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在大洋彼岸的美利堅合衆國,四川辣醬(szechuan sauce)不僅爆紅,成為社交媒體真相報道的寵兒,竟然還因辣醬斷供,群眾排長隊搶購引發社會動亂的事情。更有甚者,一瓶極品辣醬,居然可以炒到50萬元,實在是令人目瞪口呆,完全不可思議。據知情人士講,在美國爆紅的四川辣醬,實際上就是四川豆瓣辣醬多加點糖而已。實際上近十餘年,可直接用來助餐而非用于烹饪的四川辣醬已有很多種:牛肉辣醬、銀魚辣醬、鮮肉辣醬、雞絲辣醬、臘肉辣醬、香腸辣醬、蝦仁辣醬等。而暢銷海内外的貴州“老幹媽”,僅是香辣醬、豆花蘸醬,不是豆瓣醬。
在四川,廣義的豆瓣醬是指在釀造中以鮮紅海椒、花椒、香油、火腿、金釣、牛肉、雞肉、蝦米等原料加胡豆瓣制成的各式豆瓣醬,有的可直接用于下飯助餐的豆瓣。如四川資陽臨江寺的金釣豆瓣、火腿豆瓣、牛肉豆瓣、香油豆瓣等,不僅曆史長遠且久負盛名。這一類豆瓣具有回味微甜、香鮮醇厚、豆瓣酥軟、醬香油潤、味辣不燥的特點。
而狹義上的豆瓣醬則指以鮮紅辣椒、黴胡豆瓣子、鹽、面粉為原料,加入曲酶釀制,辣味較突出,醬香濃郁,多用于烹調,一般不直接食用如郫縣豆瓣。另外還有不加面粉、不經發酵、加生菜油、黴豆瓣子制作的原紅豆瓣、紅油豆瓣、鮮辣豆瓣等,可直接使用,如燒菜、炒菜、拌菜、作蘸料。

鄉村人家的各種豆瓣醬
巴蜀兩地多用豆瓣起到去腥除膩、提鮮增香、添辣補鹹、增色調味、刺激食欲的作用。常用于家常風味之冷熱菜。像炒菜中的回鍋肉、鹽煎肉、幹煸鳝絲、炒雞雜、螞蟻上樹等;燒菜中如麻婆豆腐、水煮牛肉、家常鱿魚、熱窩雞、豆瓣魚、豆瓣肘子、大蒜燒鲢魚、豆瓣魚頭、魔芋燒鴨、青筍燒肥腸、燒鴨血、豬血等;蒸菜中的粉蒸肉、粉蒸排骨、粉蒸牛肉、粉蒸蹄花等;以及火鍋、麻辣燙都是離了郫縣豆瓣便風味全無。豆瓣也有用在拌菜及小吃中,像豆瓣拌仔姜、豆瓣拌鵝腸、豆瓣拌大蔥;小吃中的豆瓣抄手,以及各種風味面條,如牛肉面、排骨面、肥腸面、宋嫂魚羹面等都有豆瓣的芳香。然而,在川菜中專門以豆瓣命名的菜肴,最有名氣和吃相的當是——豆瓣全魚、豆瓣肘子。
豆瓣全魚,色香味形誘人吃情
豆瓣全魚充分展現了郫縣豆瓣的風味特色,透過紅亮豔麗的色調,那濃濃的民間家常風味,鹹辣酸甜滿屋生香,鮮嫩魚肉裹上豐厚味汁,吃來是口不嫌忙,舌不嫌累,佐酒助餐,超級爽美。
豆瓣肘子亦也是一款鄉土風味極濃的大衆美肴,它沿自農村中的“九鬥碗”、“八大碗”。由于以郫縣豆瓣為主要調味料,故而其成菜色澤紅亮、鹹鮮香辣、醬香濃郁、豆瓣味醇厚、肘子軟糯、肥而不膩,吃來十分舒爽,尤為中老年人所愛。
川菜以豆瓣為特色的菜品不勝枚舉。無論是郫縣豆瓣還是鮮辣豆瓣,在川菜烹饪中有兩點十分重要,一是需将豆瓣剁細,在三四成油溫中炒香、亮色。二是一些燒菜中,豆瓣不必剁細直接下鍋炒香,出色然後摻湯熬味,但湯制好後需将豆瓣渣撈掉,否則摻雜在主料中既影響感觀,又影響口感。拌菜用的豆瓣也須剁細、煵熟煵香、油現紅色方可用,經剁細油酥後的豆瓣亦可拌蔥結、黃瓜、豆幹、豬皮、兔丁、鴨鵝腸、仔姜等居家可口小菜。
青筍燒肥腸,讓很多男人夢斷腸
豆瓣風味,曆來便是川菜烹饪中最常用的一種風味,以郫縣豆瓣、原紅豆瓣或鮮辣豆瓣為主要調料,輔以醬油、醋、料酒、白糖、姜、蔥、蒜等調和而成的鹹鮮微辣、醬油滋潤、豆瓣味濃、略帶酸甜的風味特色是其它調味料不可替代的。現今不少廚師,在豆瓣菜肴成菜後,還要加些鮮紅小米辣結子或青花椒,撒在菜肴上,美其名曰點綴一下,這不僅不倫不類,破壞了菜肴豆瓣風味,而不是鮮椒風味的性味屬性,且影響菜肴的整體觀感,拿老師傅的話說,這叫脫了褲兒打屁,多此一舉。
豆瓣風味屬濃香味型,其鹹度均比魚香味、家常味、荔枝味大一個味,也比家常味、魚香味更濃醇。再者,豆瓣味必須使用豆瓣醬,而魚香味、家常味則是當用則用,不當用則可不用。豆瓣味也必須是豆瓣滋味突出。魚香味,家常味則無需強調豆瓣味。豆瓣味之調料構成較固定,風味特色也已形成一種風格,雖略帶甜酸,卻又比魚香、荔枝的天甜酸味小。如今,在川菜中以各式豆瓣醬烹制的菜品已達數百款,其中不泛名品佳肴。
這種豆瓣可遇而不可求
下篇:鮮辣與香辣風味烹調解惑
中國川菜文化人《百年川菜傳奇》《路邊的川菜史》
《辣麻誘惑三百年》作者·本篇圖文 向東 2017.11.10.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