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紹宋(1883—1949),浙江龍遊縣人,号越園、樾園、别署寒柯,1910 年畢業于日

青年餘紹宋
本東京法政大學。民國元年任司法部參事,平生旨趣盡在金石書畫、畫學論著、方志編纂,為近代著名史學家、鑒賞家、書畫家和法學家。1943 年5 月甲子之年随省會機關遷徙雲和山城,應省主席黃紹竑聘請出任浙江通志館館長,館址設在大坪村梅氏古宅。餘先生麾下群賢畢至,乃重修《浙江通志》,卷帙浩瀚,筚路藍縷,艱難玉成,出世于山陬蕞縣,石鼓末壁,乃大坪之殊榮。餘先生善屬文、精鑒賞、長方志、富藏書,尤工書畫。通志館大廳即梅家中堂設為藝術畫廳,大坪所作書畫加蓋白龍山莊篆印。大坪詩作有《移居大坪五首》《雲和大坪聞日本投降口占二首》等留存。1945 年8月惜别大坪鄉親。傳世著述有《書畫書錄題解》、《畫法要錄》、《畫法要錄二編》、《中國畫學源流概況》、《寒柯堂集》、《續修四庫全書藝術類提要》、《龍遊縣志》、《重修浙江省通志稿》等。[1]
(1882一1949) 字越園,早年曾用樾園、粵采、覺庵、覺道人、映碧主人等别名,49歲後更号寒柯,浙江龍遊人,生于浙江衢州。日本東京法政林學畢業。清朝宣統二年(1910)回國,以法律科舉人授外務部主事。民國元年任浙江公立法政專門學校教務主任兼教習。翌年赴北京,先後任衆議院秘書、司法部參事,次長、代理總長、高等文官懲戒委員會委員、修訂法律館顧部、北京美術學校校長、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法政大學教授、司法儲材館教務長等職。
人物詞語(1)移居大坪五首
世亂居無定,重遷至大坪。坂寬觀略豁,水潔氣為清。
避地鄰難擇,逃名計未成。白龍如有意,為作不平鳴。
宅廣嗟荒落,辛勤補葺難。誅茆滋卉木,開牖納峰巒。
洶洶将奚适,皇皇且苟安。南溪桃亦盛,姑作武陵看。
軒窗俯清澗,曲折認雲泉。雨後欣看瀑,霄深疑在船。
長吟鑒逸響,高卧悅安禅。也似山陰道,湍流替管弦。
志局初開創,羁栖喜自随。叢殘珍故紙,貨殖重村耆。
野獲堪征信,山堂且拾遺。嘤鳴時有和,不必歎流離。
同人謀麗澤,旅宦當居家。福利原如此,清廉豈敢有加。
漫嫌學圃鄙,相率并耕誇。我亦傷遲暮,東陵且種瓜。
(2)雲和大坪聞日本投降口占二首
夜半俄聞敵已降,起來颠倒着衣裳。驚疑醒作還家夢,失措歡如中疾狂。
何意忽能逢此日,從茲不必滞他鄉。八年鋒镝餘生在,莫向崦嵫歎夕陽。
不圖意見九州同,翻覺無顔論成功。賦廢江南哀且止,捷聞薊北善旋終。
雙丸原子匡天下,一合諸侯宴海東。決勝如斯真意外,深慚獻語未能工。
(3)餘紹宋集歐陽修蘇轼長聯
餘紹宋集歐陽修《醉翁亭記》及蘇轼《放翁亭記》之句拟長聯一幅:
其西南諸峰林壑優美;當春夏之交草木際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