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SAFe 4.0參考指南:精益軟體與系統工程的規模化靈活架構》一1.5 SAFe的原則

本節書摘來自華章出版社《safe 4.0參考指南:精益軟體與系統工程的規模化靈活架構》一書中的第1章,第1.5節,作者[美]迪恩·萊芬(deanleffingwell),更多章節内容可以通路雲栖社群“華章計算機”公衆号檢視。

1.5 safe的原則

人們常說:“我們的問題是不同的”,這其實是最常見的錯誤,它困擾着全世界的管理者。這些問題确實各不相同,但有助于提升産品和服務品質的原則在本質上卻是相同的。

——w.愛德華茲·戴明

safe基于一系列恒定的、基本的精益和靈活的原則。這些原則是基本原理、基本事實和基本經濟基礎,它們驅動角色和實踐,讓safe得以有效實施。safe的九個原則如下:

#1——采取經濟視角

#2——運用系統思考

#3——接受變異性,保留可選項

#4——通過快速內建學習環,進行增量式建構

#5——基于對可工作系統的客觀評價設立裡程碑

#6——可視化和限制在制品,減少批次規模,管理隊列長度

#7——應用節奏,通過跨領域計劃進行同步

#8——釋放知識工作者的内在動力

#9——去中心化的決策

為什麼聚焦在原則上

建構企業級軟體和資訊實體系統,是當今業界面臨的最複雜的挑戰之一。是以,數百萬行的軟體代碼,複雜的硬體和軟體互動,多個并發的平台,要求嚴格的非功能性需求——這些僅僅是系統建構者們所面臨的挑戰中的一小部分。

當然,建立這些系統的企業也變得越來越複雜。他們比以往的規模更大,地域上也更加分散。合并和收購,分布式跨國(跨多國語言)研發,離岸外包,以及獲得成功所需要的快速增長,這些因素都是解決方案的一部分,但同時也是問題的一部分。

幸運的是,我們有一個良好的和不斷發展的知識體系,有助于我們應對這一挑戰。這個體系包括靈活原則和方法,精益和系統思考,産品開發流,精益流程和産品開發等。許多思想領袖已經率先走上了這條探索的道路,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書籍和參考資料。

safe的目标是綜合一些相關的知識體系,并從數以百計的部署實施中收集經驗教訓,進而形成一個統一的架構——一個包含衆多有效實踐的綜合系統,它有助于在提高員工參與度、加快産品上市時間、提升解決方案品質和團隊生産力等方面做出顯著的改善。然而,前文也提到了行業挑戰的複雜性,每一個企業面臨的挑戰都有所不同,也就不可能找到一個通用的解決方案适合所有情況。這就意味着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對safe架構進行一些剪裁和定制化處理,safe中所推薦的衆多實踐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情況。是以,我們一直緻力于通過safe提供基礎的實踐、合理和恒定的原則。這樣我們就能有信心讓safe适用于各種常見的場景,如果遇到特殊場景,也可以借助safe基本原則的指導,在實施過程中確定可以沿着持續改進的方式,“在最短的可持續性前置時間内,為人類和社會提供最好的品質和價值”。這種适用性的方式同樣能夠給客戶帶來價值。

第2章将對safe的九個原則進行詳細的讨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