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柳蔭氣清花色新

柳蔭氣清花色新

我家附近有三處公園,即:地壇公園、青年湖公園、柳蔭公園,再加一個園外園,北護城河景區。這對一介布衣而言,不能不說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

在酷熱難耐的夏日,我總是喜歡去柳蔭公園漫步納涼,默讀一些荷墨與柳韻,蝶秀與童趣。

這座公園以不同的植物配植,其中“又一村”景區頗具鄉野風格,一覽之下很是讓人心靜。枊蔭公園的标志是柳樹,因夏日柳樹成蔭而得此美名。

今年的夏季來得匆忙,風也心急而燙人。剛至六月,清晨與家人步入園内,就感受到了湖風的熱情。然而,滿園的野趣,又使人從内心裡感覺到了一股清涼之氣。這種幽深蔥茏亂草橫生的原生态品格,着實讓人靈魂安靜。

先說菖蒲和蘆葦,它們野生野氣地迎風搖曳着,時而彎腰戲水,時而與蜂蝶逗樂打趣。再說水邊的金絲垂柳,甩着長發驅趕熱浪,像個淘氣的少女,野氣中透着姣美。而常綠灌木醉人的清香,猛然從四面八方包抄過來,有一股不把人香倒誓不罷休的勁頭。

隻是因為城市人的潔癖,以大量的殺蟲劑把昆蟲們都趕跑了,少了極多生命之野趣,隻有少數蝴蝶和蜜蜂,舍命追美,在花叢中穿梭尋覓。此情此景,讓人感動又覺羞愧。如今的城區公園,大多人工雕飾太盛,看起來雖是整齊有序,然而有意無意地抹殺掉了不少自然因素。譬如,皇家園林頤和園的昆明湖南岸,前些年還種植着不少的菖蒲、蘆葦與荷花,後來不知是何原因,大都消失了,很是令人惋惜。如此一來,顯得有些裝模作樣,像一個描摹太重的貴夫人,看一眼還好,看兩眼就有點空泛了。

一處景點,雕琢太細而失卻了自然之美,是審美取向趨于病态的緣故。對于今天的城市人而言,能夠聽到蛙聲、蟬聲、蝈蝈之聲以及鳥之啁啾,能看到蜻蜓之點水亂飛,是一件略奢侈的事情。這,不能不令人生悲。人,怎就忘記了自己是自然之人了呢?

而柳蔭公園在這方面的努力是可稱道的。譬如,湖水中的金色浮萍,是野生之花卉,在不放縱的情況下,适當地允許繁殖,很讓人心寬也讓人養眼。今年的荷葉長勢極盛,壯實而又生機勃勃,所謂荷葉田田是也。它們一一點燃紅燭的時日,想來離此不遠了,讓我們拭目以待吧。心急的睡蓮,倒是捷足先登了,這一片生命的湖水,為此妩媚了許多,也詩意了許多。

睡蓮,顧名思義,是花卉中的睡美人也。早先的草原上,是看不到睡蓮的。最初知道睡蓮這個物種是因為讀到一位現代詩人的詩句:“睡蓮花的清香,醉了杭州。”詩人的名字記不大清楚了,但這一行優美詩句卻銘刻在心中,幾十年不忘。後來讀到宋代婉約派女詞人李清照有關睡蓮的詩詞,印象更加深刻,仿佛是神交已久的朋友了。

睡蓮,又稱子午蓮、水芹花,是水生花卉中的名貴一族。品種很多,如白睡蓮、柔毛齒葉睡蓮、延藥睡蓮、香睡蓮、瑪珊姑娘等。相傳睡蓮是山林沼澤中的女神,可見其倩影給人的印象有多麼深刻。

睡蓮的外形,與荷花相似,所不同的是荷花的葉子和花挺出水面,而睡蓮的葉子和花則浮在水面。睡蓮因晝舒夜卷而被譽為“花中睡美人”。不僅中國人對它情有獨鐘,外國人也極為寵愛它。藍睡蓮,就是古埃及的國花。印度、孟加拉等諸國也是以睡蓮為國花的。

中國古人,早已發現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品質,多有稱頌。而睡蓮又何嘗不是呢?它不浮躁不妖冶,恬靜而優雅,又與世無争。它不喜歡賣弄姿容,争風吃醋,嗲聲嗲氣地去讨好異類。隻是緊貼水流,與日月遙相輝映,與風雨相映成趣。

今宵,柳蔭公園的荷花正待舉紅,而睡蓮卻已滿湖綻放了。無論從柳蔭亭、水月軒、知魚廊、愛蓮亭,都能讀到它飄逸的仙姿,聞到它淡淡的香氣。何況還有風車畫舫,陪伴着它。再舉目,靠近湖岸的水域,長有一片又一片的金色浮萍。它雖不屬睡蓮科,但我疑心,它或是睡蓮的遠親或者模仿秀呢。我問了不少遊人,都說可能是睡蓮的一種,你看,都有優美的誤讀。為此,我暗暗地笑了起來。不料,模仿美,不僅僅是人的天性,也是其它萬物的愛好呢。

湖東岸有一水榭,水榭上有一宴會廳,藏在樹木花草的陰影裡,像是金屋藏嬌。畫舫在一旁,靜靜地候着,候一對新人踩着紅地毯,款款走出。新郎新娘的名字,蕩漾在擴音器裡也蕩漾在湖面上。親朋好友們翹首望着,等待那一對幸福的笑臉綻放。在這樣的環境裡舉辦婚禮,倒是别出心裁。這比在飯店金色大廳裡舉辦婚禮,更具詩意和親和力。這等純粹原生态的自然之美,給婚禮增添了一分生命之喜氣。自然之美,裝飾了人的内心世界。人,為此而優雅了幾分。

無疑,這裡舉辦婚禮,本是商業之舉,與公園的職能無多相幹。然而,為什麼我一反常态,對此沒有反感,反而有點欣賞的意味呢?是因為被這裡天人合一的氛圍所迷惑的嗎?誰知道呢。反正,我與家人暗暗地把祝福送給了這一對新人,祝福他們天長地久,白頭偕老,做勤勉的自然人,成為永不矯飾的幸福伴侶。(查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