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一章 西部民族在遷徙(一)

西部民族在遷徙

康巴,這個響亮的名字,它究竟來自何方?

人類學家對人類文明的起源與地緣的關系均十分重視:

英國學者巴克爾說:種族差異,不是因為先天的特質不同,而是由于氣候、食物、土質等差異的結果。

德國人賴哲爾說:政治團體的大小、組織形式、政治的尚文尚武、百姓的悲觀或樂觀、進步或退步、熱愛自由或順從,都可以用地理環境來解釋。

法國人博丁則認為:生活在寒帶的民族,軀體魁梧有精力,性格執着;生活在熱帶的民族,體格矮小,熱情而多智。

是以,我們在探究康巴藏族的起源時,自然首先将目光轉向“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那就是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崛起與人類起源假說

古海淘盡崛起青藏高原,

大高原有了叩天部落,

珠穆郎瑪峰是無字紀念碑,

雅魯藏布江是我們的母親河。

太空裡有了宇宙飛船,

老阿媽還在磕着長頭念六字真言。

大高原上來了我們:

傲立昆侖山上

我們揮手叩天

放歌宇宙發表宣言:

——青藏高原就要崛起!

——孟梅英

青藏高原的形成演變史,很可能是地球形成以來大自然史詩中最為輝煌壯麗的一章。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一章 西部民族在遷徙(一)

美麗的青藏高原

地球科學家及近年青藏科學考察的研究成果,給我們勾畫了這樣一幅驚心動魄的畫面:

在距今約十億年前,地球還由一塊大洋和兩塊大陸——遙居南北兩半球的岡瓦納古陸和勞亞古陸組成,在此後漫長的地質年代裡,古陸和大洋進行了一系列的遷徙和重組。在現在青藏高原的地方,近10億年來由北而南曾相繼發育過三個大洋――原特提斯、古特提斯、新特提斯――它們分别存在于距今8—9億—3.5億年前;3.5億—2億年前;1.8億年—4千萬年前。

在4000萬年前,當印度地盾自南方遠行5、6千公裡,最後一次撞擊在歐亞大陸南緣,完成了青藏地區的輪廓後,仍勉力向北推進。而青藏地區北部和東部與印度地盾同樣堅硬的古老堅硬的華北闆塊、塔裡木闆塊和揚子闆塊則巍然不動——兩強相遇的結果,迫使青藏高原别無選擇地向上隆起。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一章 西部民族在遷徙(一)

印度與亞洲大陸碰撞示意圖

青藏高原形成後的4000萬年中,曆經三次隆起,兩次夷平——最初一次是距今4000萬年到3000萬年,上升到2000米左右,當它不再隆起時一度被剝蝕降低;2000萬年到1500萬年的第二次上升造就了喜馬拉雅山脈,但接着被侵蝕下降,于距今300萬到400萬年間,形成一個個高不過千米的平原;第三次整體強烈上升自360萬年起,此間累計上升3000—3500米,并持續至今……

青藏高原自360萬年以來又經曆了三期強烈上升:第一期稱為“青藏運動”,距今360萬年至160萬年;第二期稱為“昆侖—黃河運動,距今110萬年至60萬年;第三期稱為“共和運動”,15萬年左右開始至今,高度迅速上升為4500—5000米,至今仍在強烈整體隆升過程中,上升速度最高達每年1厘米!

與高度相關的是,青藏高原上升到距今240萬年時的2000米時,誘發東亞季風出現;距今80萬年,高原主體進入冰凍圈,第四紀最大冰期出現,導緻北半球氣候再次轉型;15萬年以來的共和運動是高原又一次上升的直接後果,使北半球冬季風強盛而夏季風減弱,這一氣候轉型一直持續到今天。

最後一次的隆起對于地球和人類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甚至可能是決定性的。它改變了中國的自然地理格局,形成了高亞洲,并使世界地理、氣候均發生巨大變化。對中國而言,此前自然面貌極為簡單:隻是由于緯度的原因,有南北方冷熱差異。而今,卻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幹旱區和高原高寒區。由于青藏高原阻擋了印度洋暖濕氣流,中國西北部變得越來越幹旱,并在冬季亞洲北部形成了強大的西伯利亞-蒙古高壓;而東部則變得溫暖而濕潤——正是由于青藏地區的本次空前隆起,誘發和強化了南亞的季風環流,為那一地區帶去了豐沛的降水。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一章 西部民族在遷徙(一)

青藏高原航拍圖

此外,青藏高原隆起對于全球的影響在于,它極大地改變了亞洲大氣環流,導緻了地球上最強大季風系統的發生,并且因為高亞洲上空形成的青藏高壓,其南側的熱帶東風急流從西太平洋暖池上升而在阿拉伯半島和撒哈拉與當地的副熱帶高壓相疊加,形成強大下沉氣流,造成西亞大面積的沙漠——青藏高原的隆起給東亞和南亞帶來了好處,使之溫和濕潤,五谷豐登;也給中國西北部、阿拉伯半島和北非帶來了壞處,那裡氣候更加幹燥炎熱。使得同屬一個緯度而氣候天壤有别。

在此還有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地球生物界發生的重大事件幾乎都與青藏高原地質史上的重大事件同步!

青藏高原自形成始,就恰好伴随着全球性的大降溫;它的幾次大的隆升又恰好伴随了大冰期和大間冰期的降臨。其間,恐龍滅絕了,物種發生了巨大的更疊,其中人類傳說中遠古時期的大洪水使人與冰期的結束相聯系……但這些,相對于人類來說,畢竟太過久遠,還需科學家們進一步搜求。最使人們關心的,莫過于青藏高原演變與人類形成的關系。

現代地質學的研究結論向我們提供了一個與人類文明起源有關的重要線索:青藏高原強烈的、大規模隆起的年代,即距今1000—200萬年前之間,這個年代大體與人類形成和産生的年代相當。目前考古發現提出的人類演變分期為:人類最早祖先,可以追溯到大約2000萬年前的森林古猿、西瓦古猿和祿豐古猿等;人猿相揖别不過700萬年;學會用兩條腿走路并且會制作工具的“能人”出現在250萬年前;大約200萬年前出現了更加進步的“直立人”;20萬年左右舊石器中、晚期為“智人”;新石器時代的“真人”為7000到4000年左右。而有曆史記載的人類文明史,世界最早可從公元前4000年蘇美爾人使用文字算起,中國大緻可從距今4300年的夏朝開始,而中國最早的可以解讀的文字甲骨文,則是距今3700年左右的商朝以後了。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一章 西部民族在遷徙(一)

目前可以肯定的是:人類進化最關鍵的兩個階段與青藏高原的地質變遷相吻合:

一是距今約700萬年第三紀晚期喜馬拉雅山脈隆起,蒙藏地區森林大規模消滅,正好與700萬年時森林古猿從樹上下到地面行走時間相當, 而考古發現的雲南祿豐臘瑪古猿距今正好約700—800萬年;

二是在距今240萬年左右時,正是下地的猿人開始直立行走并制造工具的“能人”階段,而此時青藏高原正上升到海拔2000米的臨界高度,這時深厚高原季風驟起,一舉改變了北半球大氣環流,第四紀冰川始現,全球氣溫下降,北極冰蓋形成,黃土開始堆積,非洲變得幹旱……生存環境的逐漸惡劣促使習慣“靠天吃飯”的猿人開始制造工具,積極謀生,在這一地區考古發現的元謀猿人(印、巴等地也發現同一時期的化石),他們的活動時間距今正好約200—170萬年!

王懷林 ‖《尋找康巴》第一章 西部民族在遷徙(一)

20世紀二三十年代,曾有美國生物學家奧斯朋、美國地質學家葛利浦等,相繼提出了“人類起源亞洲說”。其中葛利浦先生已經注意到青藏高原作為人類發源地的極大可能性。中國古人類學界權威學者賈蘭坡先生也認為:“我相信在亞洲南部,即巴基斯坦以東和中國的廣大西南部,如雲貴高原地區會找到人類的根,當然也不要忘記西藏地區。因為當上新世的猿類演變為人的時候,那裡原屬潮濕的亞熱帶氣候,還是一片蔥郁的土地,年平均氣溫達10℃左右,适合各種生物生長”。

我國青藏地區科學考察和史前考古的發現預示了西藏高原地區完全可能成為人類的起源地之一。

望着青藏高原的巍峨身影,我們在為它的深沉厚重而驚歎時,也苦苦思索着它究竟隐藏了多少千古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