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赳赳秦奮六世餘烈統一六國,但為何講秦惠文王起到了關鍵作用?

作者:老六曆史觀

在中學階段初讀賈誼的《過秦論》,不僅歎息大秦帝國數代王者殚精竭慮辛苦上号一路幹到了王者,卻被一個青銅秦二世胡亥一下子給搞到了解放前。更是被文章開始部分的關于秦帝國曆代君主的筚路藍縷的創業史所驚歎。并且在查閱相關的史料之後,其中的秦惠文王更是令人敬佩不已。

赳赳秦奮六世餘烈統一六國,但為何講秦惠文王起到了關鍵作用?

秦惠文王是何許人也,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開始主張變法的明君秦孝公的兒子,據史料記載,秦惠文王出生于公元前356年,這一年也就是在秦孝公的支援下商鞅開始了對于秦帝國的變法。商君和年輕有為的秦孝公一拍即合,順利地展開了自己的宏圖大業。兩個年輕人的熱情澎湃畢竟是要經曆考驗和磨難挫折的,這不商鞅變法嚴重觸及到了貴族的利益。

赳赳秦奮六世餘烈統一六國,但為何講秦惠文王起到了關鍵作用?

盡管秦孝公是商君背後的堅實後盾,但是不湊巧的是變法還未徹底完成之時,商君的背景靠山就羽化登仙離開了這個他心心念念想做大做強的秦帝國,留下了孤苦伶仃的商君一人死扛。很明顯,這場變法以及他的主要負責人商鞅的接下來的命運都掌握在了新上任的秦孝公的兒子赢驷的手上。本來以為還能有點希望,然而但凡對于赢驷與商君之間的交際故事有所了解的都知道,商君這下是徹底地玩完了。為什麼這樣講呢,原來在赢驷還小的時候犯了點小錯,然而此時正處于商君在秦孝公的支援下大展拳腳的時候,繼立木為信之後商君正愁去哪兒找下一個表明變法決心的素材時,年幼無知的赢驷送上了門。這下好了,商鞅愣是要拿赢驷開刀,剛得不行。要說這商鞅也是個鐵頭娃,也不看看這赢驷是啥身份,最終整來整去整到了赢驷的師父的身上,給人家又是割鼻子又是刺字的,這下這梁子算是結下了。是以等到秦孝公一下台,這秦惠文王剛上台就應廣大的貴族的強烈提議辦了商鞅。

赳赳秦奮六世餘烈統一六國,但為何講秦惠文王起到了關鍵作用?

看到這裡你可能覺得這秦惠文王赢驷也太不道地了,父子倆用完人家就卸磨上驢,再者秦惠文王好歹也算是名垂青史的一代明君吧,怎麼這麼小心眼。要是這麼想,那就真的格局小了。原來,秦惠文王玩的是大智慧,因為在秦孝公時代的後期的時候,商鞅變法已經持續了很久了,基本上許多的章程律法可以說都已經發展完備了,是以講此時有沒有商鞅都已經不重要了。并且,商鞅的變法觸及了許多的貴族的利益,但是細細想來商鞅的變法是在為誰服務啊,是在為赢氏家族的秦帝國。

赳赳秦奮六世餘烈統一六國,但為何講秦惠文王起到了關鍵作用?

是以說歸根到底是貴族在抗議赢氏的改革,但是不能明面跟秦孝公秦惠文王正面硬鋼啊,這不就成了謀反了嘛。是以就借着攻擊商鞅想把變法給扼殺掉,不曾想秦惠文王給他們來了個将計就計,順勢幹掉了商鞅。不得不講秦惠文王這一招教科書版的一箭雙雕,既輕輕松松地處理掉了商鞅這個燙手的山芋,也解決掉了那些企圖阻止秦國變法圖強的貴族們。以為到此就結束了,其實這還隻是秦惠文王操作中的一小部分。要知道在秦惠文王那個時代,各國之間的實力差距其實并沒有多麼的懸殊,秦國能變法,其他六國也不是吃素的。例如著名的齊國的吳起,趙國的武靈王還有楚國的楚懷王,然而不湊巧的是其他的國家都因為最終沒有抵制住壓力被迫夭折了。

赳赳秦奮六世餘烈統一六國,但為何講秦惠文王起到了關鍵作用?

是以說秦國勝出,秦惠文王的功不可沒,不可或缺。一個執行個體不足以說明問題,接下來的司馬錯收複巴蜀國的故事也再一次強調了強調秦惠文王的能力多強,相傳當時的秦國的疆域的西南邊,也就是今天的重慶四川這一代存在着兩個小國,也就是巴國和蜀國,當時兩國積極約架打得不可開交­­。本來想着抱下秦國大哥的大腿,沒想到反手就被秦國收了漁翁之利。至此,秦國的疆域擴充到了西南地區,再加之後來的都江堰工程,直接讓成都平原得以開發。成為秦國的大後方,為秦國的大一統事業可算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赳赳秦奮六世餘烈統一六國,但為何講秦惠文王起到了關鍵作用?

縱觀秦惠文王在位時期的事件,不難得出秦惠文王的出現就像是一劑催發劑,将大秦帝國的迅速推進,并且縱觀整個的發迹曆程,秦惠文王被稱為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是一點也不為過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