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響應式Web設計實踐》一1.3 獨立站點

本節書摘來異步社群《響應式web設計實踐》一書中的第1章,第1.3節,作者: 【美】tim kadlec 譯者: 侯鴻儒 責編: 趙軒,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響應式web設計實踐

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也許最普通的處理裝置多樣性問題的方法,就是為特定種類的裝置(或者在被極端誤導的情況下,為每一種特定的裝置)開發一個獨立的站點,通常這種做法會開發一個移動裝置站點和一個台式電腦站點(如圖1.2所示)。然而如果采用這種方法的話,站點無疑會變得越來越多:對于一個公司來說,需要有一個台式電腦站點、一個平闆電腦站點、一個可觸摸移動裝置站點以及一個類似的卻不支援觸摸的移動裝置站點。一個公司擁有四個不同的站點,這似乎有點不太合常理。

《響應式Web設計實踐》一1.3 獨立站點

這種方法當然有其優點:為每一種裝置建立獨立的站點,使得站點從内容到行為上都更容易為提高使用體驗而進行有效的裁剪。但這是否有效,還要取決于具體的項目——商業目的、使用者、團隊能力、預算以及所有其他有趣的商業因素都在共同起着作用。

但可惜的是,這種方法無法很好地進行擴充:四個站點需要分别進行更新、測試以及維護。通常而言,即使隻建立一個站點就需要好幾名工程師了——想象一下,當項目需要建立四個站點時,每個工程師肩膀上的負擔有多重!更有甚者甚至建議還要為每個站點定制内容,這無疑又要求人們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分歧

有時人們會問我是否想到過收斂的問題,即是否可以通過減少裝置和平台的種類來解決上面這些複雜的問題,對于這些人,我隻想對他們說一個詞:僵屍。

作為web上最好的文章之一,在“the coming zombie apocalypse”(即将到來的僵屍啟示錄)一文中,作者scott jenson認為:裝置的多樣性将會加劇。他斷言不僅科技會繼續加劇多樣性,成本的降低也會起到同樣的作用:

“智能手機硬體的商品化僅僅是個開始,內建了‘片上系統’的裝置以及免費克隆版android linux系統的價格暴跌,不但使裝置的價格更加低廉,而且使基于雲計算的裝置的價格也進一步走低。這些裝置已經被用在了索尼愛立信的liveview,以及類似于sonos家庭音樂系統這樣的家庭應用當中。

這些例子還都僅僅是個開始,有迹象表明,新一輪數量巨大的廉價裝置即将入侵我們的生活——電子僵屍啟示錄,如果你願意這樣叫的話。”

市場看起來好像的确是在迎合scott jenson的理論——智能手機變得越來越便宜,哪怕是那些長期以來一直算是比較昂貴的手機(比如某些版本的iphone),現在也已經可以在簽訂合約之後免費獲得了。

随着這些裝置制造成本的下降,該領域的準入門檻也會随之降低,并向越來越多擁有更多系統和裝置的廠家敞開了大門。事實上我們不會看到任何收斂:新裝置會如洪水般湧現,而且它們會成為影響web體驗的因素。

即使今天我們可以跟得上獨立站點的腳步,那麼明天我們該怎麼辦?雖然這是個比較極端的例子,但是如果有一天冰箱也可以上網,難道那時的我們也要嘗試去為冰箱建立獨立的站點嗎?

如果何物體都可以被當做螢幕會發生什麼?2011年,微軟釋出了一款被稱為omnitouch的原型裝置,它是一個可以放在你肩膀上的、沉重而醜陋的裝置。無疑它在美學上是欠缺的,但它卻在别的方面補償了我們無數個驚訝——它可以将顯示的内容投影到任何物體上——牆上、地闆上、甚至是你的手上,如圖1.3所示,你還可以與投影互動。omnitouch去掉了所有顯示器固有的限制,進而使得任何物體都可以是螢幕。我倒是很好奇,什麼時候我能見到為人類手掌優化過的網站。

《響應式Web設計實踐》一1.3 獨立站點

開發獨立站點并不是一種未來友好型的方法,為了能在即将到來的海量裝置大潮中生存下來,我們必須擁抱web的靈活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