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雲栖指數顯示,成都在全國雲計算活躍度上僅次于北上廣深杭,位列全國第六,也是西南地區排名最高的“雙創城市”。
資料顯示,成都20-35歲的創客占76%,是以成都整體的行業分布排名與年齡層次關聯較深,分别是遊戲、網站、it與軟體開發、電子商務、通訊社交、物聯網、移動app、教育、o2o。
通過雲栖指數不難看出,當雲計算、大資料生态開始越來越介入我們的生活,成都将引來一波浪潮。2017雲栖大會·成都峰會用資料和個例告訴了我們,阿裡雲和我們已經息息相關。

3天,150多個國家,20多台萬終端裝置,一場突如其來的wannacry蠕蟲勒索病毒,讓全世界意識到了網絡世界的風險以及安全技術的重要性。在5月23日的雲栖大會·成都峰會上,“安全”無疑成為焦點話題。阿裡雲表示基于資料智能的安全技術更适合未來,同時釋出了幫助初創企業解決“安全”的問題“産業安全扶助計劃”。
在主題演講中,阿裡雲資深總監肖力提出的安全理念是“智能防禦”,依賴雲計算及強大的計算能力來進行防禦。“雲計算帶來了可見性。而可見性是安全的基礎。隻有看得見才能實施保護。”以這次比特币勒索事件為例,很多處于實體隔離的企業甚至無法統計多少伺服器受影響。”形成對比的是,公共雲可以提前預防,“如果學校、企業的系統是在公共雲上,今天就不會遇到這個問題”。
肖力表示,阿裡雲安全團隊的願景是安全能像水和電一樣,人們每天使用,卻不曾感受到它的存在。“總有一天,所有企業都隻需要關注自己的業務,安全問題在雲計算平台内部都已經被解決。隻有到那個時候,勒索病毒才會走向消亡。”
在昨日的雲栖大會·成都峰會上,中國地震局地球實體研究所聯合阿裡雲天池平台,啟動首個地震ai大賽——餘震捕捉ai大賽。大賽向全球發出邀請,聚集全球工程師的智能算法,向餘震震源的定位捕捉發起了挑戰。
“用人工智能檢測餘震震源,是中國乃至世界科學界尚未觸及的題目,”中國地震局地球實體研究所房立華博士說道。“主震的震中位置不一定是極震區,破裂面上餘震分布密集地區往往也是重災區。我們希望通過天池大賽,實作餘震的快速、準确檢測,提高餘震的實時監測水準,制定更高效的應急救援方案。”
阿裡雲天池平台是全球最大的大資料賽事平台。此次大賽第一賽季總獎金池共35萬,天池官網将于5月23日開放報名。冠軍團隊除了能得到獎金,此次大賽結果還有望在直接用于地震局業務系統中應用。
昨日,成都資訊工程大學與阿裡雲聯合宣布共建“成都資訊工程大學·阿裡巴巴大資料學院”,組建立足四川、面向全國、放眼全球的新型示範性大資料學院。 據學院相關籌備從業人員介紹,學院将于明年啟動大學招生,根據聯考的報考情況劃定錄取分數線,第一批學生将在明年9月入學。第一批碩士研究所學生明年秋季入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