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吃魚曆史,可追溯至先秦,距今已有3000多年。在這曆史洪流中,有從古代火到現在的“四大名魚”。
這四大名魚的“逼格”在哪,真的有那麼好吃嗎?下面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
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松江鲈

松江鲈四大名魚之首,自魏晉以來就聞名全國,是招待貴賓的佳肴。但到了現在,松江鲈成了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松江鲈作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野生的已經不能吃了。不過人工養殖的還是可以吃的,但是必須要有授權書。吃貨想吃的話,可以去上海錦江飯店。
“氽四鰓鲈魚(松江鲈)”是這家店的招牌。他們做的魚肉質纖細綿軟,實為一絕,必須用特制的木筷輕輕夾起,才能讓魚頭完整且不易折斷。
鮮湯呈奶白色潤澤如玉,橘紅色的鰓還若隐若現,依舊保持着自然的彎曲狀,很是精美,其中魚肝是這道菜最鮮美的部分。
二、“龍魚”黃河鯉魚
黃河鯉魚,肉質鮮嫩十分美味,是中國四大名魚之一,享譽海内外,曾經有鯉魚跳龍門的經典傳說。
白居易等古代詩人都曾為其寫詩作賦,稱其為“龍魚”。如今黃河鯉魚的産地很多,屬鄭州的“金鱗赤尾,四孔四須”最為出名。
鄭州有家谷雨春紅燒黃河大鯉魚堅持“每條上餐桌的魚,必須是四孔四須、金鱗赤尾,體重也都控制在2.8—3斤之間。”做到在食材方面替顧客考慮。其在傳統工藝上進行了創新,做出來的大鯉魚肉質軟筋、沒有腥味,适合當代吃貨的口味,成為了鄭州人非常喜愛的本土餐廳。
三、“上等經濟魚”興凱湖鲌
興凱湖鲌肉白而細嫩,味美而不腥,這種魚肉質鮮嫩清新爽口生活在興凱湖沿岸,一貫被視為上等經濟魚類。大詩人杜甫在其詩中曾形容“白魚(興凱湖鲌)如切玉”,可見白魚曆來就深受人們的喜愛。
昌勁興凱湖魚館的很特别,他們将離水而亡的興凱湖大白魚用現代技術運到飯店,實作了從廚房到餐桌的極限挑戰。推薦大白魚清蒸,此魚嫩如豆腐、香如蟹肉,清淡爽口。
四、“水豚”松花江鳜
松花江鳜從古至今就是人們喜愛的食用魚類之一。李時珍稱贊它的肉和河豚一樣鮮美,把它叫做“水豚”。
黑龍江鳜魚因水質清澈甘冽,無污染,且冬季漫長,生長緩慢,為漁人招待上賓之稀有魚類。黑龍江的清蒸鳌花(鳜魚)馳名省内外,也是當地傳統宴席上的精品。
哈爾濱的老饕客中流傳這樣一句話“到哈爾濱不能不吃三江魚,吃魚一定要去蓮花漁村。他們家的清蒸鳌花,肉質鮮嫩,味美上口,少刺,保留了最原汁原味的味道。但切記清蒸隻有熱吃才鮮,冷了味道就大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