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r繪圖系統(第2版)》一書中的第2章,第2.5節,作者【紐西蘭】paul murrell,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表2.3和圖2.6 展示了可以用于繪制多變量圖形的傳統繪圖函數。

圖2.6 用于繪制多個變量的進階繪圖函數。在所有示例圖中,當某一個函數可以繪制超過一種資料類型時,示例中所繪制圖形對應的資料類型将被标記出來(用灰體)。
給定一個資料框,其所有列都是數值類型,plot()函數在接受該資料框作為參數後會繪制一個散點圖矩陣,資料框内每一對互相對應的變量都被繪制成矩陣的一幅散點圖。
pairs()函數也可以實作相同的目的,但是有一點差別是pairs()也可以接受矩陣形式的參數。
當資料是矩陣形式的時候,還可以選擇matplot()函數,該函數可以用一系列不同的資料符号或者線段表示資料矩陣的每一列,并繪制出一幅對應的散點圖。傳給matplot()函數的資料可以是不同的x和y 矩陣,也可以是一個單一的矩陣,在後一種情況下,矩陣的數值被視作matplot()函數的y參數,而矩陣的行序數1:nrow則作為matplot()函數的x參數。
還有一個選擇是starts()函數,該函數為資料矩陣的每一行繪制一個星形,而一行中每一列都對應星形的一個支撐臂,每列的數值用支撐臂的長度來表示。這種類型的繪圖是實作微多元圖技術的一個例子,即在一個很小的頁面内同時繪制許多微小的圖形(詳見3.3節關于如何将任意類型的多個圖形繪制于單獨的一頁;12.4節關于其他基于極坐标系統的繪圖示例;以及17.2.2小節關于更複雜的實作多中繼資料可視化的繪圖系統)。
許多函數适用于資料包含三個數值變量的特殊情況。當x變量和y變量的值被限定在一個規則網格上,并且隻有一個響應變量z的時候,image()函數将把z繪制成一個彩色區域的網格圖案,contour()函數繪制等高線圖(z取常量的曲線),filled.contour()則在等高線之間添加顔色區域,此外還有persp()函數可以繪制一個三維表面圖來表示z(見第16章關于更多複雜的三維繪圖函數)。
除了以上函數外,還有symbols()函數,該函數可以繪制一個用小型符号來表示z的關于x和y的散點圖,例如,一個半徑與z成比例的圓圈。r 系統提供了大量的符号,其中有一些符号允許在同一個符号内表示多個變量,例如,一個長方形符号能夠通過其寬度和高度來表示兩個不同變量。
當資料是由兩個數值變量以及一個或者兩個分組因子組成的時候,coplot()函數可以用來繪制一幅條件分割圖,在該圖中分組因子的每一個水準被分開繪制出來。作為參數的資料必須是形如y~x|g 或者 y~x|g*h的條件關系表達式,這裡g 與h都是因子。coplot()函數所包含的思想在lattice包(見第4章)和ggplot2包(見第5章)中被應用到了更深入的層次。
對于由多個因子組成的資料,可以用mosaicplot()函數在給定多元計數表的情況下繪制多元馬賽克圖(見第13章關于繪制多因子圖的其他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