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師者|給128個畢業生繪肖像的輔導員:為了學生,推遲生娃

師者|給128個畢業生繪肖像的輔導員:為了學生,推遲生娃

付婧給學生畫的肖像畫 本文圖均為 受訪者 供圖

“定下目标,勇敢去做”“人生沒有彩排,隻有現場直播,是以每件事都要做到最好”……江西師範大學2014級心理學專業的輔導員在肖像畫上給自己帶的這一屆畢業生寫下了不同的勵志寄語。

師者|給128個畢業生繪肖像的輔導員:為了學生,推遲生娃

付婧給學生畫的肖像畫

日前,付婧因給128名畢業生每人畫了一幅肖像畫作為畢業禮物而走紅。6月20日,付婧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表示,她隻是用了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達對學生的情感。“我覺得每個老師都有他自己表達的方式,哪怕寫一首詩或者唱一首歌,其實都是表達對學生的情感。而我想做特别值得紀念的事,想留下一個很好的回憶。”

澎湃新聞看到,每一幅肖像畫都用木色相框裝裱,在畫的底部,付婧還為每一個學生寫下了寄語。付婧表示,這是她成為教師後帶的第一屆學生,相處四年後的分别讓她感覺像“男友”分手一樣不舍,而自己很喜歡繪畫,便想用這種特别的方式作紀念。

對于付婧為學生準備的這份畢業禮,校方向澎湃新聞表示,很支援這樣的做法,覺得新穎亦有意義。

師者|給128個畢業生繪肖像的輔導員:為了學生,推遲生娃

付婧和畢業生合影

今年30歲的付婧曾是江西師範大學大學生和研究所學生,2005年入校後,她已在這個校園生活了13年。她笑稱,自己見證了學校的變化,學校也見證了自己的成長。

作為80後,付婧認為自己和95後的學生沒有代溝,平時跟學生相處更像是一個大姐姐,學生也一般稱呼她“付姐”或“付大”。談到心得體會,她表示,自己很少正式地談話或直白地去詢問學生,而是喜歡在平時生活中多跟他們“非正式”地聊天,從很多小細節上了解學生。

對此,學生尹菲表示,雖然“付大”的身份是老師,但平時相處就像朋友一樣,讓大家感到溫暖。

師者|給128個畢業生繪肖像的輔導員:為了學生,推遲生娃

鄧磊是2014級心理學專業的一名學生幹部,他對澎湃新聞說,雖然他因參與購置相框提前知道“付大”會給每人準備“肖像畫”,但在看到“付大”給自己畫肖像畫時,還是很驚喜,“第一眼感覺這畫挺像我的”。同時,他還以一句“我愛你”表達了對“付大”的尊敬和喜愛。

面對學生地大膽“示愛”,付婧的丈夫告訴澎湃新聞,他并不會“吃醋”,反而認為這麼多學生和自己一樣關心着妻子,很開心,“我能夠感受得到每一個學生對付婧的關心,我也很支援她。”對此 ,與丈夫結婚已三年的付婧說,由于想完整帶完這屆學生,是以暫時放下了生孩子的事,好在家裡人也都表示了解。

【對話】

一幅畫要畫15-20分鐘,前後畫了5天

澎湃新聞:怎麼想到給128個學生畫漫畫肖像畫的?

付婧:2016年,我曾經給财政金融學院學生上過職業生涯規劃課,課程結束之後,我就給80個同學每人畫了一幅。因為是職業生涯規劃課,就跟這一次畫的不一樣,主要是針對他們職業生涯發展方向畫的祝福。之後,我就一直在想,一定要給我帶的這屆學生這樣一個禮物。

澎湃新聞:畫之前你會提前構思或者打草稿嗎?畫畫一共用了多長時間?

付婧:一幅畫差不多15到20分鐘,我從來不打草稿,甚至不打腹稿,一張白紙、一支筆就這樣直接一口氣畫。但有的同學特别不好畫,尤其是我特别熟的學生,可能是因為想要對他說的話太多,很想一口氣全部畫在畫裡面,但是卻發現怎麼都畫不完自己想要表達的情感。

因為除了輔導員工作,我還平時還要上課并兼任學院黨委工作,工作量比較大,是以隻有早晨上學前以及午休、課間、晚上的時間才能畫,差不多前後畫了5天。

澎湃新聞:學生和學校事前都知道嗎?

付婧:我當時讓班委“騙”大家說收集生活照,在畢業晚會上用。收集過來後,我大緻是照照片畫,但也會結合我平時接觸到學生的個性特征或是學生對于未來職業的規劃、學生以後今後可能要去的地方、學生(男)女朋友相關聯資訊來添加一些元素和設計,并通過這幅畫表達出我的想法和對學生的祝福。

相框是班委和跟我一起在網上選的,除了6個提前參與畢業酒會策劃的班委知道這個事情之外,對其他學生和老師都是保密的,想要給他們驚喜。而幾個參與策劃的班委也故意不看自己的,想把驚喜留到畢業晚會那天。

澎湃新聞:你的同僚對此有什麼評價嗎?

付婧:同僚都開玩笑說“搞得他們壓力很大”,還有老師打趣說,我這樣搞得他學生都催他趕快去學畫畫。

其實,我覺得每個老師都有他自己表達的方式,哪怕寫一首詩或者唱一首歌,其實都是表達對學生的情感,我隻是用了一個我喜歡的方式來表達我對學生的情感。

談和95後相處:要“非正式”聊天

澎湃新聞:這是你帶的第一屆學生嗎?

付婧:不是,我2009年從江西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畢業,考到本校的研究所學生,邊讀研究所學生、邊帶班級,以學生兼老師的身份帶過一屆美術學院的學生。2014年,我正式入職江西師範大學,調到心理學院成為了一名輔導員,這一屆學生是我正式入職成為教師後帶的第一屆。

澎湃新聞:你覺得平時跟95後學生相處得怎麼樣?

付婧:學生一般稱呼我為“付姐”或“付大”,我跟他們相處都特别像朋友、像姐姐。就相處方式而言,我很少正式地談話或直白地去詢問他們,而是喜歡在平時生活中多跟他們“非正式”地聊天,從很多小細節上了解他們。

澎湃新聞:你平時一般怎麼“非正式”地跟學生聊天?

付婧:比如,有學生過來找我簽字,我就會跟他聊一聊;走在路上碰到學生,我也會跟他們聊一聊。有時也會單獨用微信或qq跟他們聊,隻要能用的溝通方式,我都會嘗試。

澎湃新聞:是因為有什麼特别的事讓你有這樣的感覺嗎?

付婧:比如,期末考試、期中考試或者英語四、六級考試後,按照原來在美術學院的做法,我們都會把所有學生成績放到群裡面,讓大家都能夠看得到。但心理學院的學生告訴我,并不希望我這樣做,是以我一般會單獨去跟挂科或者沒過的同學說,不會說通過群發的形式。

他們非常暖心,更會去站在老師的角度想很多問題,這可能跟他們學的專業是有關系的。而我也經常會被他們的各種小驚喜感動。

教師節、結婚都收到學生特别的祝福

澎湃新聞:有什麼記憶深刻的“小驚喜”故事嗎?

付婧:去年教師節,我跟别的老師一起去迎接完新生後剛回到辦公室,結果突然有學生跑過來很慌張地跟我說班上有點事情需要我去處理,我當時聽了也蠻着急的,就跟他趕到了教室。

當我推開門一看,整個教室都是黑的,但桌子上有特别亮的蠟燭插在蛋糕上,蛋糕上寫的“祝付大教師節快樂”。這個時候,投影儀在牆上顯現出了“付大,我們愛你”,接着,他們一起唱了一首《一生有你》,當時我整個人就淚崩了。因為他們大四要去實習了,在學校的人不是太多,當時有六十多個學生,幾乎隻要在學校的都來了。

2015年,我結婚的時候,他們就曾給我做了一個視訊,讓我特别感動。那是他們入學第一年的暑假,學生在放假前錄了一些祝福的話語,還做了像一個世界地圖一樣造型的合照圖放到視訊裡,花了很多心思。我當時在婚禮現場播放了這個視訊,其他老師看了都很羨慕。但遺憾的是,因為後來婚禮現場突然停電,視訊隻播放了一部分,不過,這麼珍貴的禮物,我會一直存着。

澎湃新聞:你夫妻對你的工作支援嗎?跟學生有互動嗎?

付婧:他非常支援我的工作。結婚3年來,身邊很多朋友、學生都在催我要孩子,但在我認為還不是時候,我想帶完這屆學生再生孩子,我覺得沒有辦法突然中斷(當輔導員),把他們脫手給别人。我就想完整整地帶完他們,我再去做我應該做的事情。我跟家裡人也說了,家裡人也都很了解。

班上有同學建了一個“外賣紅包群”,我和我夫妻都在裡面。有一次我夫妻分享了外賣平台的紅包,有學生就說他“怎麼不給付老師也點一份”“叫付老師也記得吃飯”之類的。

澎湃新聞:你當時選擇讀師大就決定了要當老師嗎?

付婧:我從國小畫畫,2005年我作為藝術生考入了江西師範大學視覺藝術設計專業。其實,我也曾想過出去闖一闖,可能每個大學生都會有這樣的想法。但後來還是選擇留在學校從事教育的行業。因為對我而言,老師是我非常向往的職業,選擇當老師,也是希望能夠幫助别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