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解讀阿裡雲成功營運生态體系的兩個關鍵密碼:開放與雙向賦能

早在2011年加入阿裡雲的時候,楊名就發現,生态已經成為阿裡雲核心的戰略。2014年8月,阿裡雲推出“雲合計劃”,旨在聚集合作夥伴、建構新的雲生态體系,為企業、政府等提供一站式雲服務。

三年來,阿裡雲生态逐漸擴大,雲合計劃也迎來了新更新,形成了産品生态、行業生态、區域生态、雲市場、教育生态。

據統計,阿裡雲已經占據國内公有雲計算市場50%以上的市場佔有率。這得到了中标軟體副總經理李震甯的證明——過去一年之間,他在參與多個地方政府項目評審過程中就發現,半數以上中小企業實際背景運作環境都是阿裡雲。這也堅定了他跟阿裡雲合作的信心。

為數百萬家中小企業使用者提供it服務的暢捷通總裁楊雨春更是體會到了阿裡雲對小微企業的幫助。暢捷通将主流應用建構在阿裡雲平台上,之是以選擇與阿裡雲的合作,相對于其他雲計算平台,阿裡雲以提供一站式服務為代表的商業成熟度最高,此舉不僅運維成本會更低,同時還安全、更穩定,客觀性也會更好。

一路走來,已經擔任阿裡雲營運總經理的楊名對阿裡雲生态的了解就更加深刻了。

解讀阿裡雲成功營運生态體系的兩個關鍵密碼:開放與雙向賦能

細數阿裡雲新生态

盤點一下,你會發現阿裡雲生态是多麼的“豐滿”。

在産品生态方面,阿裡雲陸續開放了90多個産品層面的合作,如用友、sap等基于阿裡雲開發和內建了豐富的産品。

行業生态方面,阿裡雲和合作夥伴一起建構了20多個涉及大資料、金融、安全等行業的解決方案;“很多客戶的背後除了阿裡雲,還有合作夥伴的身影。”楊名說。

阿裡雲“雲市場”與蘋果應用商店appstore類似,細分為基礎軟體、企業應用、建站推廣、服務與教育訓練、雲安全、資料及api、解決方案七大類目,超過1200家海内外知名軟體商的4000多款軟體已實作線上服務。到去年年底,阿裡雲市場上有10家軟體企業季度交易額過100萬元,3家合作夥伴的季度交易額過千萬。

區域生态上,阿裡雲發展了5000家以上的合作夥伴體系,包括授權中心50餘家,覆寫了全國所有一、二線城市和部分三、四線地區。

阿裡雲還發展了180多所合作院校和20多家多教育訓練教育合作夥伴,培養雲計算、大資料、物聯網、雲安全和人工智能五大專業方向人才,教育訓練賦能生态開發者10萬多人次。

之是以在生态體系建設中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功,楊名認為不外乎兩個關鍵因素,一是開放,二是互相賦能。

楊名預計,阿裡雲這個雲計算平台未來将打造成為一個社會公共計算和網絡平台,而阿裡雲作為其中的營運端,将與合作夥伴協作、互利,為最終使用者提供最有價值的雲服務。

開放,快速開放

楊名回憶說,阿裡雲生态在推進過程中最大的變化就是越來越開放。這與合作夥伴的形态及曆史有密切關系。

早期合作夥伴單純代理阿裡雲産品, 當系統內建商、專業服務廠商陸續參加進來,除了從事雲資源轉售,更多的是将其基于阿裡雲的産品與阿裡雲整合,以新的産品形态服務企業,這意味着阿裡雲合作夥伴性質和類型發生了變化。而産品的融合過程中,阿裡雲逐漸對技術進行了開放,相應地,又吸引了更多的合作夥伴參與。

阿裡雲開放的程度令人驚訝。

時至今日,特定的合作夥伴可直接接觸當地企業或行業使用者(雲市場就是一個很有說服力的環境),甚至代表阿裡雲提供技術服務、咨詢服務、上門服務。即使是中标軟體這樣作為基礎運維平台最底層的作業系統,也能在阿裡雲生态中有一席之地,可以想象到阿裡雲生态的号召力。

“從銷售到産品、技術的開放,再到資源、使用者的開放,阿裡雲還将沿着這條道路繼續前行。”楊名說。

越來越多的合作夥伴加盟,使得阿裡雲的生态體系規模越來越龐大、越來越具有行業影響力,為使用者提供支援和服務的能力和範圍也越來越強大。

賦能,雙向賦能

阿裡雲提倡的“賦能”是雙方互相賦能,最終目标是讓雲計算産業成為普惠科技,而不是僅僅是讓阿裡雲成為普惠科技。

管理一個龐大的生态體系,所面臨的壓力是常人想象的。阿裡雲提供了系列舉措。此處僅舉兩三例。

阿裡雲推出了一個龐大的生态合作夥伴系統(aps),這個基于雲計算、大資料和人工智能的生态系統平台,通過提供業務、技術、營銷、教育訓練和資金支援,幫助合作夥伴快速開展基于阿裡雲的雲計算、大資料和人工智能相關業務。加入的合作夥伴有機會開創新的業務或解決方案,得到商務、技術、銷售、營銷、市場資源的支援,借助生态合作夥伴系統實作快速成長。

以為合作夥伴提供教育訓練為例,阿裡雲設立了一個專門的平台,僅需簡單注冊,便可從這個平台上學習到大量豐富的知識,包括雲計算課程、企業級網際網路架構(aliware)課程、安全課程、将近20個行業的案例分享、崗位課程,還可報名參與在各地舉行的線下課程,與講師面對面交流;該賦能平台上還提供大量可供下載下傳的文檔、直播或視訊回放,學成後甚至可參與認證考試取得相關的資質。

阿裡雲提供了差異化的合作模式,面向中小企業以saas快速部署為主,重點推廣暢捷通軟體的解決方案,而面向敏感行業,阿裡雲則重點推薦中标軟體。另外,推廣方式也有不同,大企業以現場咨詢和線下簽單為主,中小企業主推線上直接傳遞。

阿裡雲側重提供一站式的服務,為使用者特别是缺乏資金和人才量的中小企業帶來最大的便利、降低其工作量。

5月23日在雲栖大會成都峰會上,阿裡雲聯合思科、sap、informatica、netapp、中标軟體、用友暢捷通、泛微、fortinet、聯想雲等國内外知名軟體企業,釋出了“生态1100密碼”,共同開啟雲市場軟體品牌館,推出商業軟體15天免費試用計劃,并斥資一億元扶持100萬家中小企業實作智能化轉型,加速雲合計劃落地。

解讀阿裡雲成功營運生态體系的兩個關鍵密碼:開放與雙向賦能

這是賦能合作夥伴的一個紮紮實實的舉措。

《2016年中小企業資訊化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我國中小企業約10%實施了erp和crm,6%實施了scm。傳統的資訊化建設方式需要投巨資采購軟硬體系統,而僅數以萬計的it投入就讓其望而卻步。

阿裡雲市場“品牌館”為他們帶來了福音。企業可在 “品牌館”進行線上咨詢、購買、部署、續費企業所需的全部應用和服務,通過線上的方式實作快速的交易與傳遞,降低購置商業軟體的時間和開支。包括sap business bydesign、netapp混合雲私有存儲服務、informatica雲資料內建等知名商業軟體和解決方案已正式上架;cisco、富通天下、check point等近百家與阿裡雲達成合作的品牌知名企業也将在近期陸續入駐。

與此同時,阿裡雲還率先推出商業軟體的免費試用。部分商業軟體可在購買前先行免費試用15天,産生的軟體費用和雲資源消耗由軟體商和阿裡雲共同承擔,這也規避了企業一次性投入數十萬元采購軟硬體後,發現“不适用”所造成的損失。

暢捷通看到了與阿裡雲合作可能帶來的巨大商機。其總裁楊春雨相信,雖然合作還隻是剛開始,但以阿裡雲的品牌市場影響力,除了可以節省大量的市場投入,同時還能帶來相對可觀的流量。

解讀阿裡雲成功營運生态體系的兩個關鍵密碼:開放與雙向賦能

據統計,2016年底,暢捷通軟體使用者數為160萬,雲上客戶将近230萬。

筆者認為,無論是從阿裡雲協作浙江省政府推動的“十萬企業上雲”行動計劃,還是配合江蘇政府推進的30家“資訊化、工業化”融合服務機構、300家制造企業高效利用雲計算與人工智能的1+30+300”工程,還是當天四川省推進的300家涉旅企業上雲計劃,以及未來還将在全國各地将要推出的更多類似計劃中,暢捷通都能近水樓台、率先分到一杯羹。

備受鼓舞的還有中标軟體副總經理李震甯。

作為一家國産linux作業系統供應商,該公司的主要客戶來自黨政國防領域,自主可控要求很高,而阿裡雲是一家國内唯一一個自主研發雲計算平台及相關核心技術的本土企業,從技術層面、商業層面到戰略層面,中标軟體都沒有理由不與阿裡雲合作。此次雲栖大會,由李震甯帶隊,中标軟體測試認證團隊與管道合作夥伴負責人都來到了現場,兩家公司成立了一個虛拟項目組,準備摩拳擦掌大幹一番——例如,在幫助使用者向雲遷移方面,雙方将設立共有且專門的技術支援管道,友善企業使用者試用相關環境進行安全及穩定性的測試以及遷移,并及時解決使用者遇到的問題,徹底扭轉國産linux作業系統的不利局面。

解讀阿裡雲成功營運生态體系的兩個關鍵密碼:開放與雙向賦能

面對這樣一家肩負推進國産作業系統健康發展重任的企業,楊名肯定地表示,盡管是一家完全市場化運作的公司,阿裡雲仍将提供适度的優惠政策。“我們希望與國内軟體企業一起壯大。”

這讓李震甯喜出望外。

楊名一再強調,作為一家有“底線”和“邊界”的雲平台,對于合作夥伴擅長的領域,阿裡雲堅決不去碰。

這也是阿裡雲成長壯大至今天的原因之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