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大宅門》中,有這樣一個細節,那就是白三爺和落魄後的貴武在一個酒館進行了一次會面。

這雖然是一次很平常的見面,不過飾演白三爺的劉佩琦和飾演貴武的章申卻将這兩個人物角色刻畫得入木三分、淋漓盡緻。尤其是白三爺和貴武倆人互相訛詐不成,貴武的那句“合着咱哥倆是豁牙子吃肥肉,肥也别說肥”,更是成為了對話中的經典。
抛開倆人這次會談中的精湛演技不談,導演在安排這場戲份的時候,也無意間向觀衆展現了清末時期,民間餐飲服務行業的一些特點。
一、白三爺是應酒館的邀請,得知有人想見他,在酒館安排了局,然後欣然前往
這個過程看似簡單,其實裡面有很多值得推敲的點。
白三爺為什麼敢欣然前往,難道不怕要見他的人是對他不利的人嗎?很顯然,白三爺并不怕,因為是出于對酒館的信任,知道酒館老闆是個靠得住的人,如果會引發超出能力控制範圍的事情,是絕不會承接這樣一個飯局,并且還主動替客戶邀請客人。
酒館老闆為什麼敢于承接貴武安排的這個局,并且敢于替貴武去邀請白三爺前來赴約?我想,酒館老闆也是反複權衡過的。貴武現在已然落魄,對白三爺構不成什麼太大的傷害,而且倆人之前還是故交,就算是再次碰面,以目前白三爺的勢力,也隻會對貴武構成壓倒性的碾壓。依照酒館老闆的揣摩分析,白三爺盡管對貴武談不上多喜歡,至少不會對這次見面反感。基于以上的判斷,倆人會面後,在酒館内産生了消費,貴武固然負擔不起,依着白三爺的性情,也絕不會賴着不給,産生的消費單是跑不到的,因為白三爺完全有這個消費能力。
那麼貴武為什麼就相信這個老闆一定能夠把白三爺喊過來呢?那是因為他确信酒店的老闆因為辦事老道、善于斡旋,白三爺對其是充分信任,一定會賞他這個面子。
是以,正是因為三方互相信任,促成了白三爺和貴武在這個酒館再次相逢的局。而這最後,必不可少的因素就是酒館老闆在白三爺和貴武之間所起到的一個良好的橋梁作用。試想,今天任何一個酒店服務行業的老闆,恐怕都不會輕易去為客人擔保這樣一個飯局。而這個酒館老闆之是以願意去為客人提供這樣一個增值服務,就在于老闆早已對客人的心理了熟于心。
二、白三爺和貴武在包廂裡閑聊間隙,白三爺喊了老闆,隻見老闆已經端着一壺酒和兩樣小菜進來了
不少人會産生疑問,白三爺也好、貴武也好,明明還沒有點菜,為什麼酒館老闆就把酒和菜預備好了?我想,之是以會有這樣的現象,一方面是酒館老闆對白三爺、貴武已經非常熟悉,對他們的消費習慣、飲食愛好掌握得很清楚,知道隻要是白三爺前來消費,這兩樣菜品是必點的。其二,那就是飯店老闆基于對白三爺和貴武之間的關系和恩怨,就算是貴武沒錢結賬,以着白三爺的性格,也會認這個賬。
而且,酒館老闆對白三爺等人伺候得這麼無微不至,也算是給足了他們面子。
後來,白三爺見老闆這麼殷實、勤快,直接給老闆吃了個定心丸:
今兒這飯局我做東,瞧着上,甭替我省錢。
我們不難發現,整個一系列流程下來,酒館的老闆辦事非常老道、精幹、周全,既沒有什麼多餘的動作、話語,而且把客人服務的恰到好處。這其中所包含着的,正是這個老闆多年跑堂生涯中,不斷揣摩、掂量、察言觀色,所積累的豐富看人、看事、處理問題的經驗。
歸根到底,白三爺、貴武以及那個酒館的老闆,都是在遵循這一個規矩。買賣有買賣的規矩、經商有經商的規矩、服務有服務的規矩,為客也有為客之道。
這種規矩,浸淫着千百年來人們的習慣和風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