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社會調查資料管理——基于Stata 14管理CGSS資料》一1.4 資料倫理

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社會調查資料管理——基于stata 14管理cgss資料》一書中的第1章,第1.4節,作者 唐麗娜,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社會科學的科學性不同于自然科學,自然科學研究範式常常因過于理想而難以實作。社會調查在社會中進行,可行的社會調查不一定符合人類和社會的道德規範。研究者在整個研究過程中一定要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尊重研究者的知情同意權及其他各種權利,并要感謝參與調查的受訪者,感謝他們提供的資訊、付出的時間、給予的幫助。

資料管理人員要保護好調查對象,對一項社會調查而言,接受調查的參與者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資源,要保護他們的利益,避免傷害他們或置他們于危險之中。

(1)資料保密。在整個資料管理過程中,要做好資料的保密工作。資料管理人員不得以職務之便将資料以任何形式透漏給任何人,以緻把資料提供者暴露于公衆之中。

(2)資料匿名化。無論出于什麼原因,整個資料管理工作過程中都不應該包含調查對象的個人真實身份資訊,比如姓名、住址、聯系方式,甚至所在的社群或區縣。如果真的需要,也要征得相關人員的同意之後并簽訂書面保證後,才能使用。或者,用化名/假名區分資料。

(3)資料隐私。在資料管理的不同階段,對隐私性/識别性資訊的保護措施不同。在資料收集階段,所有參與社會調查的相關人員都要書面承諾不得将問卷中收集到的任何資訊洩露給他人,也不能将其用作他途。如果要釋出資料,那麼一定要删除資料中所有可能會識别出調查對象的資訊。

(4)資料安全。社會調查人員有責任確定收集的資訊不會被洩露出去,不會落入不法之徒之手,用于其他目的。一旦開始收集資料,資料管理人員就要樹立保密意識,想盡一切辦法保證資料的安全。特别是用電腦或其他電子裝置儲存資料時,既要做好備份,又要保證資料的安全。

現在資料倫理已經不單單是道德問題,很多國家制定了相應的資料保護法或資訊法,以確定資料安全。

資料不是萬能的,好的資料猶如優質土壤,可在其基礎上種出好的莊稼,用好的糧食做出可口的飯菜,優質資料能發展出有意義的理論,甚至能轉化為生産力,改善人們的生活,促進經濟發展。資料需要管理,資料管理是資料時代的一項嚴肅事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