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以往不同,連續四年參展的“老面孔”德國科技巨頭賀利氏今年把中國傳統樂器搬到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下稱“進博會”)現場,突出“中國元素”的同時,高調打出了“助力中國芯”的招牌。
作為入駐今年進博會首設的內建電路專區的參展商,賀利氏集中展示了內建電路領域的多種關鍵材料和技術,覆寫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終端應用等。
就在隔壁展台,首次參展的“新朋友”美國半導體科技企業德州儀器也高高挂起了“芯向中國”的智語——跨國企業主動表露“中國心”和進一步更新在華本土化戰略,成為今年現場的一大特色。
進博會期間,不僅大量産品、技術和服務完成中國首發或全球首發,相當部分也是“中國定制款”,跨國公司通過這些産品、技術和服務,加速本土化和融入中國産業鍊,在抓住中國巨大商機的同時,也為中國“智造”提供創新動力。
瞄準這些重點領域
晶片無疑是眼下火熱的領域。中國市場對于內建電路的需求呈現快速增長,據中國半導體行業測算,2020年我國內建電路銷售收入達到8848億元,平均增長率達到20%,為同期全球産業增速的3倍。中國正集聚全球優勢資源,建構內建電路産業鍊生态,促進培育國内相關領域企業的創新發展,緻力于為中國市場解決高端晶片短缺等難題。
11月6日,賀利氏大中華區總裁艾周平告訴第一财經,中國是賀利氏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營收占集團全球營收的三分之一。“我們的發展和中國的戰略同頻共振,恰好中國需要,而我們擁有技術和能力。”艾周平說,公司視自己為中國産業鍊的一分子。
德州儀器展示了其創新技術和豐富的模拟和嵌入式處理産品,并在現場正式啟動在深圳的産品分撥中心,還與多家工業、汽車等領域的客戶簽署了合作備忘錄。
德州儀器副總裁、中國區總裁姜寒告訴第一财經,面對缺芯帶來的供應挑戰,他們早在2019年布局的新工廠,将在明年初進行批量生産,将會讓晶片供應能力極大增強。
目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反複,各國都在加緊新冠藥物研發和生産。跨國藥企勃林格殷格翰通過與上海之江生物的合作,為後者的新冠病毒雙特異性抗體藥物syzj001提供了重要支援。
11月6日,兩家公司共同宣布,将由勃林格殷格翰為syzj001提供生産工藝開發及優化、原液和制劑cgmp生産,以及cmc申封包件支援等服務。
syzj001目前已完成全部的臨床前研究,将進入i期臨床試驗申請前溝通交流(pre-ind)程式。這是我國原創研發的抗新冠病毒治療藥物,也是全球研發進展較為領先的雙特異性抗體藥物。
對勃林格殷格翰而言,這也是其位于上海張江的生物制藥業務二期擴建竣工後落地的首個戰略合作夥伴。上半年擴建後,其生物制藥産能達到6000公升,是建成之初的3倍。
節能減排領域也為跨國公司所看重。随着中國“雙碳”目标的提出,國内節能減排需求讓衆多在華發展的外資企業看到新的機會。
同日,第四次參加進博會的世界泵業巨頭丹麥格蘭富一口氣推出了多款低碳環保全球首發新品,其中包括針對中國市場需求設計的禦水智智能監測平台等智能化産品,加速布局中國市場。
一直以來,水泵屬于“隐形”能耗大戶,根據格蘭富預估,水泵能耗約占全世界電力能耗的10%,如果使用高效水泵,全世界将節省4%的能耗。并且在實際應用中,水泵采購成本占其全生命周期成本的5%左右,維護成本占據10%~15%,在營運中的能耗成本占據了85%左右,是以解決營運中的能耗成本更具價值。
在格蘭富推出的全球首發新品中,還包括了一款“上海研發”産品——格蘭富靈适預制化智能泵組。格蘭富2021年将商業建築事業部全球總部落戶上海,這也是新總部設立後首款由中國團隊設計生産并将推向全球市場的系統化解決方案,研發過程僅曆時6個月。
格蘭富商業建築事業部中國區總經理方勇介紹,該新品将泵組機械結構、控制系統、傳感器、邊緣計算網關與雲平台整合為一套完整的系統,與傳統拼裝式同等配置泵組相比,可節約多達20%的水泵功耗。
此外,在大到重卡、小到玩具等領域,跨國公司都在持續加碼中國。
“這是沃爾沃卡車近10年來在中國最大的一次投入。”在11月5日進博會上,沃爾沃卡車攜旗艦車型fh登場,沃爾沃卡車中國總裁董晨睿對第一财經表示,搭載i-save節油解決方案的該車型具有更高燃油效率,可節省高達10%燃油消耗,這款車計劃于2022年在中國市場進行本土化生産。
樂高集團則在6日一口氣釋出了七款全新樂高玩具産品,這是四次參加進博會的樂高規模最大的一次新品釋出。新品包括一款悟空小俠系列套裝、兩款中國傳統節日套裝和四款超級馬力奧系列産品,這也是樂高連續第四次在進博會上釋出以中國文化為靈感的新品。
加速融入中國産業鍊
由于疫情仍在持續,一定程度上拉動了“宅經濟”的發展,玩具銷量激增,帶來樂高集團業績的大幅提升,公司上半年營業利潤同比增長了104%,淨利潤更同比增140%。
樂高集團進階副總裁、中國區總經理黃國強對第一财經透露,樂高正持續加大在中國的投資,到年底在中國的授權專賣店總數将達300家,并計劃在2022年繼續新增80家門店。
不僅是普通的消費品,高端産品比如重型卡車等,也在加速本土化。沃爾沃卡車在今年8月收購江鈴汽車旗下江鈴重汽及其在太原的生産基地。借此,其将成為第三家在華獨資設立工廠的商用車企業,并将從2022年底開始為中國客戶生産沃爾沃fm、fh和fmx系列重型卡車。太原工廠單班年産能将達到1.5萬輛,雙班達到3萬輛,未來将成為沃爾沃卡車在全球第五大生産基地。
作為全球第一大商用車市場,2020年,中國重型貨車銷量達到161.94萬輛,同比增長37.94%,在全球占比超過37%。但目前國内重卡市場售價在30萬元以下的産品占比90%,中國本土品牌占據主導地位,而外資重卡産品普遍售價在50萬元以上,還沒有一家銷量過萬。
董晨睿表示,沃爾沃卡車将會采用同步發售的方式,在最短的時間内将最新的車型和技術引入中國。“在10餘年前,中國的重卡市場是金字塔結構,高端卡車隻占據塔尖一小部分市場,但2021年開始呈現鑽石結構,高端市場增速最快,而到2030年将會呈現倒金字塔結構,高端卡車将占據主流市場。”他談道,自2017年以來,中國高端卡車市場年複合增長率超過50%,按照這個速度,到2030年占比将達到40%。
“國産帶來的優勢不僅僅是稅費的減少,傳遞周期也将較進口縮減80%,另外本土化生産會帶來工廠和人力成本的下降。”他表示,國産化最核心的競争力則來自于本土化的供應鍊。
除了生産本土化,不少跨國公司也将設計、研發團隊或全球總部搬到了中國。比如,賀利氏陸續把半導體和光伏領域的研發中心搬到了中國,其于3年前落成的上海創新中心,專為中國客戶提供晶片組裝以及元器件焊接和測試等服務,進而針對中國市場幫助客戶共同研發出符合當地需求的産品。
姜寒也表示,德州儀器的多個産品從晶片定義、設計到測試封裝等多個環節,都在中國完成,而不隻是承接全球研發的一小部分。
霍尼韋爾安全與生産力解決方案集團中國總裁柴小舟還對第一财經表示,集團在中國已擁有很強的本土研發能力,建立的20多家工廠則有很強的本土制造能力,“尤其這段時間,幾乎每家企業都遇到了原材料短缺的問題。而正因我們擁有很強的本地研發能力,是以可以對産品進行重新設計,進而用本土的晶片或原材料來替代供應鍊出現了問題的廠商,以確定客戶不停線。”
值得一提的還有,勃林格殷格翰與之江生物合作選擇的cdmo(生物制藥合同開發與生産)模式。因為之江生物不具備藥物生産能力,通過這一模式,能為其臨床供應品質穩定可靠的藥品。
勃林格殷格翰在中國的生物制藥基地自2017年啟用以來,已為多家國内創新藥企和全球頂尖跨國制藥企業提供合同生産業務,其中包括2019年底獲批上市的百濟神州自主研發的pd-1抑制劑替雷利珠單抗。今年10月11日,勃林格殷格翰宣布成為上海世界級生物醫藥産業叢集共建夥伴,未來将通過cdmo,賦能創新藥物“上海研發,上海制造”,走向全球。
“這幾年上海創新藥的數量持續增長,相應的生産許可證數量達到27張,顯示cdmo可以極大激發創新藥的研發上市程序,也改變了研發企業賣青苗的現象。”勃林格殷格翰生物藥業(中國)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彬對第一财經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