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昌滕王閣
南昌,江西省會,地處贛北,始建于公元前202年,迄今有2000多年的曆史,曆代郡、州、府均在此設治,是江西連接配接外地的樞紐。因為“八一南昌起義”打響的第一槍,是一座名副其實的英雄城。
南昌故郡有着更豐富的曆史内涵:南唐中主李璟的殘夢,唱後庭花宮女的妖娆,唐代才子王勃的一紙《滕王閣序》,到唐伯虎、湯顯祖的文采風流,南昌的文脈一直延續到了八大山人的青雲譜。
處于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江三角洲三大經濟輻射區的最佳“結點”的南昌,早已迎來巨變,具有承東啟西、溝通南北的獨特戰略地位。
一座城市,應該是多彩斑斓的,市井的柴米油鹽,更是它的生動與活色生香,令人饒然興緻,更令人津津有味。南昌的美食,除了瓦罐湯,你還記得其他的麼?
今天,鐘小廚将探秘南昌的十大特色美食,食在英雄城!
南昌炒粉
米粉,在南方是最普通尋常的一道美食了,不過在南昌,米粉經過烹炒,瞬間改頭換面,煥然一新,成為南昌人早餐必備的美食。
做南昌炒粉,要選擇勁道的米粉,先把米粉煮熟煮漲,撈入冷水沖洗,瀝幹備用。切好肉絲,準備佐料,洗淨青菜,開始炒制。點火熱鍋,油八成熱時,放入肉絲、各種香料、佐料爆炒,然後倒入粉絲,緊握鍋柄,掂鍋,鍋内的粉條随着鍋的掂動從外向内翻動,鍋内的粉條根根入油入味。這時一股粉絲伴着肉絲和着佐料青菜特有的香味撲鼻而來,炒粉條條細嫩、久炒不碎、韌而不硬,極具風味兒。
瓦罐湯
瓦罐湯是江西南昌地區的特色名菜,采用民間古法煨制工藝,以土質陶器為瓦罐,精配食材,加以天然礦泉水為原料,置入1米方圓的巨型大缸内,以硬質木炭火恒溫傳統式六面受熱,煨制達7小時以上。選用上好原料現煲的小罐湯在一人高的大缸中,慢火煨一天後就變成了又濃又香的滋補品。瓦罐的妙處在于土質陶器,秉陰陽之性含五行之功效,久煨之下原料鮮味及營養成分充分溶解于湯中,其味鮮香淳濃,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現在的瓦罐湯已經逐漸發展成各種系列。
肉餅湯系列:墨魚肉餅湯、香菇肉餅湯 、桂圓肉餅湯、雞蛋肉餅湯、淡菜肉餅湯 、鴨蛋肉餅湯、鹌鹑蛋肉餅湯等;
排骨湯系列:墨魚排骨湯、香菇排骨湯 、蘿蔔排骨湯、蓮藕排骨湯、海帶排骨湯 、桂圓排骨湯、冬瓜排骨湯等;
雞湯系列:天麻烏雞湯、海帶雞湯、粉絲雞、雞腿湯、蘿蔔雞湯、雞雜湯、香菇雞湯等;
養生系列:豬心當歸湯、花旗參雞湯、夏枯草瘦肉湯 、杏劍豬肺湯、沙參玉竹蚬鴨湯、無花果白菜幹豬湯、白果南杏生魚湯、白茅根雪梨豬肺湯、雪梨南杏瘦肉湯、菜幹鴨腎蜜棗湯、太子參百合瘦肉湯、冬菇雞腳湯、海底椰洋參響螺湯、蘆荟排骨湯等。
玉米排骨瓦罐湯
南昌糊羹
糊羹是南昌傳統的小吃,用薯粉調制的糊羹,裡面有很豐富的菜料。一碗好的糊羹通常包括雞肉、雞胗、豬血、荸荠、香菇、豆腐等等不同食材,切成小丁一鍋熬,香氣濃郁,葷素搭配,羹濃味美。
傳說女娲造人在正月初七,是以初七這一天,南昌家家戶戶要吃糊羹,諧音“福”羹,寓意福氣天降。
鄱陽湖獅子頭
鄱陽湖獅子頭是江西南昌的名菜,制作獨特,程式複雜,需經炸、蒸、燒、勾芡等多道程式。第一眼看到這道菜,像一尊棕色的雄獅靜卧在碗中,威嚴又霸氣,但品嘗起來卻質地酥軟,味道鮮美。
鄱陽湖獅子頭以豬肉粒、香芋絲等為原料,将香芋切絲放盆内加精鹽拌勻腌軟,豬肉剁成米粒狀。再将肉粒、香芋絲、馬蹄末、火腿末、幹貝絲、姜末、雞蛋拌在一起,加入幹澱粉、精鹽、醬油、胡椒粉攪打後分成若幹份,每份包一個鹹蛋黃,即為獅子頭生坯。然後經過炸、蒸、燒、勾芡等多道程式制作而成。
藜蒿炒臘肉
藜蒿是鄱陽湖内的一種野生植物,每年陽春三月,南昌人特别偏愛用藜蒿炒臘肉。俗話說:“鄱陽湖裡的草,南昌城裡的寶。”藜蒿是鄱陽湖區特有的一種水草,中醫認為其味甘、性平、微毒,可清熱、利濕。
藜蒿炒臘肉制作簡單,把藜蒿除去根後的嫩莖切成半寸長一段,臘肉切片,外加一些蔥段。先炒臘肉,後加入藜蒿和蔥段煸炒,此菜藜蒿如青絲帶,嫩綠中發亮,臘肉金紅微白,黃綠相間,觀之令人食欲頓增。食之脆嫩爽口,且有一股特别的清香味,這是臘肉襯出的藜蒿“原香”。藜蒿炒臘肉基本上每個南昌的贛菜館都能吃到,也是到南昌必點的特色菜。
豫章酥鴨
南昌古時曾為豫章郡,故南昌又稱豫章,這道以豫章而命名的鴨子是一道極具代表性的南昌名菜。豫章酥鴨色澤紅亮,酥香味濃。
制作方法頗有些複雜,需要經過五道工序。第一道工序:将淨鴨肚中塞入姜塊、蔥、八角、五香等香料,皮面上用料酒、椒鹽重複擦勻,腌漬半小時;第二道工序:入籠蒸至五、六成熟取出;第三道工序:抹上料酒、醬油後晾幹;第四道工序:鍋上火注入油,油溫至七熱時把鴨子炸至皮酥;第五道工序:将炸好的鴨子拆去骨頭,切好後澆上紅油即可。由此五道工序,雖然繁雜,但造就世間美味。
文山肉丁
相傳在南宋末年,文天樣任右丞相時,堅決主張抵抗元軍的南侵,親自率兵進攻江西,收複失地,深得群衆擁護。有一次,他帶兵路過家鄉江西吉安時,鄉親們紛紛前去拜訪他,鼓勵和支援他的抗元鬥争。
于是文天祥在家中設宴,并親自下廚房為鄉親們烹菜。隻見文天樣取過一塊豬裡脊肉,切成四分見方的肉丁,又取過一個冬筍,切丁備用。然後把肉丁放在碗中,加上鹽和雞蛋清,用手抓勻後放入濕澱粉中拌勻,再放入滾熱的油鍋中用鏟子攪散。待肉轉色後撈出,接着文天祥用少許豬油将切好的幹辣椒和筍丁翻炒,倒入醬油、料酒、白糖,醋等佐料,并用濕澱粉勾芡。最後,将過好油的肉丁和香蔥倒入翻攪,淋上幾滴香油。一盤顔色紅潤,香味撲鼻的肉丁便出現在鄉親們的眼前。
在整個烹調過程中,文天祥有條不紊,動作娴熟,宛然一位庖廚,大家品嘗後,更覺肉丁滑嫩爽口,味辣而鮮,油而不膩,十分可口。由于文天樣号文山,鄉親們便将這個萊取名“文山肉丁”。自此,文山肉丁成為江西一道名菜在南昌流傳開來。
南昌粉蒸肉
南昌粉蒸肉,油而不膩,順滑爽心,能感覺到那股香鑽入鼻中,浸入舌間,滑向胃裡,吃了讓人回味無窮,絕對是一道可口的佳肴。
粉蒸肉其實不難,原料以為米粉、五花肉為主。若嫌超市米粉不夠香,可将大米混合花椒、胡椒、八角、三奈、丁香等,一同炒香,涼後放入些許冰糖,再研磨成粉末。将新鮮豬肉放進開水鍋裡微煮一下,除去血水,取出,切成半個巴掌般大小的肉片,把肉放在粉末裡裹勻,蒸籠底,取适量藕片若幹,搭鋪在肉塊下面。旺火蒸20分鐘,便會聞到彌漫的香味了。粉蒸肉紅光透亮,樣如水晶,香氣撲鼻,誘人味蕾,食之卻無一絲一毫的油膩感,倒有一種酥酥的香味在嘴裡徘徊。裹在粉末裡的肉入口即化,濃香滿溢。
羅溪大麻棗
羅溪大麻棗是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羅溪鎮的特産,因其形似大棗,外表點綴有芝麻,故名“大麻棗”。羅溪大麻棗曆史悠久,創制于嘉慶8年,以優質糯米、精制白糖、上等芝麻為主要原料,經過制坯霜,油炸成大棗形,并以白糖和芝麻點綴。
食之酥松香甜,其特點是皮酥而脆,質嫩而甜,而且價廉物美,是南昌美食中享有盛譽的甜點小吃。
白糖糕
白糖糕是另一種流行于南昌的傳統糕類小吃,是“江西五大傳統名點”之一。
白糖糕清甜爽口,看起來簡簡單單,實際工序繁瑣至極:精選優質糯米經浸泡、洗濾,入石臼舂成細粉,沖開水揉和,搓為細條,展為薄片,多層疊起,彎轉成圈,入油炸至金黃,起鍋濾油,以白糖、米粉混和撒于糕上。上好的白糖糕,表酥内嫩,糯軟香甜。咬開一塊,便看到裡面的氣孔分布均勻,入口清甜彈牙爽口帶點煙韌。因其表面沾有江西獨特的凍米粉和糖份混合物,吃時别有一番風味。
除了這十道特色美食,你還知道其他更多的麼?請評論留言哦,食在南昌!
每一道菜都是一份情書。—— 鐘小廚lay
部分圖檔來自網絡,如侵權請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