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聚焦需求,創新體驗

先來看兩張圖檔:

聚焦需求,創新體驗
聚焦需求,創新體驗

        假設你去菜市場去買西瓜。以上哪一幅圖會更加地吸引你去購買呢?

        古往今來,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買賣。而驅動買賣的動力。便是人的需求。

那麼人的需求有哪幾種呢?

        依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的需求從低到高按層次可分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作需求。簡單說吧,就是我們須要什麼。才會買什麼。

然而。看似簡單的需求,也分為強需求和弱需求。

是以,我們在做産品時。應時刻把使用者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聚焦使用者最核心的剛需,從人性角度出發,提供強需求産品,創新使用者體驗。永遠記住:有需求才有市場。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當你以為自己的産品已經把使用者需求都包括進去的時候,殊不知,一些軟體卻能通過對照和把握,抓住我們意想不到或者懶得去想的使用者需求。

        一、資料備份軟體

            1、智慧店鋪版

                   金蝶智慧記店鋪版是進銷存軟體。主要适用于中小企業。它有一個子產品是專門做資料備份和還原的。

聚焦需求,創新體驗

        功能:

        功能簡單。使用者選擇備份檔案的儲存路徑後,點選備份button就可以。

        2、“非正統”軟體:

聚焦需求,創新體驗

       功能:

       1、定時備份删除

          可定時選擇時間備份,可壓縮,可選擇檔案儲存類型為覆寫或者新增。

       2、檢測備份

          壓縮檔案、增量備份的功能。

       3、郵件備份

          可選擇定時備份檔案,并可發送給指定的郵箱。

       推廣模式(“潛入”模式):

       1、産品論壇

          發産品内容帖。介紹這款軟體的功能和長處。

       2、産品客服qq群

          增加到客戶qq群,私聊每一個客戶,進行産品推薦。

       3、産品微網誌

          評論留言。留下類似“智慧店鋪版備份功能軟體”。然後加上網店連結,借殼買賣。

       4、淘寶網店

          通過開設自己的淘寶電商平台,讓終于願意上鈎的使用者付錢購買。

       感想:

       1、這界面設計......開發人員全然沒有面向對象的軟體設計思想。你用個tab控件總該能夠吧?!

每一個功能子產品都有壓縮功能,你把它放在頂端不即可了?!拉這麼長,好看嗎?!

       2、除了選擇檔案路徑外(并且有兩個)。其他都是新增功能。

功能的确是多,但反而有點累贅。僅僅是沒想到,一個小子產品都能夠按需求做出這麼多功能。确實值得反思。

       二、微信獵手

        微信獵手這款軟體,的确抓住了當下朋友的一種尊重需求:我想知道哪個朋友不知不覺把我删除了。

需求非常符合人性,你看看,我拿真心照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聚焦需求,創新體驗

       1、查找出删除自己的微信朋友

         她能夠讓我們無需誠惶誠恐群發消息,就能無聲無息把他們篩選和标記出來并在微信通訊錄裡顯示出來。她還支援備份、導出自己的好友微信号,防止帳号丢失,與朋友失聯。

       2、導入添加好友數量

        能夠批量導入好友數量到通訊錄,并且突出“微商”這一長處。強調能夠添加朋友人脈的數量。有噱頭。

        感想:

       1、這功能确實有意思,然後通過微信朋友圈裡分享,産生口碑效應,非常快形成使用者規模。

       2、事實上微信這一開放平台還是有非常多隐藏的使用者需求。須要去細緻去觀察和揣摩。

依靠大樹。擷取養分。

       三、12306搶票專家(強需求,使用者需求痛點)

       每到年關。身邊的同僚朋友們總會卯足勁,為搶到回家的火車票而通宵達旦上網。以求可以順利回家和親人過春節。這裡的購票回家。就是使用者的強需求了。是以。有公司抓住了這一需求。開發了這一個12306搶票專家app。

聚焦需求,創新體驗
聚焦需求,創新體驗

    功能:

    1、全自己主動搶票

      選擇出發地、目的地、出發日期。一鍵開刷

    2、全自己主動下單

      刷到火車票,自己主動幫你下單。快人一步;

    3、免填驗證碼

      圖形識别,電腦全自己主動輸入。搶票成功率提升100倍;

    4、智能線路推薦

      沒有直達,智能選擇最優中轉票。回家無憂;

    5、有票提醒

      搶到火車票。電腦,短信,微信同步提醒。及時支付。

    這裡突出的重點都在“自己主動”,讓使用者遠離通宵達旦的痛苦,并快樂地搶到票,這種app誰不想用呢?。

    四、總結

    1、當産品慢慢地做大,甚至開始走平台化路線後。設計者往往會面對着琳琅滿目的功能。

他們總希望産品可以覆寫一切。連接配接一切。可是沖突是一體的。當子產品功能非常多時,你不得不進行裁剪和選擇。一不小心,往往會迷失自己,不知不覺地疏忽使用者的核心需求。我們要走精細化的路線,始終依照産品單一功能原則去設計,抓住使用者痛點,把使用者體驗做到最好。

    2、絕大多數使用者事實上都會問一個簡單問題,這件産品給我什麼價值,簡單說就是有啥用。是以,在面對使用者時,永遠要放下身段。傾聽使用者的需求,甚至傾聽使用者的羞辱。使用者需求是王道。

    最後,我想回答開篇的問題。假設我去買西瓜,我會去購買第二幅圖檔的西瓜。由于它上面封蓋的調羹,吸引我的眼球,勾起我的食欲,自然而然地讓我聯想起用調羹一口一口地勺來吃。

就像是望梅止渴。是自然的條件反射,它全然抓住了我的需求痛點。另外從包裝和食用上來說,都不失為一種創新體驗。

    好産品的基礎,是站在使用者需求上的。請記住:聚焦需求。創新體驗!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