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6月12日電 在中國傳統節日端午節來臨之際,全球多地的華僑華人與家人、朋友“雲端”連線,“粽”享端午情。各地港澳台同胞和外籍人士也與當地群眾一起包粽子、做中國菜,感受節日氛圍,感悟中華傳統文化。
來自美國、日本、澳洲、德國等國家的20餘位山西籍華僑華人、留學生,11日與家人“雲端”連線。
當日,現場還舉辦“五彩絲絲纏香囊,情意濃濃送吉祥”端午節香囊制作活動。該活動由山西省歸國華僑聯合會和山西博物院主辦,山西省海外人員親屬聯誼會承辦。活動中所做香囊為山西博物院設計,有“心中有華,花開自在”之意。紋飾來源于西陰村遺址出土彩陶罐上的彩繪“花”紋。山西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海外聯誼部部長胡小平和日本山西同鄉會名譽會長李擴建、澳紐山西會會長汪曉波等海外僑領進行了現場連線。
甯夏科技廳(外國專家局)11日在銀川開展“包粽子慶端午”及中餐烹饪體驗活動,邀請20餘名在甯外籍專家跟随中國廚師學習包粽子、做中國菜。精緻小巧的粽子吸引了外籍專家的目光,不少人跟随“中國老師”學習包粽子,并拿着自己的“作業”拍照留念。
當天是來自摩洛哥的寶雲(El Batoul NEJJAOUI)在甯夏銀川度過的第二個端午節。在她看來,無論是西方的聖誕節、複活節還是中國的春節、端午節,都表達着思念、團聚、緬懷等情感,而這些情感是不分國籍、世界共通的。
“合台一家親,端午心連心”活動11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包公園内舉行。在皖生活的台灣同胞和小朋友們一起包粽子,合唱《美麗合肥》,共叙同根之情。
今年72歲的朱榮智是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教授,長期從事傳統文化研究,到合肥定居已經10年。他認為,在民俗文化方面,兩岸都有一樣的傳統和文化,像包粽子、賽龍舟、戴香包等。“我們中國人很重視家庭、倫理和文化,這是我們值得驕傲的,而且應該要珍惜的。”
“同‘粽’同源迎端午 ‘泉’家濃情品粽香”活動11日在濟南章丘舉辦。住濟台胞、台港澳學生等現場學做粽子,感受節日氛圍。
來自台灣的山東大學管理學院學生丁初甯第一次在濟南過端午節。“雖然人在異鄉,但能跟來自家鄉的同學、朋友一起過節,一起包粽子,我感到特别溫暖,這也是不一樣的經曆。”
濟南市人民政府台港澳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徐蓓說:“在端午節來臨之際,我們和台港澳同胞一起包粽子、品粽香,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暖,增強他們的民族和文化認同感,展現同根同源、同宗同祖的深情,共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福建省漳浦縣台港澳辦11日組織部分台胞、台商、台屬到天福石雕園開展“粽情粽義話端午,浦台兩岸一家親”包粽子活動,大家歡聲笑語,祥和互動,氛圍和諧。
“每逢佳節倍思親,端午節包粽子是兩岸共同的傳統文化。”緻力于經營優質有機生态觀光農場的菱雲(漳州)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守宏參加了活動。來大陸發展已20多年的林守宏表示,希望兩岸不斷拓展交流領域,增進彼此了解與信任,越走越親。(完)(參與報道:楊佩佩 楊傑英 楊迪 張俊 儲玮玮 孫宏瑗 張金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