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六十多歲了,獨自一人住在偏僻的鄉間,交往十分不便,不願搬來和我們一起住。姐姐和爸爸提出要給他買個手機,爸爸連忙搖頭說:“都黃土埋到脖子上了,哪還有那個現代化的裝置呢。”

姐姐和我都在外地工作,獨留父親一人在家鄉,甚是不安。利用周末回家,幫爸爸買個簡單實用的手機。爸爸雖然嘴上還連聲說:“不要浪費,”但滿臉的笑容讓我知道爸爸其實心裡很高興。盡管想要在家裡多陪陪父親,但由于事事纏身,僅在家一天就匆匆忙忙地回城了。
一天早晨,剛起床,收到一條短信:天冷了,要多穿件衣服,早上不要不吃飯就去上班。多熟悉的一句話,瞪着号碼愣了半天,才想起是不久前給爸爸買的。不由自主地呆,更多的是感動。很難想像,有幾個大字不識的父親在那個近乎封閉的小村莊,是怎樣折騰着學會發短信,為我曾經說過一句發短信比打電話便宜?撥号,卻又匆忙挂了,一時想不起該跟父親說些什麼。
于是,三五不時地收到父親寄給我的溫馨提示,遙想父親艱難地用漢拼給我發短訊的情形,我心中便有股暖流湧動。每一次還想到要給爸爸打電話,但最後還是沒有打。忙于工作,忙于掙錢,忙于戀愛,甚至忙于無聊,不知不覺就到了秋天。
回家後發現爸爸明顯瘦了,且不時盯着手機發呆,我和妹妹也在想。也就不用付錢了,不能發了。我似有所悟,忙問父親,父親說:“丫頭,你說手機發短信便宜,可是這不管用啊?“我發短信出去了,但一直沒有人回。”按照爸爸的傳統觀念,便宜總是沒貨。我聽後臉紅了,羞得直想找個地方鑽進去,怕父親傷心,忙吞吞吐吐地說:“也許是信号不好吧!”父親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沒說什麼。
十一長假過後,第一件事,就是打電話給爸爸。心中總有個結,感到不打心緒不甯。「爸爸,讓我給你換電話吧!」僅聽爸爸在那端樂呵呵地說:“别這樣,這就很好,你聲音清楚嗎?你好像是在我身邊!”聽着更多的負罪感,下意識地說:“還是換一個吧!說到這裡,信号也不錯。”“真的不用,能聽到你的聲音的手機才是最好的!”說了一句有事,急急忙忙收了線,生怕爸爸聽到我又哭了起來。
爸爸年紀大了,老爸隻希望孩子們平安。一有空閑就打電話回家,報聲平安,對年邁的父親來說是他們一生中最好的禮物,而身為子女則往往連這件小事也做不到,心中便充滿愧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