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科學之夜點亮蓉城夜空,2021四川省科技活動周暨蓉城科學之夜啟動

作者:紅星新聞

5月21日晚,“2021四川省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暨蓉城科學之夜”在成都市溫江區光華公園舉行。活動現場,省、市、區相關上司、老科學家與青少年代表攜手打開創新之門,共同啟動2021年四川省科技活動周。

這個夜晚,有哪些精彩活動與感動瞬間?一起來看看。

科學之夜點亮蓉城夜空,2021四川省科技活動周暨蓉城科學之夜啟動

現場

現場:

從主題展覽看科技百年程序

晚上7點,蓉城下起小雨,但這絲毫沒有澆滅市民的激情。光華公園已經擠滿了前來參觀的市民。

步入光華公園,“初心與使命——建黨100周年科技時光印記”主題展覽格外醒目。高三米,長100米的展覽通道,從“初心·東方破曉”到“征途·風雨兼程”,再到“拓新·浪湧帆勁”,最後來到“奮進·偉大複興”,用一件件凝聚着科學家心血的科技成果,一個個有着科技印記的展闆,來展示100年來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奮進之路。

原子彈、氫彈模型,核電機組“玲龍一号”、華龍一号”模型、5g智慧體驗車、移動新能源除霾車……在主題展覽現場,一件件凝聚着科學家心血的“重量級”展品也生動地展現着百年來我國科技創新發展的奮進之路。

科學之夜點亮蓉城夜空,2021四川省科技活動周暨蓉城科學之夜啟動

“科技讓生活更美好”主題互動體驗區則設有智慧綠道新體驗、科技改變未來生活、碳達峰碳中和、生命健康科普、科普文創産品等超5000平方米的五大主題展示區。

除此之外,“百年·科學人生”展覽集中展示20位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學術泰鬥的事迹,讓廣大市民近距離感受科學巨匠的人格魅力。

科學之夜點亮蓉城夜空,2021四川省科技活動周暨蓉城科學之夜啟動

頒獎:

他們,是今晚最閃耀的“明星”

成都澎湃創新動能的背後,離不開千千萬萬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活動現場,2020年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頒獎儀式舉行。在絢麗的舞台上,他們是最閃耀的“明星”。

全國科普工作先進集體(四川):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四川科技館、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有限公司。

全國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四川):

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羅琳、四川大學蘇勇林、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科技交流普及中心黎開成、四川廣播電視台畢圓、四川省科學技術協會鄭俊、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科學技術協會楊紹林。

大力弘揚科學精神,吸引和帶領更多人去領略科技魅力,同樣離不開每一位科普人的辛勤付出。活動現場還舉行了2021年成都市十佳科普使者代表頒獎儀式,他們是——

2021年蓉城十佳科普使者:

謝卓君、鄒曉峰、何荷、劉建軍、陳正業、趙浩順、康雪、魏小英、羅玺、李奕君

2021年蓉城小小科普使者:

吳泓萱、李偲祎、趙界為、楊佳妮、青芸妃、陳子正、董政、竹梓涵、尚晴、張芷琪

科學之夜點亮蓉城夜空,2021四川省科技活動周暨蓉城科學之夜啟動

成立聯盟:

川渝攜手,科技助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活動現場,四川省科技廳、重慶市科技局攜手成立“川渝科普基地創新發展戰略聯盟”,川渝兩地的科技人将共謀科技發展,共享創新成就。

據了解,聯盟将推動川渝地區各類科普基地發揮自身優勢,共同開展科普創新活動、創作科普作品、發展科普産業、建設科普隊伍,實作共享共建、互惠互利、共創共赢,為提升大衆科學素養和國家創新能力服務,為川渝地區科技創新合作營造良好創新氛圍,夯實社會基礎。

“站在‘兩個一百年’曆史交彙點,成都‘東進’,重慶‘西擴’,川渝共下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盤棋’,着力建強支撐國内大循環的經濟腹地,加快打造暢通國内國際雙循環的門戶樞紐。通過系列舉措深化創新合作、增強協同創新發展能力,有利于在西部形成高品質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推動長江經濟帶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戰略契合互動,對于推動高品質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四川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精彩待續:

重點實驗室“探秘”、線上線下科普展覽等你打卡

據了解,本屆科技活動周期間,四川還将組織開展系列重點科普活動。有哪些亮點,提前來看看。

科技活動周期間,四川省科技廳将組織在川國家重點實驗室、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開展向公衆開放活動。四川省16家國家級及128家省級重點實驗室将圍繞科技活動周主題,結合自身特色,突出普及科學知識,共享創新成果,開展實驗室開放、前沿科技展示、專題科普講座、試驗觀摩等活動。

同時,四川省21個市(州)也将結合地區特色和優勢,舉辦科技活動周啟動儀式、集中示範活動,開展“雲上科技活動周”、科普研學、青少年科技創新比賽、科技為民服務、科學秀表演、科普大篷車進校園進社群、科普演講比賽等60餘項科普活動,為廣大公衆提供豐富多彩的科普服務。

除開展基地正常展示之外,在活動周期間,四川省級科普基地還将組織科學原理、自然生态、醫學健康、防震減災等科普小講堂,科學家精神傳承、生物多樣性、航空航天等線上、線下科普展覽,幹細胞dna實驗、staem科創、人工智能程式設計、自然災害監測預警、汽車航模拼裝、小麥栽種等互動體驗以及博物館奇妙夜、科普脫口秀等200餘項豐富多彩、生動有趣的科普活動。同時,成都博物館、四川省圖書館、中國核聚變博物館、四川省人工智能-資訊學科普基地、拾野自然博物館、成都海昌極地海洋公園等省級科普基地也将在夜間開放,持續點亮“科普之夜”。

紅星新聞記者 彭祥萍 攝影報道

編輯 母曉岚

(下載下傳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科學之夜點亮蓉城夜空,2021四川省科技活動周暨蓉城科學之夜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