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危機13小時》,美國班加西領事館遭襲,6名士兵大戰150人

作者:要不然就這麼地吧
《危機13小時》,美國班加西領事館遭襲,6名士兵大戰150人

邁克爾·貝的電影常被批評快速剪輯、過度誇張的風格,尤其是大場面的動作電影,雖娛樂十足,卻不知為什麼要一直爆破轟炸。可是邁克爾·貝就是有電影票房的吸引力,即使他的賣座大片常受金酸莓獎提名,他仍保持自己獨到的視覺風格,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形容,「他的雙眼是為創造純粹視覺刺激而生的」。

《危機13小時》,美國班加西領事館遭襲,6名士兵大戰150人

邁克爾·貝的英雄式主義和愛國主義,也常是電影呈現的核心,有時很不需動腦就知道他想表明的想法,他的特色結合在2016年執導的《危機13小時》相當适合。

《危機13小時》,美國班加西領事館遭襲,6名士兵大戰150人

《危機13小時》的背景是2012年9月11日的晚上,正值911襲擊事件的11周年,一群伊斯蘭武裝分子,攻擊了利比亞第二大城班加西當地的美國領事館。

《危機13小時》,美國班加西領事館遭襲,6名士兵大戰150人

這起事件造成4名美國人喪生,其中還包括美國大使約翰·史蒂文斯。而當時擔任美國國務卿的希拉裡·柯林頓也飽受批評,被質疑當時決定撤守領事館太晚,以及美國政府對外交領事館的安全并未妥善注意。

《危機13小時》,美國班加西領事館遭襲,6名士兵大戰150人

這起事件後續被認定并非單純的暴民沖突,而是有預謀性的武裝攻擊。據報道指出,當時約有125至150名伊斯蘭激進武裝分子,參與了攻擊行動。在攻擊中,使用的武器包含火箭推進榴彈、ak-47及fnf2000突擊步槍、汽油桶、迫擊炮,以及車載重機槍、火炮。是以《危機13小時》電影中,邁克爾·貝看起來并未太誇大效果,當時的攻擊确實相當慘烈。

《危機13小時》,美國班加西領事館遭襲,6名士兵大戰150人

而這起事件讓現實的美國社會愛國主義彌漫,這正是邁克爾·貝電影常想要表達的概念。這起慘烈的戰鬥,隻有6名特種部隊的精英組成的安全小組,負起安全保障工作,當然寡不敵衆,但在邁克爾·貝的電影下,他們有精彩反擊的一役,為了守住基地,拖延被占領的時間,這6名士兵相當勇敢盡責,卻也付出陳痛的代價,戰友犧牲、傷殘。

《危機13小時》,美國班加西領事館遭襲,6名士兵大戰150人

在無情的轟炸,被當靶子打的他們,内心當然渴望趕快回到溫暖的家,隻是這個渴望,對于他們在前線賣命的工作,是相當奢侈的希望。

《危機13小時》,美國班加西領事館遭襲,6名士兵大戰150人

但反過來說,為何美國政府要做這些自認為保衛世界和平的事,卻讓自己的子弟兵在前線做無謂的犧牲,這是影片不時透過演員詹姆士貝吉戴爾在團隊中飾演的團隊上司者和約翰卡拉辛斯基飾演的土兵傑克,心中一直不停呐喊,不知為何而戰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