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作為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擁有極其悠久的曆史。一句“老家河南”,勾得無數人心馳神往。不過說起河南的美食,很多朋友的第一印象就是胡辣湯,因為河南外出務工的老鄉非常多,他們也把胡辣湯店開在了全國各地,胡辣湯是以成為了河南的代表性美食。不過,河南作為一個人口大省,美食小吃的種類其實是非常多的,比如說燴面、油馍、龍須糕、鯉魚三吃、套四寶等等,精彩紛呈。今天小編介紹的一種美食,在河南本地非常流行,因為味道好,價格又十分便宜,還非常抵飽,是以在河南的各個集市都能看到它的身影,猜一猜是哪樣小吃呢?

沒錯,這種賣相很醜的小吃,其實就是炒涼粉。
很多河南人從小吃到大,雖然現在物價飛漲,但是大部分炒涼粉店一碗炒涼粉管飽,隻需要5塊錢。真正的物美價廉。是以幾乎在河南本地的每個農村集市上,都能看到它。如果去河南旅遊,正好碰見了趕集,想要嘗一嘗這種特色小吃的話,教您一招:一般集市上的炒涼粉攤外貌看起來都比較簡陋的,一口鍋、幾張桌子,還有幾大盆的調料和涼粉,老鄉們一看就知道是賣炒涼粉的,跟着找,準沒錯。
要問為什麼這種炒涼粉的價格這麼低,還能保持5元一碗的價格,除了河南老鄉比較實誠,薄利多銷。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其實這種小吃的成本非常低。炒涼粉所使用的原料就是河南當地特産的蕃薯磨成粉做成的,加水,放入鍋内炒成黏稠的糊狀,再放置在大鐵盆冷卻,最後就成為果凍狀的涼粉了。像這位河南的老大爺就賣了30多年的涼粉,晚上做、白天賣,騎三輪車拉到集市上,有客人買的時候就切成晶瑩剔透的“小磚塊”,然後放到清水裡淘洗幾下,使涼粉不黏,買回家炒起來非常友善。
炒涼粉其實也沒有什麼技巧可言,最大的秘訣就是需要使用平底鍋而不是傳統的炒鍋,以便将涼粉的表皮煎成焦黃。因為涼粉吸油,是以炒的時候需要重油重料。起鍋後把鍋燒熱,倒入量較大的油,然後熱鍋燒油至七成熱,倒入涼粉。翻炒幾下等表面略焦後,加料酒、醬油、醋、豆瓣醬、蔥、姜、蒜、鹽、雞精、辣椒油等調味料翻炒均勻,将涼粉煎至表皮焦黃之後,淋入香油,再撒上韭菜末翻炒均勻就可以出鍋了。
因為調味料用的比較多,又需要重油重料,還要煎制,炒出來的涼粉黑乎乎的,而且集市上的小攤一般不注意擺盤,也沒有什麼美感,以至于炒出來的涼粉讓很多外地人看到都覺得沒有食欲。不過,就像臭豆腐一樣,雖然炒涼粉看起來不怎麼樣,但是隻要你嘗一口,就知道這種小吃有多麼的美味了。
你們看,大爺為來趕集的客人盛了滿滿一大碗炒涼粉,分量十足,不夠吃還可以加,價格也才收5塊錢,真的是非常實惠了。這炒涼粉嘗起來外皮焦硬,但裡面的粉卻像果凍一樣軟嫩彈牙,口感層次非常豐富。再加上大爺的用料十分講究,炒制的調料配比是30多年來摸索出來的,味道十分可口,聞起來也很香,跟賣相相去甚遠。
這麼好吃又實惠的小吃,怪不得河南人,人人都那麼喜歡吃了。不知道手機螢幕前的你有沒有吃過炒涼粉呢?味道怎麼樣?你還知道有哪些河南當地的美食嗎?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