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 記者 胡博峰】“決不向中國屈服”,自中印邊境對峙發生以來,本國政府如何處理對華議題以及采取何種政策便成為印度媒體的關注焦點,新的一年兩國關系如何發展自然也成為年末報道“重頭戲”。《印度斯坦時報》29日在一篇名為“2021年戰略展望”的報道中稱,“對于印度而言,2021年的到來意味着進入新的不确定階段,必須采取明智的外交手段、抱持堅定的決心,在主權和國家利益問題上決不妥協”。文章毫不諱言地宣稱,“中國對印度構成最大的軍事、外交、經濟等挑戰,正在蠶食印度的戰略空間”。
印度the print新聞網30日披露,印度将在2021年進行一系列軍事武器裝備試驗,包括彈道飛彈防禦系統、用于潛艇和無人機作業的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以及新型“布拉莫斯”等多種型号的飛彈試射。報道稱,印中邊境對峙暴露出印度在無人機攻防方面的短闆,是以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将是明年印度軍工研發的重要方向。此外,印度還将為無人機配載合成孔徑雷達、電子資訊系統、态勢感覺系統等。
印度國防部門消息人士30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印度近半年來創下射導試驗的紀錄,幾乎涵蓋短、中、遠不同射程的全部型号,目的無疑是借此在邊境對峙談判時向中國施加壓力。但他也強調,印度目前仍堅持通過對話解決分歧、避免将分歧上升為争端的立場,預計這一立場在短期内不會發生改變,“不過,截至目前舉行的8輪軍長級會談顯示,雙方尚未就脫離接觸方式、建立緩沖區等關鍵議題達成一緻”。
印度防長辛格30日接受印媒專訪時也稱,印中邊境對峙談判尚未取得進展。印度亞洲國際新聞通訊社稱,中印迄今舉行了數輪旨在化解邊境沖突的軍事和外交層級對話,“但沒有任何實質性結果”。辛格說,若現狀持續,印軍不會減少軍隊和裝備部署,但如果局勢得到緩解,印軍将相應減少部署。他強調,新一輪軍長級會談可能随時舉行,“兩國正就此密切溝通”,“我們的期望是,通過談判可以取得一些積極成果”。
《印度斯坦時報》日前報道稱,因中國西部戰區司令員易帥,上任過程需要時間,是以印中新一輪軍長級對話被推遲。印度政府匿名高官表示,印中邊境事務磋商和協調工作機制第20次會議以積極的姿态結束,對新一輪軍長級會談至關重要,預計雙方将利用此輪會談達成書面的脫離接觸和局勢降級協定。另一名印度軍方官員表示,談判仍在進行中,在沒有達成協定前,印軍将一直堅守在一線。印方研判認為,中方易帥并不意味着會改變以往的對印強硬政策。該報此前還援引知情印軍高官的話報道稱,印度已拒絕接受中國軍方提出的“将拉達克第1指至第8指地區劃為軍事緩沖區(或無人區)”的提議,這不符合印度利益。該高官稱,今年邊境對峙發生前,第1指至第8指地區中,有一半處于印度實際控制下,且印度對該地進行“有效巡邏”。是以,中方的提議事實上是希望“讓印軍後撤”。“如果印度接受中方提議,相當于放棄對領土的巡邏權,變相接受中方的實控線主張”。
雖然不少印媒在報道中印邊境對峙問題時大多使用較為“強硬”的姿态,但印度空軍司令巴達烏利亞29日在出席活動談到中印邊境對峙時,似乎在用軟硬兼施的方式喊話。據《印度時報》報道,巴達烏利亞說,從全球範圍看,中國如與印度爆發嚴重武裝沖突,“不符合中國利益”。他認為,在“拉達克地區”爆發的對峙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例如“軍事主導造成的意外事故”,而兩國互信缺失導緻對峙更新。他同時“甩鍋”稱,中國在“拉達克地區”部署了雷達以及地對空、地對地飛彈等裝備,印方才相應作出部署,印度空軍對一線地區保持高度戒備狀态。他還強調,印度必須集中力量提高整體軍事實力,建立快速有效的應對機制。
《環球時報》記者觀察發現,印度媒體在盤點2020和展望2021時,在中印邊境對峙問題上普遍抱有強硬心态,“決不妥協”正是直接展現這種心态的關鍵詞。但分析人士認為,一味示強實際上無助于解決目前問題。與此相反,建立在務實和理性基礎上的處理方式,才是解決目前對峙僵局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