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軟體測試技術大全:測試基礎 流行工具 項目實戰(第3版)》—第1章1.3節軟體測試行業的現狀和前景

本節書摘來自異步社群《軟體測試技術大全:測試基礎 流行工具 項目實戰(第3版)》一書中的第1章,第1.3節軟體測試行業的現狀和前景,作者陳能技 , 黃志國,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異步社群”公衆号檢視。

1.3 軟體測試行業的現狀和前景

在國内,軟體測試仍然處于相對初級的階段,雖然發展速度很快,但是夾雜了不少炒作的成分,測試人員的心态普遍有點浮躁。

但是前景是光明的,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這個行業,因為有越來越多的人投身到這個行業中,有越來越多的人喜歡這個行業。

1.3.1 國内測試行業現狀

關于國内軟體測試行業的現狀,在2013年國内某軟體測試專業機構有過一份調查,表明74%的人所在公司具有獨立的測試部門,從資料中我們看到大部分公司對軟體測試的重視,認可獨立部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調查結果如圖1.4所示。

《軟體測試技術大全:測試基礎 流行工具 項目實戰(第3版)》—第1章1.3節軟體測試行業的現狀和前景

再看測試人員與開發人員的比例,能達到1:1的較少,大部分是在1:3~1:5左右,1:7以上的比例呈下降态勢,如圖1.5所示。

《軟體測試技術大全:測試基礎 流行工具 項目實戰(第3版)》—第1章1.3節軟體測試行業的現狀和前景

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國内軟體測試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各企業開始重視軟體測試,但是總體而言,對軟體測試的投入顯著增加,測試人員的比例也有較大提升,公司更注重測試團隊的獨立性、專業性,以及開發團隊與測試團隊在流程上、技術上的融合。

1.3.2 測試人員的現狀

這幾年的測試人員現狀可以用“浮躁”兩個字來形容。

一方面,測試的職位由于比較緊缺,受到大家的重視,測試人員的地位也開始提高,随之而來的是待遇、跳槽的機會。是以,有不少的軟體測試人員不能安下心來努力積累經驗、提高自己的能力。

另一方面,軟體測試職位受到很多畢業生的青睐,也有很多希望轉行到軟體測試的人。這給一些教育訓練機構創造了很好的商機,承諾參加教育訓練課程保證就業。這加劇了測試行業的浮躁氛圍,很多人沖着保證就業的名分來參加教育訓練,真正靜下心來學習軟體測試的人不多。

分析這幾年來很多測試人員的應聘表現,可以看到測試人員的主要表現有以下幾種。

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知道一些基本的測試設計方法,但是僅僅停留在表面的概念性了解,沒有深入去了解這些基本的概念。

專業技術不夠精通:履歷上寫着精通某某技術或某某工具,但是基本上沒有真正地實實在在地應用過。

沒有建立起相對完整的測試體系概念,忽視理論知識:大部分人對軟體測試的基本定義和目的不清晰,對自己的工作職責了解不到位。測試理論知識缺乏,認為理論知識沒用而沒有深入了解測試的基本道理。

盡管如此,這是軟體測試行業在中國必然經曆的一個不成熟階段。軟體測試行業最終會趨于平靜、進入平穩的發展階段。

1.3.3 軟體測試的前景

harry robinson在2004年就曾經對軟體測試的未來趨勢進行過預測,他認為測試領域在将來會有如下的一些變化。

工程師、開發人員會成為軟體測試人員中的一分子,他們與測試人員之間開始互相幫助。

測試的方法日趨完善,bug預防和早期檢查将成為測試工具的主流。

通過仿真工具來模拟真實環境進行測試。

測試用例的更新變得容易。

對測試品質的衡量開始從計算bug數量、測試用例數量轉到需求覆寫、代碼覆寫等方面。

機器将替代測試人員做大部分工作,測試人員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更嚴重的問題上。

測試人員将運作更多更好的測試。

測試執行與測試開發的界限開始模糊。

測試與開發的界限開始模糊。

顧客回報與測試合為一體。

新的挑戰,例如安全測試等新問題開始出現。

測試人員獲得尊重、測試變得流行。

追求進度,到最後一刻才加入測試的行為仍然會存在。

在随後的這幾年,可以看到,上面的一些變化已經開始。例如,人們逐漸意識到測試隻是事後的檢測,并沒有達到消滅缺陷的作用,人們開始轉向缺陷産生的早期,對缺陷進行預防性的工作。

harry robinson還提出了以下幾點迎接測試未來挑戰的建議。

要不滿于現狀:不要被動接受和滿足于測試的現狀,不要埋頭苦“測”,要思考一下“我們在做些什麼毫無意義的事情?”。

抛開人與人之間的隔閡:總結如何更好地測試,并且分享這些測試經驗。隻有每個人都試圖使其所寫的代碼達到最佳狀态時,整體品質才會改進。

學習更多關于測試的知識:軟體測試行業發展受到各種軟體測試創新思維、好想法的激發。通過參加交流會、加入郵件清單、上網搜尋等方式來了解在測試前沿發生的事情。

學習更多關于開發的東西:參加一個程式設計教育訓練課程,即使不打算編寫大量的代碼,也可以把教育訓練當作是在bug領域上的一次偵察飛行。

改變這個世界:正如pc先驅alan kay所言“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創造未來”。

以上的建議對于測試人員來說是一個啟示,測試領域有很多值得探索的東西,有很多值得思考的東西,有很多值得學習和研究的東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