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妥協的完美主義—優秀産品經理的實踐指南(卷一)》一2.4 分工常見的錯誤

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妥協的完美主義—優秀産品經理的實踐指南(卷一)》一書中的第2章,第2.4節,作者 陳潔,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業内大部分的産品未能達到既定目标,大量優秀的産品不能進入使用者的視野,最終失敗了。導緻産品失敗的因素很多, 最根本的原因是對産品經理的職責界定不清晰,擔任這項工作的人缺乏專門素養和教育訓練。

一般失敗的公司都容易犯以下錯誤。

(1)由營銷人員定義産品。

由營銷人員負責産品的定義,直接交給開發團隊進行。這個過程忽略了對使用者需求的收集,回避了對産品場景的研究,隻看市場資料,忘記了對使用者體驗設計的探索。設計出來的産品可用性比較差,差評多,不好用。除非他們不僅有營銷能力,還有産品設計能力。

(2)一個人兼顧兩項工作。

産品定義和規劃的工作應該交給一個産品經理來完成。産品營銷人員負責商業需求,産品經理負責産品定義和功能要求。很難找到可以兼顧的人。産品的生産管理和推廣同樣重要,都需要專業技能,這樣的人才很少,即便是最簡單的産品,也應該有專人負責開發管理、專人負責營銷。

營銷人員對于市場要什麼樣的産品非常清楚,但一到如何設計出滿足使用者和市場需要的産品,就迷惘起來了。他們想要兼顧産品管理工作的話,不僅要兼顧市場和營銷,還要掌握産品管理的一系列方法。

産品經理和營銷人員應該經常合作、溝通:一方面營銷人員是産品經理擷取産品需求的來源,另一方面産品經理是營銷人員擷取市場資訊管道的來源。

(3)沒有互動設計師。

很多公司沒有專職的互動設計師,由産品經理親自操刀,産品經理沒有精力細細琢磨互動設計,隻是趕在開發測試前給産品穿上了漂亮的外衣。還有一些公司壓根不知道互動設計師的重要性,不明白産品設計對産品的重要性。

對産品而言,互動設計和視覺設計同樣重要。好的産品不僅僅提供的是美觀的外表,還要提供流暢和舒适的使用者體驗。流暢的體驗是由産品管理和體驗設計共同完成的結果,将功能和設計緊密結合,滿足使用者的需求,目的是讓産品具有可用性(使用者知道怎麼用)和吸引力(使用者對産品具有渴望和好奇)。

(4)設計外包。

有的公司為了改善産品的使用者體驗,把設計外包,把可用性測試也外包,這種方法也許不是很合适。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過程非常長,非常費時間,市場和使用者的表現,往往不是深層次的原因,需要多個項目的積累和資料的積累。設計公司并沒有深層了解使用者需求,就算做到了,對這個行業也不是很了解,比如讓設計公司去專門為金融領域設計app産品,不了解金融行業的行業特性,就算非常擅長設計,也不能達到金融領域特殊使用者的百分百滿意。

設計公司的一些經驗很難在未來版本中對産品的優化起到作用。因為市場和使用者一直處于變化和發展中。行業的變化,營運和産品的需要,經常是随着其他行業、其他市場的新現象而産生的。一旦出現新問題、新情況,就算快速到開發現場,和工程師進行交流,直到産品釋出。

此外,設計需要和使用者緊密結合,産品的使用者體驗是産品的核心價值,必須在内部完成,外包公司的核心價值是不合适的。

(5)項目波動。

這裡說的資源是項目内部資源,包括上司、開發、設計在内的人員流失,技術更替,人力資源匮乏,預算不足等。大公司内部競争激烈,項目波動很厲害,如果上司之間有分歧,無法平衡地利用這些資源,就可能導緻産品“胎死腹中”。

産品經理需要為産品項目的波動做好準備,防止各種返工、計劃變更、需求變動,不要試圖改變這些變動,而是應該盡量降低負面影響。方法是做好工作記錄,比如日報、周報、月報,每個時間段都往前推進,保證每個團隊成員的負擔不過重,也不過分輕松。

同時,注意溝通和交流頻率,通過周會議的形式,知道合作團隊和外部團隊出現的新情況、新變化,或給上司做好口頭彙報、郵件彙報,明确下一步的計劃和方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