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老年人也能樂享數字生活

作者:環球網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在社會飛速數字化轉型的當下,老年群體的數字化應用之路,開始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工信部日前印發《網際網路應用适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決定在全國範圍内組織開展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适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緻力于解決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在使用網際網路等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改造行動首批将優先推動8大類115家網站、6大類43個app進行适老化及無障礙改造。

老年群體面臨“數字鴻溝”

想進入公共場所,卻因需要出示健康碼而犯了難;去醫院看病準備現場挂号,被告知号源已在網上被預約一空;準備上網“沖浪”擷取新鮮資訊,卻因為誤點了看不清的小圖示而下載下傳了其它軟體……網際網路上多元且細化的内容與服務極大豐富了人民的生活方式,而老年群體往往因為不熟悉網絡操作而不能充分地享受這些福利。

工信部日前公布的資料顯示,中國使用手機的老年人約2.74億人,其中使用智能手機上網的老年人約1.34億人。這就意味着,全國或有近1.4億老人使用功能機或使用智能機但不上網,老人與網際網路間存在數字鴻溝。

騰訊研究院進階研究員陸詩雨介紹,中國網際網路正持續向中高齡人群滲透,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開始觸網上線,享受數字化帶來的便利,但與此同時,一些老年人仍沒有接觸過網際網路。

适老服務彰顯人文關懷

數字化社會建設,既要有速度,更要有溫度。針對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這一問題,厘清老年群體日常所需網際網路使用需求,聚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的迫切問題,正成為監管部門、相關企業以及社會的各方共識。

《方案》指出,針對老年群體的使用習慣,要推出更多具有大字型、大圖示、高對比度文字等功能特點的産品。鼓勵更多企業推出界面簡單、操作友善的界面模式,實作一鍵操作、文本輸入提示等多種無障礙功能。提升方言識别能力,友善不會國語的老人使用智能裝置。

除了改善界面操作困難的問題,《方案》也同樣關注到了“内容适老化”的相關改造問題。針對目前網際網路應用中強制廣告較多,容易誤導老年人的問題,網際網路網站和手機app完成改造後的适老版、關懷版、無障礙版本,将不再設有廣告插件,特别是付款類操作将無任何誘導式按鍵,以便各類特殊群體友善、安全地使用。

工信部副部長劉烈宏表示,工信部積極推動資訊無障礙建設工作,目前已經推動3.2萬個政務網站實作資訊無障礙改造,指導釋出多項資訊無障礙國家标準和行業标準,聯合推廣了200多項智慧養老産品和服務。

相關企業也已開展适老化改造行動。主流手機廠商對手機及其功能進行适老化改造,提供“長輩模式”,包含大螢幕、大字型、大音量、大電池容量以及“遠端協助”等功能,友善老人群體使用健康碼、支付碼等簡潔易用的智能服務。針對時下老年人日常打車難等問題,滴滴出行、美團打車、嘀嗒出行等企業已陸續上線适合老年人打車的服務,如老年人打車電話熱線、一鍵叫車、增設現金支付等功能,改善老年人出行體驗。

為了幫助老年群體快速融入數字生活,抖音公益釋出了“助力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系列課程,通過一系列輕松簡潔、适老易懂的短視訊,向老年使用者群體講解如何使用智能手機、如何防騙等知識。目前,該系列課程已推出22集,累計播放近500萬次。

合力讓老人用得順心

資訊的無障礙建設,有利于補齊民生短闆、增強民生福祉、提升群衆幸福感。面對老年群體融入數字社會的迫切需求,不僅需要老年群體個人的積極配合與主動學習,更需要政府主管部門、相關企業與平台、社群以及家庭子女等全社會、多主體的共同參與。

劉烈宏指出,工信部将持續督促引導資訊通信業在保持高速發展的同時,關注資訊無障礙建設,并通過技術評測和信用評價等舉措,建立推動資訊無障礙的長效機制,讓企業改得用心,讓特殊群體用得順心。一方面,專項行動期間将持續對網際網路無障礙水準進行測評,對符合要求的網際網路網站、手機app,授予其資訊無障礙辨別;對不符合要求的,及時指導、督促其改進;另一方面,綜合考慮相關網際網路應用适老化及無障礙水準、資訊無障礙工作機制、企業助老助殘行動等多方面的成效,對表現突出的企業,在“企業信用評價”中進行加分,廣泛調動各企業參與資訊無障礙建設的積極性。

“家庭的作用也不容忽視。”陸詩雨說,子女的影響和帶動是老年人開始接觸數字工具的重要原因,子女應給老年人更多關注和包容,支援老年人擁抱數字化智能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