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枕藍鹟全身為亮色的藍色,後腦勺有一塊黑色圓斑,喉部有一深黑色橫帶,仿佛戴着枕頭到處跑,是以而得名,它喜歡在茂盛的樹木上活動。

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腳平原地帶的常綠闊葉林、次生林、竹林和林緣疏林灌叢中,尤以溝谷與河流沿岸疏林灌叢較喜歡,有時也出入于農田等開闊地區的稀疏樹叢、竹叢和灌叢中。
黑枕藍鹟的腳細小軟弱,不能長時間的支撐身體,是以它在休息時常常是蹲坐的姿勢。
常單獨活動,機警,行動靈活,在樹枝和灌叢間來回飛翔,從一 棵樹飛至另一棵樹,或停息于樹枝或灌木頂端,當空中有昆蟲出現,則立刻飛去捕獵,也在樹枝和林下灌木枝葉間跳躍覓食,邊跳邊叫,叫聲似‘幾喲,幾喲,幾喲’,一般不下到地上活動和覓食。
食性:主要以昆蟲和昆蟲幼蟲為食。
遷徙:黑枕王鹟在中國雲南、廣西、廣東和海南島等地為留鳥,四川、貴州為夏候鳥,香港、福建為冬候鳥。部分繁殖于四川和貴州黑枕王鹟繁殖期4~7月間。營巢于樹和竹的枝杈上。巢呈深杯狀,主要由細草莖和草葉、樹皮纖維和苔藓等構成,再用蜘蛛網将它們網織在一起,結構精美,巢壁很薄,距地高1.2~1.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