獨有。”
在看過袁浪興發過去的圖檔之後,張浩淼給出了答案,“毫無疑問這是海南蜻蜓種類的新紀錄-紅腹異蜻。”
在記者電話采訪中,他告訴記者,原來的短腹異蜻現在改名成了紅腹異蜻,是一個偏熱帶的種類,東南亞分布比較廣泛,之前在雲南、香港也有出現。
《蜻蟌之地 海南蜻蜓圖鑒》的作者,昆蟲學博士張浩淼
在海南調查蜻蜓的十多年中,我們都沒有見過紅腹異蜻的蹤迹,可能是之前沒有發現過它們的栖息地。考慮到物種有自然擴散的過程,此次紅腹異蜻的發現,也有可能是因為氣候變化,自然遷移的結果。
濕地監測的重要性
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所長盧剛
蜻蜓的種類和數量是反映濕地健康狀況的一個很重要的名額,在五源河國家濕地生态監測項目中,蜻蜓是其中一個重點監測對象。
本次監測發現的蜻蜓新紀錄——紅腹異蜻,不僅豐富海南和海口動植物的本底資源,也說明了五源河有很好的濕地的生境,能夠給很多動植物提供栖息的場地。
今年是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系統性監測的第二個年度。這兩年的監測,讓不少人見識了原來本底調查中所不了解的重要物種:花鳗鲡、日本鳗這兩種珍稀水生動物的發現,說明了五源河河流生态系統的健康;不斷發現的水蕨和野生稻的新分布點,表明這些重要物種在五源河得到了很好的休養生息;在鳥類監測方面,蜂虎數量趨于穩定,還發現了小天鵝和灰燕鸻等海南鳥類新紀錄,對公園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花鳗鲡。(資料圖)
野生稻。(資料圖)
小天鵝。(資料圖)
“生态監測能夠為濕地公園的保護修複和管理提供依據,也是高标準建立國際濕地城市、建設國家濕地公園、實施濕地生态保護、踐行國家生态文明建設戰略的重大需求。”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從2018年7月起,為了及時掌握海口美舍河和五源河兩個國家濕地公園的生态環境現狀和資源動态變化,海口市濕地保護管理中心委托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開展海口五源河和美舍河國家濕地公園的監測工作。
“五源河國家濕地公園還有很多秘密等着我們去了解,這需要通過專業、系統的監測才能夠不斷深入了解和掌握。城市裡的濕地公園,生态系統是在不斷恢複當中。公園做了生态修複工作以後,成效怎麼樣;環境因子、物種情況,随着公園的建設管理有什麼變化,這些都需要通過持續性的監測才能反映出來。“這些監測工作還可以為濕地公園今後的管護提供科學依據和直接指導,為科普教育提供素材和内容。” 盧剛說。
科普連結:紅腹異蜻:挺着“紅肚腩”的飛行員
紅腹異蜻(aethriamanta brevipennis)
節肢動物,昆蟲綱,蜻蜓目。紅腹異蜻體長27-29mm,腹長16-19mm,後翅24-25mm。雄性複眼黑褐色,面部藍黑色,額具金屬光澤;胸部背面黑色,側面黃褐色,足黑色,後足腿節末端具1個甚小的紅色斑,後翅基方具紅褐色斑;腹部鮮紅色,短而粗壯。雌性主要黃褐色;後足腿節末端具1個甚小的黃色斑;腹部黃色具黑色條紋。
栖息于海拔500m以下水葫蘆滋生的池塘,3-12月為飛行期。國内僅分布于雲南德宏、西雙版納,香港;國外分布于印度、尼泊爾、斯裡蘭卡、馬來半島、新加坡、泰國。
原标題:海口五源河發現紅腹異蜻 !重新整理海南蜻蜓新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