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Quanzhou.com
台灣海網9月18日,據《東南早報》報道,自疫情爆發以來,泉港區嚴格執行隔離控制措施。目前,根據相關通知要求,邊境小鎮杜林村、港華區邊境小鎮邊境村、趙城區東丘自然村、政府最高自然村指定為封口控制區,嚴格執行"封區、全家、服務門到門";在疫情的控制下,泉港區人民的生活如何?貨物是否有任何擔保?市場操作的順序是什麼?

記者(前排左)在邊城獅子東村看到村民自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時間:17.m 8:50 地點:前往泉港途中
道路上車輛稀缺,對出行群衆的保護到位
17.m 8時30分左右,一隊記者出發前往泉崗市疫情防控一線。專訪車從深海高速拼車店收費站進站,在去泉崗的路上,高速公路上的車輛都比較少,多為卡車,偶爾可以看到一兩輛車。
.m 8時50分左右,采訪車輛駛出沈海高速公路收費站,在幾條收費車道上沒有看到其他車輛。出通道,前面是一張核對卡,從業人員檢查記者和一行人員的八條健康碼等資訊,分别測量了體溫,并詢問了機關,為什麼去泉崗等,然後下達。
采訪車從高速駛出,沿興港路、陸豐路到泉崗主城區,沿途車輛稀少,偶爾可以看到人們騎機車、電動車出行,大家都戴着頭盔,把口罩放在下面,其中也戴着口罩。在泉港市,一些街區、道路和入口都配備了值機卡,值班人員也随叫随到。
時間:17日上午9:15.m 地點:泉港中興街永彙超市
為村民"家庭應急"4天分發7000多份
記者來到超市時,超市從業人員正在努力将購物車裡的物品裝進購物袋,根據檔案有序批量堆放,然後裝上"家急"的貨車。
購物袋裡裝着兩包生活用品,一包裝有蘋果、雞蛋、腿肉、卷心菜、面條、大蒜,二套裝三個紅葡萄柚、火龍果、三層肉、卷心菜、胡蘿蔔、洋芋、生姜,兩包都是50元。"這些被送到邊界山鎮13個村莊的村民那裡,他們買了一個通常可以使用兩三天的包裹。泉港區商務局營銷服務中心主任陳慶浩介紹道。
記者了解到,從9月14日起,為解決疫情給生活帶來的不便影響,泉港區正式推出"家庭緊急配置設定"服務,由區商務局主辦的萬盛超市、永輝超市、中禹百彙、赤濟堂藥業等轄區主營業務的超級和藥店, 推出肉類 雞蛋、蔬菜等7種生活用品一攬子,按照"按村團、專車、點對點、無接觸"的要求,每天時間點對點為邊境小鎮13個村5萬多個"家"家"家防疫人員提供生活用品供應服務,力争"木、米、"、米、"、 油、鹽、藥"很多,讓他們安心"回家",一共困難時期。
"我們的定位是公益、供給,堅決不漲價。陳慶浩說,每個村都有負責的對接專員,提前一天收集、登記村民的訂單,超市再按訂單規劃路線、配送,"每天保證這些包裝物資的配送,發貨後還配送一些村民的個性需求,如藥品、大米、 油等等。"
截至17日,"家庭應急配置設定"服務累計發行量超過7000份,已服務于山城近4萬人。目前,相關部門正在制定小方案,如試運作和推廣,村民可以更容易地自助下單。
臨近"上門急救",将裝好貨物裝上配送車,統一配送到村口再挨家挨戶配送。
時間:17日.m 10:15 地點:泉崗邊山鎮獅子東村
做好門禁控制工作 村民輪換保住卡
跟随"上門急救"送貨車從泉崗主城區,到邊境小鎮獅子東村。村門口,兩名身穿防護服的從業人員下車,卸下村組購買的一袋生活用品,有序地放在六角形亭子裡。"今天村裡有34份,然後我們就要走專程去大洲村、下朱村、東梁村分發。司機蔡文蓮說,他每天跑兩三次。卸下材料後,配送人員先噴灑屍體殺屍,然後互相對着防護服殺,然後離開。
獅子東村的村民吳建平開着一輛皮卡車,把物資裝進了村裡。"我每天都在這裡停靠,前天有100多首單曲,今天是30多首單曲。吳建平說,他已經建立了兩個微信群,其中一個是500人,以友善村民訂單的收集和登記。
獅子東村村道入口兩旁是紅線,村口設定了檢查站,幾名從業人員值班。村委會副主任吳凱輝說,村裡有四張牌,每天24小時值班,除了村鎮幹部和公安交警外,還有村裡熱情報名的50多名村民。"疫情防控需要,特殊時期,服從控制要求,村民們都很配合。
商場用品豐富,群衆放心購買。
時間:.m 11日上午17日 地點:泉崗商城、中義百彙店
商場材料有安全價格穩定放心購買
"戴上口罩,測量體溫,檢查'三碼',保持1米的距離。商場入口處的護欄上張貼了醒目的标志,并在入口周圍設定了"1米線",四名戴着手套、口罩和醫用隔離口罩的從業人員檢查并測量了進入商場的從業人員的溫度。
剛走出商場,肖女士就把東西放在電動車上準備離開,她買了油、紙巾、肉、蛋、蔬菜等,"這次買了多了,花了300多元。肖說,她的家就在離商場500米的地方。房子就在商場邊上的劉先生徒步前來購物,花了183元買了一桶油、水果、早餐袋和蔬菜。
"戴上口罩,買下,去..."商場裡循環往複,提醒市民們在蔬菜、水産和肉類區。大家主要買民生物資,買的人少,但大家買的東西多,如今,整體業務量波動不大。店長黃艾倫說,"商場的材質有保障,價格穩定,我們放心購買。"
據黃先生介紹,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商場更新管理:經常接觸公共用品和設施(如儲物櫃、電梯按鈕、自動扶梯扶手、公共垃圾桶等),每天不少于3次清潔消毒3次,門把手、水龍頭、開關至少每2小時消毒一次, 從業人員要加強個人防護,在出門、收銀台、稱重辦公室等與客戶密切接觸,在佩戴口罩的基礎上佩戴醫用隔離口罩。
參觀市場的人越來越少,供應商們期待着早日戰勝疫情。
時間:.m 17日上午11:40 地點:德龍鎮天利農貿市場
供應商的業務減半,以應對疫情
"請自覺戴上口罩,主動掃碼,做好注冊工作。在田間農舍的入口處,擺放着"暖尖",喇叭循環播放:"請戴上口罩,取體溫,展示三碼,謝謝你們的合作。"值班人員戴着口罩和醫療隔離口罩。
記者來到市場,已經過了早高峰時段,"一般是7點.m點到11點.m點都是高峰期,3點.m點到5點.m有一個表盤,其他時候隻有分散的顧客。市場負責人吳志勤表示,原有市場有五個出入口,按照疫情防控要求,目前隻保留1個。
在一個水産品攤位上,老闆阿姨說,這幾天生意減半了,因為疫情防控,一個是沒地方買,一個是買人少,"這也是沒有辦法的,希望疫情早點過去,才能恢複正常。"市場負責人吳志勤介紹,這幾天市場客流量急劇下降,檔位也從120個減少到70個,"整個市場我們每天殺兩次,都力求順暢,安全第一。"
記者從泉港區商務局了解到,目前全區大型企業超級中國大百彙、永輝、萬盛等共有30多個,加上幾個農貿市場,正在全面加強防控措施,從目前情況來看,整個市場超強防疫措施,實作了平穩有序。(來源:東南早報記者林志安張九強/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