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孫戰

2021年10月7日,上海文廟改建前的最後一次祭祀活動。新聞 孫占圖
從10月8日起,上海文廟将不對公衆進行翻新和翻新,預計持續時間為2-3年。除了儒家建築,寺内最具代表性的是古書市場,曾經是華東人民心中的聖地。在假期的最後一天,文廟在關閉公園之前迎來了最後一批遊客。
2021年10月7日,丁先生帶着即将參加考試的女兒,趕在裝修前到通訊寺祈禱。新聞 孫占圖
上海文廟始建于南宋,現址在清鹹豐重建五年(1855年),建築群包括文廟、宮南北兩軸的四合院和東園,主要建築有星門、丹頓門、大城門、崇三、明倫堂、 榮譽院、曲行亭等,是上海市中心唯一一位以中國古代傑出思想家、儒家文化創始者孔子"廟學一體"的古老建築群,也是儒家文化曆史悠久的一座建築群。2002年,被宣布為上海市文物保護機關。然而,由于其年代久遠,寺廟的内部結構已經老化,周邊環境、調控等因素也制約着其整體發展。
人們于2021年10月7日在上海文廟祈禱。新聞 孫占圖
2021年10月7日,一名市民在上海文廟寫許願卡。新聞 孫占圖
2021年10月7日,人們在上海文廟挂上願望卡。新聞 孫占圖
今年3月,文廟改造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完成批複,項目設計方案公布,"犧牲孔子和儒家傳承"的理念将以"犧牲孔子和儒家遺産"為信念,并在恢複寺廟傳統法規的基礎上, 它将建成具有學術研究,展覽和展示,文化教育,外彙,旅遊和休閑功能的文化知識傳播地标建築。
2021年10月7日,參觀者在上海文廟聆聽雨亭。新聞 孫占圖
2021年10月7日,參觀者來到上海文廟圖書館。新聞 孫占圖
寺廟的翻新和擴建涉及的總建築面積為13162.14平方米,拆除了書市等非法建築和部分管理室,經過翻新和擴建後,新路到書,觀景教堂,榮譽館, 寫字樓、遊客服務康樂中心、茶館綜合體等,進而還原了西寺軸、東校軸的傳統布局。裝修擴建完成後,寺院原有規則将恢複,并與周邊石庫門居民區相連,進而打造出文廟特色的外交融合。
2021年10月7日,來上海文廟學習的師生正在文化殿學習。新聞 孫占圖
2021年10月7日,即将在上海進行的文廟翻新工程吸引了許多遊客。新聞 孫占圖
據上海文廟管理辦公室劉主任介紹,寺址屬于舊西門街,除了舊改建旁邊的文廟700平米土地進文廟外,還将結合文化教育功能做增建。寺廟改革擴建後回歸"文本"功能,增加知識、教育,通過舉辦一些高層次的展覽、活動,如古籍展覽、古代知識宣傳、古代非物質文化修複現場示範、尋找中國文化瑰寶的遊戲等,展現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例如,曾經受公衆歡迎的舊書市場,未來可以根據寺廟的功能定位進行适當的改造。
負責編輯:高建平
校對: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