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節書摘來自華章出版社《全球網際網路金融商業模式:格局與發展》一書中的第2章,第2.1節網際網路券商的演進與分類,作者廖理,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
第2章
網際網路券商
2.1 網際網路券商的演進與分類
全球網際網路券商的發展主要是以美國為代表。在網際網路出現之前,投資者的交易需要注冊經紀代理的協助。在進行交易之前,投資者需要聯系券商的經紀代理人詢價,經紀代理登入終端向投資者提供目前報價。而網際網路券商時代,網際網路技術給投資者提供了更便利的管道去擷取資訊、擷取報價和自助交易。20世紀中末期,由于美國1975年《有價證券修正法案》取消了交易固定傭金制度、90年代末計算機的問世普及使得網上證券交易業務興起,以及1999年《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廢除了分業經營的限制,使得傳統的全服務券商開始分化,券商收取更低的交易傭金,提供更多樣化的線上金融産品和服務,折扣經紀券商開始出現,網際網路券商的發展成為可能。線上折扣券商就是當時網際網路券商的主流模式,它的出現滿足了那些受過一定教育、有一定投資分析能力,但同時又對傭金價格比較敏感的客戶的需求。伴随着網際網路技術的創新,網際網路券商也在不斷演化,每一次發展或創新都是與時代大趨勢緊密相關的。
網際網路券商分為以下三種類型:線上折扣券商、社交型券商和衆籌型券商。1995年,網際網路交易的興起帶來了線上折扣券商;2004年,web 2.0的興起帶來了社交型券商;2008年,共享經濟的興起帶來了衆籌型券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