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反恐特戰勁旅這樣煉成

反恐特戰勁旅這樣煉成

獵鷹突擊隊特戰隊員正在進行訓練。 楊志毅攝

反恐特戰勁旅這樣煉成

2014年4月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為“獵鷹突擊隊”授旗,強調“獵鷹突擊隊”是國家級反恐拳頭部隊。

5年來,獵鷹突擊隊牢記習主席囑托,鍛造特戰反恐勁旅,創造了一項又一項驕人業績。

去年10月,京郊某訓練基地硝煙彌漫,一場武警部隊舉辦的“鋒刃—2018”國際狙擊手射擊競賽拉開戰幕,21個國家的狙擊精英在此展開巅峰對決。中國武警獵鷹突擊隊隊員斬獲個人全能總冠軍和小組團體總冠軍。

授旗近5年來,作為國家級反恐拳頭部隊,獵鷹突擊隊牢記習主席囑托,鍛造反恐特戰勁旅,創造了一項又一項驕人業績——

獵鷹突擊隊根據反恐形勢不斷更新訓練理念,奔赴大漠戈壁、高山峽谷、城市街區,高溫、高濕、高寒環境等地區,每年開展數十次研訓;圓滿完成全國兩會、博鳌論壇等重大活動安保任務;8次參加世界軍警狙擊手競标賽,取得16項冠軍;4次參加國際特種兵比武,斬獲6枚金牌……近日,記者來到獵鷹突擊隊,探尋這支隊伍成為反恐特戰勁旅的“奧秘”。

戰旗在手,責任上肩,每一名隊員都深知自己的職責使命

“你們的口号是什麼?”

“獵鷹突擊!所向披靡!反恐利劍!為國而戰!”

“俯卧撐,再來200個!”

一個普通的訓練日,獵鷹突擊隊特戰隊員呐喊聲響徹訓練場。記者見到,京郊凜冽的寒風吹在隊員身上,汗水卻止不住地往下流。

和平時期,獵鷹突擊隊隊員們把演訓場和比武場作為反恐處突的“第一戰場”。在“鋒刃—2018”國際狙擊手射擊競賽相關課目奪冠後,獵鷹突擊隊并沒有召開慶功會,而是第一時間檢讨反思在挑戰狙擊和綜合戰鬥狙擊課目上失利的原因。部隊長米彥廣告訴記者:“作為反恐‘國家隊’,我們擔負着多樣化反恐作戰任務,作戰技能必須樣樣過硬,向國際一流水準看齊!”

身負重任、以身許國,“忠誠”二字深深融入獵鷹突擊隊隊員的血脈中。結束一天的訓練,特戰三大隊大隊長王占軍都會為特戰服右臂上的國旗輕輕擦去灰塵。“一面國旗,代表着強大的祖國!”王占軍說:“無論訓練多苦,大家每天也都會精心擦拭、整理右臂上這面國旗,這已内化為隊員們的一種行動自覺!”

“戰旗在手,責任上肩,獵鷹突擊隊的每一名隊員都深知自己的職責使命。”部隊政委張衛說,“我們一定把反恐利劍磨砺得更加鋒利,讓黨和人民放心。”

既考體力,又考腦力,必須讓特戰隊員不斷在實戰環境中淬火

“砰!”一聲“槍響”從不遠處的客機機艙裡傳來。去年年底,獵鷹突擊隊“魔鬼周”極限訓練中的一場反劫機戰鬥演練打響,王占軍指揮隊員與“恐怖分子”對峙一整天,全天未進熱食。隻睡了3個多小時的王占軍,“夢裡都在琢磨咋對付‘恐怖分子’”。

“魔鬼周”極限訓練是特戰隊員練就過硬本領的訓練方式,也是獵鷹突擊隊每季度的例行課目——7晝夜中,每名隊員全程攜裝30公斤,每天訓練18小時,在山林、斷崖、灘塗、河流等陌生複雜地域,連續完成10公裡奔襲、30公裡負重行軍、極限搏擊、綜合越障等40多項訓練内容,挑戰生理心理極限,錘煉制敵硬功。

“要鍛造出難局能破解、殘局能逆轉、險局能求勝、死局能重生的反恐尖兵,就必須讓特戰隊員不斷在實戰環境中淬火。”特戰訓練大隊大隊長葉鵬說。

特種作戰是體能、智能、技能等多能綜合較量,獵鷹突擊隊正推動訓練既“燃燒卡路裡”,又“燃燒腦細胞”。一次演練中,廢棄的采石場隐匿着“恐怖分子”窩點,狙擊手提前潛伏在狙擊陣位上,戰鬥一觸即發,卻被導調組突然喊停,10多名“恐怖分子”随即瞬間移形換位。這樣的演練,戰術銜接更緊密,更貼近實戰,給隊員們思考判斷的時間更少。既考體力,又考腦力,已成為該部隊“魔鬼周”的标配。

心中有信念,“獵鷹”人不服輸

2017年年底,在一檔綜藝節目中,一位身穿迷彩綠的“95後”姑娘,要挑戰一個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在距離目标350米遠、23米高的狙擊點觀察,并在30秒内記住5個随機設定的玻璃容器位置。之後在目标前加蓋一層布,這位姑娘憑借空間記憶遠距離狙擊,5次射擊、5發命中,彈無虛發。

這位姑娘叫郭子睿,是獵鷹突擊隊女子特戰大隊一班班長。2013年,剛入伍的她3公裡越野掉隊後被人拉着才能跑到終點,訓練成績在同年兵裡樣樣落後。經過在獵鷹突擊隊嚴苛的訓練,郭子睿由一個“後進生”成長為一名優秀的狙擊手。“既然有幸成為‘獵鷹’的特戰隊員,就應該與衆不同,至少在訓練上要紮紮實實、練不好就是不合格!”郭子睿說。

記者在獵鷹突擊隊女子特戰大隊看到,一塊展闆上,貼着該大隊軍事訓練創破紀錄的課目成績和相應的紀錄保持者。名單上出現最多的姚亞男,在去年11月打破了4項紀錄。不服輸的信念,根植于“獵鷹突擊隊”隊員們心底。

“及格不算數,良好剛起步,滿環看彈着。”過硬的軍事素質,來自日積月累的訓練。新兵韓煥強在去年第三季度參加魔鬼周訓練,腳部撕裂性骨折,打着石膏仍然每天跟着參加訓練;當兵12年的李健,在一次極限對抗訓練課目中擔任指揮員,與其他大隊的隊員競技,膝蓋髌骨損傷,類似的傷病很多,卻從未想過放棄。“我心中有個信念,‘獵鷹’人從來不服輸!”李健說。

(王繼飛戎鵬飛參與采寫)

版式設計:張丹峰

《 人民日報 》( 2019年03月24日 06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