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住這“十字”要領,不找老師也能練好太極拳

作者:太極那些事

通過多年來的學習、教拳,逐漸發現愛好者們對很多太極拳相關書籍看不懂或者摸不着頭腦。在經過長時間的琢磨下,我總結出了十個字要領,目的是想讓大家一看就明白,好記。今天拿出來與各位同仁分享一下,如有不周之處還請同道指正。

記住這“十字”要領,不找老師也能練好太極拳

作者:範德治

一正:指的是身體要立身中正,從頭部(百會穴)到尾巴骨(尾闾穴)形成一條直線。無論是轉動的過程中,還是定式的身體前傾,這條直線須始終保持,當然人的自然生理曲線還得有。

二衡:指的是陰陽平衡,包括虛實、攻防、進退等變化時,始終保持一個平衡狀态。換句話說就是用力均勻,身體轉動靈活不僵硬。

三合:指的是外三合(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内三合(心與意合、意與力合、力與氣合)外三合做好就給内三合提供了基礎和條件,自然會形成整勁。

四平:指的是頭平、眼平、肩平、胯平。頭平做到了,氣血上下通暢。眼平做好了,端莊大氣。肩平做好了,氣沉丹田。胯平做好了,靜如山嶽。

記住這“十字”要領,不找老師也能練好太極拳

範德治授課

五行:指的是太極拳中的進、退、顧、盼、定五種步法(前進、後退、左閃展、右騰挪、中心穩定)十八在決說:進在雲手、退在卷肱、顧在三前、盼在七星、定在有隙。

六路:國術有描述人的機敏狀态,稱為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這裡的六路分别是上、下、前、後、左、右,指對手進攻可能來的六個方向。

七星:太極拳中有一式稱之為上步七星,這七星分别代表身體的頭、肩、肘、手、胯、膝,踝七個能轉動的部位,練拳時應該時刻關照這些關節部位不被人制。

八法:太極拳有四正、四隅八種手法,分别為棚、捋、擠、按、採、挒、肘、靠,具體的運用可在推手中展現。

九曲:這裡的九曲是一個形容,除去七星以外,還有手、足指關節,統稱為九曲珠。拳論中講,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至。又說氣遍全身不稍滞。都是在說明一個問題,讓身體全身氣血貫通,力達四梢無死角,放松每一個關節。

十要:就是楊澄甫先師留下的修煉太極拳之重要文獻,包括虛領頂勁、含胸拔背、沉肩墜着、分虛實、松腰、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連不斷、動中求靜。

太極拳屬于中國國術的一種,國術要求練拳須有八法,包括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通過上面的十個要領提示,全面涵蓋了國術八法所有内涵和技術要領。希望此文的觀點,能給廣大太極拳愛好者帶去思考,在練拳時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