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華章出版社《c語言程式設計與實踐(第2版)》一書中的第2章,第2.5節,作者:淩雲等著,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
輸入/輸出是程式設計中最為基礎的一部分内容,通常我們會對輸入的資料進行處理,然後輸出某個結果。在例2-1中(列印一個周期内餘弦函數離散值表),使用printf函數來實作資料的輸出,這是一個通用格式化輸出函數,後面會對此做詳細介紹。該函數的第一個參數是格式控制字元串,由兩部分組成:普通字元和控制字元。普通字元原樣輸出,控制字元是指以百分号(%)和一個字母組合成的字元,輸出時用對應的參數變量的值替換。對應規則為第一個控制字元對應函數的第二個參數,第二個控制字元對應函數的第三個參數,以此類推。控制字元的字母必須與對應的參數資料類型一緻,它們在數目和類型上都必須比對,否則将出現錯誤。
printf函數可以對輸出的資料進行寬度、長度及對齊方式上的控制,具體的控制方式詳見本書第4章。
到目前為止,所有列印一個周期内餘弦函數離散值表的程式,其角度下限、上限和步長在程式中都已作為常數固定了。如果希望在每次程式運作時由使用者輸入角度下限、角度上限和步長,則需要通過輸入函數scanf完成。修改後的程式如例2-6所示。
例2-6 用scanf函數實作的餘弦函數離散值表。
其中行
<code>scanf(“%d%d%d”, &start, &end, &step);</code>
就是負責從鍵盤輸入資料的函數,其使用方法與printf函數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第二個參數以後的參數,其前面都有符号“&”,表示取這些變量的位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