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華栖雲攜手阿裡雲宣布,正式推出國内首個“雲上電視台”解決方案,緻力于為視訊節目制播機關打造一個雲端媒體核心生産業務資源平台,提供高清視訊在公共雲上安全的采、編、播、存、管等業務。使用者可以根據自己的業務規模,申請對應的服務類型,即開即用,彈性伸縮。

(圖:阿裡雲官網已開放雲上電視台的購買與咨詢服務)
雲上電視台方案基于阿裡雲公共雲平台打造,華栖雲提供媒體專業技術及架構支援。該平台有着5大标準級媒體處理能力配置:高性能雲端媒體存儲、高速的媒體網絡服務、gpu媒體渲染服務、高效的媒體雲桌面vdi服務、完善的媒體安全服務。在該平台上,華栖雲與阿裡雲攜手提供專業媒體saas服務、專業視訊雲服務,可以支撐視訊媒體機構絕大部分核心業務系統的運作。
與其他行業不同,廣播電視級别的素材和網際網路素材相比,分辨率更高,素材量更大,并發讀取寫入高。最典型的非線性編輯系統在實施編輯多層高清素材時,對順序讀寫、io延遲都有極度苛刻的要求。阿裡雲雲上電視台解決方案依托于阿裡雲的高帶寬、低延時nas plus存儲服務,可适配2k、4k視訊精編的雲端線上共享存儲,一個存儲域内支援上萬高清站點同時編輯。nas plus,作為阿裡雲檔案存儲nas的更新款,提供高達200gbps的吞吐性能和低至1毫秒的超低延遲,支援12層4k媒體編輯能力,比一般多媒體處理性能高10倍。并且針對廣電場景進行了深度優化,包括程序級别防火牆,加密,多級存儲;虛拟化hardlink共享,智能拼接,幀級共享,快速檢索;單一資料資源池完成采、編、播、管、媒資庫儲存全流程共享等等。
在媒體工作中,一台低端的筆記本電腦,如果安裝非線性精編工作站,編輯一層高清視訊都很困難,但是通過阿裡雲端的高性能的gpu伺服器執行個體,實時編輯高達10層高清視訊節目,并且随時随地接入,在5-10mbps帶寬下可獲得如同本地的操控體驗。阿裡雲的單個gpu伺服器執行個體可提供 32 gib 的 gpu 顯存、提供 8192 個并行處理核心、15.08 tflops 單精度浮點運算能力和 1 tflops 雙精度峰值浮點能力。計算性能非常穩定,無固定的cpu和memory配比,使用最新一代的ddr4記憶體,并且執行個體計算規格越大,網絡性能越強。
此外,電視播出事故是廣播電視的緻命問題,是以預先有完善的防範機制和穩定、安全的系統支撐,對播出來說是首要條件。阿裡雲擁有的多項目國際安全認證,與華栖雲一起為雲端系統建立三級等保标準服務,融合了ddos防禦、區域安全隔離、深度入侵防禦等技術,充分保障使用者應用的安全性。
雲上電視台這一解決方案的釋出,勢必會帶來整個媒體行業業務模式颠覆性改變的連鎖反應,通過阿裡雲技術的保障,及華栖雲專業媒體業務能力,媒體核心生産系統雲端運作将逐漸成為未來的趨勢。
<b>雲上電視台帶來媒體生産流程的創新再造</b><b></b>
<b> </b>
從媒體行業趨勢來看,生産流程的再造已成為行業内必經的一場革命。在網際網路雲計算時代的背景下,傳統電視節目制作方式已經不能适應業務飛速發展和多元化發展的需求。
過去的視訊節目拍攝,特别是異地節目制作,需要近百人奔赴現場進行拍攝,現場編輯,編輯完成的成品需要由人帶回到電視台内進行稽核以及最終的播出,并且不同的播出管道無法快速的共享同一素材或成品節目。這樣繁瑣的工作流程,極大的降低了從業人員的效率,使電視台無法将更多的精力花費到内容的打磨中去。
在這樣的背景下,新的技術發展勢必引發新的流程再造。在雲端全面實作融合彙聚、融合生産、融合釋出、融合營運等各類業務流程的創新。
融合彙聚流程,通過對網際網路熱點内容、大資料分析内容以及信号采集/收錄内容的彙聚,形成統一的内容庫進行管理。同時,由于錄影機、導播台等各種專業裝置搬上雲端,使得人員可以利用錄影機直接将拍攝的高清視訊素材檔案/流上傳雲端,同時能利用雲端廣播級導播台切換最高64路高清信号,将以往獨立非網際網路内容的專業視訊内容,統統彙聚到統一的入口中來,并且通過視訊智能标簽技術針對統一内容庫快速建立及引用。
融合生産流程,利用雲端無處不在的特點,讓媒體生産環節擺脫地域的限制,在統一的内容庫之上,提供滿足融合媒體生産的全套工具集,包含專業高清視音頻生産工具、新媒體内容生産工具、h5/圖文生産工具。雲端生産支援12軌高清視訊實時編輯,同時,通過語音識别、圖像識别、片段識别、智能标簽、畫面修複等技術,以及視訊類非結構化資料智能标簽技術,提高生産流程的效率,真正實作無處不在、随時随地的新聞報道和節目制作。
融合釋出流程,在有了彙聚生産流程創新之後,融合釋出是将傳統媒體端如電視/報紙/廣播/iptv/ott等與新媒體端如網站/app/微信/微網誌等管道統一管理,做到一稿多發,一鍵釋出。
阿裡雲領先的cdn服務,亦提供了便捷的加速服務,提升使用者體驗。
<b>雲上電視台帶來融合媒體營運創新</b><b></b>
雲上電視台不僅僅能提供媒體核心的生産能力,還能提供各種針對媒體行業的營運手段。在雲上電視台解決方案中,使用了阿裡雲大資料引擎,實作資料內建、資料分析、流計算、大資料應用編排、大資料展現等全系列功能。通過雲上電視台架構中的大資料平台,将電視端、iptv、ott、app、網站的資料整合起來,建構起以觀衆為基準的内容庫、使用者庫、經營庫,并可将所有資料資産化、标簽化,進而開發多個方向的大資料應用。如媒體整合傳播、内容推薦服務、輿情大資料、使用者畫像/情感分析、廣告大資料等等。
除此之外,通過雲上電視台方案連接配接阿裡的網際網路生态及電商能力,支撐媒體機構融合營運業務。利用新媒體app、微信、微網誌的終端以及直播、點播、多屏互動等新興的内容營運形式,将網際網路營運模式給電視台注入營運新能力。例如,媒體機構可以通過與支付寶的合作,支援周圍區/縣/小區/街道的民生服務,支付寶支援政務服務、醫療服務、交通出行、車主服務、氣象環保、文化生活、充值繳費、綜合服務,9大服務類别、100多種小項服務。未來還将規劃電商服務、小微金融、信用服務等其它智慧服務。電視電商方面,浙江衛視聯合天貓播出的雙十一晚會,電商多屏互動貫穿晚會的多個環節,通過手機“搖一搖”,就可以直接跳轉到相關的“雙十一”頁面,進而一鍵下單購買。
<b>雲上電視台發揮資源集約化能力</b><b></b>
目前,傳統電視台内各個業務系統資源獨立,每當業務有峰值需求時,都是占用盡可能多的資源來保障。但是全年的峰值需求往往和大活動大事件相關,波峰波谷明顯。另外業務負荷的不清晰,導緻裝置的使用效率低下,資源備援嚴重。而底層平台不統一,導緻增加新業務時響應速度慢,實體伺服器增加,從購買到業務上線,至少需要數個月時間。随着業務的發展,傳統的系統架構對于業務人員和技術人員來說,難管理、更新慢、配置複雜、維護困難等問題急需解決。
在這一背景下,通過标準化雲架構,将所有資源集約化管理、配置設定、維護,利用雲資源的共享、彈性擴充的能力和特點,保證資源的有效利用的同時,滿足業務峰值需求。例如,現在有十台伺服器支援視訊渲染功能,而當使用者需要渲染超複雜視訊場景時,雲資源管理平台會馬上調用背景另外成百上千台伺服器來對該動作提供支撐。
是以,雲上電視台解決方案是适應各級媒體、制作機構未來業務發展的最佳選擇。利用雲計算、大資料、網際網路中間件、安全防護體系、廣泛的海量資源,可以讓電視台的業務在雲上延展、讓使用者的體驗更優異、讓服務更安全、讓資料能産生更多的價值,讓業務更靈活、更彈性、更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