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犬夜叉》四魂之玉,看人心的善惡兩面一、前言二、日本文化中的“殘缺美”三、《犬夜叉》,人物設定上展現的“殘缺美”四、《犬夜叉》“四魂之玉”,正邪兩面的對應五、“殘缺美”的現實意義

作者:每天超神秀
世界所有人皆為煩惱所苦,一個污點都沒有的人,在人世間根本不存在,那些一直妄想崇高偉大的人,自私自利,不擇手段,惡貫滿盈的人,所有的人都希望能夠得到救贖。 ——《犬夜叉》桔梗

這是日本動漫《犬夜叉》中桔梗的經典語句,近日,《犬夜叉》在b站上線的消息讓很多人十分驚喜,童年系列動漫的回歸,讓不少人去重新回顧了這部童年經典系列作品。半妖犬夜叉在桔梗和戈薇兩人之間的情感糾葛,讓不少人因為站隊問題陷入糾結。

作品中每個人物身上都有着讓人心疼的故事,這也是很多人對這部動漫記憶深刻的原因。無論是半人半妖一直不被接受的犬夜叉,還是一心保護村子最終舍命的巫女桔梗。在很多作品中,不完美的人設往往更讓人印象深刻,多部日本影視作品都會利用這種方式來塑造作品角色。日本人做事往往追求一種驚喜,完美的狀态,但在審美趣味上,他們對“不完全之美”,也就是“殘缺美”,有一種獨特的認可和贊美之情,并最終衍生出了一種文化。

美是什麼?在不同的國度和文化中,美的定義也不盡相同。美一直在不斷的被重新定義和認知,在日本,由于特殊的地理環境和文化發展,形成了獨特的對“殘缺美”認同和欣賞,不同于其他任何國家,這種特殊的文化意識已經滲透到日本人的精神和日常生活中。

日本多火山、地震災害的地理環境特征,讓日本人對自然充滿了敬畏,同時也容易對生活中的歡樂産生一種會随時消逝的不安之感。敬畏自然的同時,他們更感歎世事無常,生命易逝。自然環境的多變性讓日本人對事物産生了一種獨特的審美思想,“殘缺美”。日本人認為殘缺美産生于兩種狀态,一種是還未達到圓滿;另一種是達到圓滿之後逐漸消亡的過程,跟“月盈則虧”類似。

殘缺包括不完善的、不圓滿的、不恒久的,是一種不穩定、逝去的,未完成的表現。殘缺美是哲理中的美感,和而不同,大成若缺,虛中有實等都有殘缺美的概念。在日本人的美學理念中,殘缺美是一種情感的寄托,啟迪智慧,帶來力量,增加活力。體會和欣賞這種殘缺美,當殘缺存在于美的整體中、折射出美的内涵時,局部的缺陷恰好襯托出整體的熠熠閃光,由此構成的殘缺之美,卻可給人以獨特的審美享受。

日本人喜歡櫻花,喜歡櫻花那刹那綻放之後就凋零之美;他們崇尚武士道精神,“切腹”被其認為是崇高的精神意識,将生命的光輝保留在那一刹那。日本人對殘缺美的熱愛在很多方面都有展現,動漫作為日本文化傳輸的一種表現形式,很多作品中都有殘缺美的展現。

1、關于《犬夜叉》

《犬夜叉》是根據日本漫畫家高橋留美子老師(日本女性漫畫家,國小館的代表漫畫家之一,代表作《福星小子》《相聚一刻》《亂馬1/2》《犬夜叉》《境界之輪回》等。)所著同名漫畫作品改編的電視動畫,該片由sunrise動畫公司(日升社,是日本動畫制作企業之一,創始于昭和47年9月,以制作機器人動畫而聞名于世。)制作,在2000年10月16日—2004年9月13日播出。後追加制作了26集的《犬夜叉完結篇》,2009年10月3日—2010年3月29日播出,共計193集。另外還有4部劇場版:《超越時空的思念》,《鏡中的夢幻城》,《天下霸道之劍》,《紅蓮之蓬萊島》。

從《犬夜叉》四魂之玉,看人心的善惡兩面一、前言二、日本文化中的“殘缺美”三、《犬夜叉》,人物設定上展現的“殘缺美”四、《犬夜叉》“四魂之玉”,正邪兩面的對應五、“殘缺美”的現實意義

犬夜叉海報

故事概述:犬夜叉是戰國時期大妖怪鬥牙王和人類公主十六夜的兒子,作為非人非妖的半妖犬,犬夜叉受到兩方排擠,他為了成為真正的妖怪,一心争奪寶物四魂之玉。巫女桔梗為了保護村子和淨化四魂之玉,不斷和前來争奪的妖怪戰鬥。通過不斷的打鬥和了解,犬夜叉和桔梗相愛了,并約定利用四魂之玉淨化犬夜叉變為人類,兩人就可以厮守終生。

悲劇卻在約定的日子發生,桔梗死了,犬夜叉被封印...五百年後,桔梗的靈魂和四魂之玉一起轉世成為現代少女戈薇,戈薇被百足妖怪強行帶到了戰國時代,無意中解開了犬夜叉的封印。随後在奪回被屍舞鳥搶走的四魂之玉時,戈薇無意之中射碎了他,使其分散各地,為了找回碎落各地的四魂之玉,戈薇和犬夜叉在法師彌勒、驅魔師珊瑚、叉尾妖貓雲母、小狐妖七寶的幫助之下,一同對抗大反派奈落,并四處尋找四魂之玉碎片,開始了一段冒險旅途。

《犬夜叉》中的每個人物的背後,都有一段讓人感傷的故事,不被人類妖怪容納的犬夜叉,為了保護四魂之玉死去的桔梗,深愛犬夜叉卻目睹他一次又一次甘願為桔梗舍身的戈薇,他們每個人都是善良而美好的,但背後的故事又讓人感覺不是很願望是以才記憶深刻。生活雖美中不足,但心一直向往着圓滿,故稱之不完美之美。

2、《犬夜叉》中“殘缺美”的展現

沒有一件事,也沒有一個人是十全十美的。 但這也并不妨礙我們創造美,欣賞美,因 為殘缺也是一種美。

《犬夜叉》中幾個主角的人物設定,似乎都是不圓滿的。主角犬夜叉,半人半妖的出生,讓他不容于兩界。人類把他當做異類排斥他,妖怪也不能接受他。為了生存,他不斷的修行使自己變得強大,不受欺淩。唯一願意接受他的人類桔梗,為愛答應他用四魂之玉淨化他,兩人可以相伴一生,他以為自己終于有了陪伴。結果他卻被唯一的夫妻桔梗封印,帶着憤怒和不甘沉睡了50年。夫妻的欺騙與“背叛”,桔梗的死亡,都是犬夜叉生命的不完美,曾經的愛戀仿佛過眼雲煙。

從《犬夜叉》四魂之玉,看人心的善惡兩面一、前言二、日本文化中的“殘缺美”三、《犬夜叉》,人物設定上展現的“殘缺美”四、《犬夜叉》“四魂之玉”,正邪兩面的對應五、“殘缺美”的現實意義

被封印的犬夜叉

一生為保護村子和守護四魂之玉的桔梗,一直在跟不同的妖怪戰鬥,身為巫女的她是美麗強大的,悲傷和孤單隻能深埋心底。桔梗是美的,無論是美麗的外表,堅強的内心,即使是靠着怨念和憎恨存在世上的時候,她的品性依舊是善良的。

和犬夜叉的相知相戀一度讓她以為自己可以成為一個普通的女生,過簡單而幸福的生活。但悲劇來的猝不及防,命運讓她封印了犬夜叉,帶着恨和不甘死去。50年後的她以殘缺的靈魂寄宿在陶土和骨灰捏制的身體裡,正如她對犬夜叉說的話:“犬夜叉,你覺得我看起來怎麼樣,像個人類嗎?”,此時的桔梗,以這樣的方式存在于世上,即使此前種種誤會得以解開,卻最終還是一個人,找不到最終的歸宿。從現實角度來說,桔梗的身體是殘缺的,是陶土做的沒有溫度的身體,但她的外表,她的靈魂都是美的,桔梗的一生就是殘缺美的一種展現,生而不得,愛而不得,卻有一份遺世獨立的美。

從《犬夜叉》四魂之玉,看人心的善惡兩面一、前言二、日本文化中的“殘缺美”三、《犬夜叉》,人物設定上展現的“殘缺美”四、《犬夜叉》“四魂之玉”,正邪兩面的對應五、“殘缺美”的現實意義

巫女桔梗

戈薇,擁有桔梗轉世靈魂,身體裡有着四魂之玉的存在。機緣巧合之下,她穿越回了戰國時期,解救了封印中的犬夜叉,一見誤終生。在犬夜叉、桔梗、戈薇三人的情感糾葛中,戈薇是後來的那個,雖然她并沒有意識到。堅強樂觀的戈薇因為太愛犬夜叉,承認過桔梗是她内心的陰暗面。犬夜叉和桔梗之間糾纏不清的感情,犬夜叉為了桔梗想要舍身赴死,她痛苦過,迷茫過,戈薇的内心掙紮過:

我回來這裡後,就一直在想,在想犬夜叉,桔梗,還有我自己。當我知道你的感覺後,就知道我不能再留在這裡了.....對于桔梗,我也想了不少,桔梗和我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我是桔梗的轉世重生的。但是,我不是桔梗,我的心是我自己的。但是,你知道,我可以明白桔梗的一種感覺,一種和我一樣的感覺,就是再見犬夜叉一面。不知為什麼,每當我想到桔梗會和我有同樣的感覺時,就會覺得平靜多了,那是同樣的願望啊。是以,我鼓起勇氣來見你.....我想和你在一起,犬夜叉,我忘不掉你呀!犬夜叉,回答我一個問題...我可以留在你身邊

戈薇的内心獨白了包含了她的很多糾結,她最終選擇了直面這一問題。從人物性格上來說,她有自己不完美甚至陰暗的一面,但她選擇了去改變去正視她,甚至和犬夜叉一起去守護桔梗,最終得到了靈魂上的升華。

從《犬夜叉》四魂之玉,看人心的善惡兩面一、前言二、日本文化中的“殘缺美”三、《犬夜叉》,人物設定上展現的“殘缺美”四、《犬夜叉》“四魂之玉”,正邪兩面的對應五、“殘缺美”的現實意義

有所猶豫的戈薇

神樂,向往自由的悲劇人物。神樂是風之使者,被奈落奪走了心髒的她一直向往着自由。她雖然臣服于奈落,但暗地裡一直找機會擺脫奈落。她渴望擁有心髒,希望可以像人一樣擁有喜怒哀樂,她渴望自由,去自己想去的地方,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為了自由,她付出了生命,她微笑着倒在一片雛菊叢中,見到了想見的殺生丸。“殺生丸:要走了嗎?神樂:嗯,足夠了。最後,見到了你。”神樂之死令人動容,她對自由的向往和追求,喚起了大多數人對于生命意義的思考,我為什麼活着?我為了什麼而活?沒有心髒的神樂,是不完整的,在追求圓滿的道路上她雖然曆經磨難,最終卻獲得了心髒,人的喜怒哀樂,得到了自由,雖然獲得的代價是生命的消逝,日本人追求生命刹那的閃光美,追尋到生命意義的神樂,是美的。

從《犬夜叉》四魂之玉,看人心的善惡兩面一、前言二、日本文化中的“殘缺美”三、《犬夜叉》,人物設定上展現的“殘缺美”四、《犬夜叉》“四魂之玉”,正邪兩面的對應五、“殘缺美”的現實意義

消失在殺生丸面前的神樂

道家提倡清靜無為,以抱殘守缺為宗旨,殘缺美更是發展到極緻的展現。德有所長而形有所忘,不為外物所累,不以物傷身費神,摒棄外形之偏見,注重精神的圓滿。

“以殘缺為美”的獨特審美理念,是日本人在特殊的環境和思想之下産生的文化特征,對日本人的生活和文學作品産生了很多的影響。這種審美觀已經成為日本人一種特有的重要的文化心理,涉及面頗多。在日本人心裡,殘缺也有其美好的一面,他可以督促人不斷的學習和進步,換一種心态,也許會有不同的收獲。

《犬夜叉》這部作品,其主旨是探索人心,宣揚正義與愛,但卻略有深意,借由故事中的人物來表達,很多細節方面的東西都需要慢慢體會。除了标題中的點睛之筆外,作者喜歡用心理描寫來表達每個人的想法,“人類的靈魂如果沒有經過磨練就和石頭沒什麼是兩樣。”此外,很多道具的設定也有其深意,而其中最為重要的當數四魂之玉的來曆。

從《犬夜叉》四魂之玉,看人心的善惡兩面一、前言二、日本文化中的“殘缺美”三、《犬夜叉》,人物設定上展現的“殘缺美”四、《犬夜叉》“四魂之玉”,正邪兩面的對應五、“殘缺美”的現實意義

四魂之玉

《犬夜叉》中四魂之玉是能夠給妖怪帶來力量帶來的寶物。四魂之說是來自日本神道教中的一種概念,所謂“一靈四魂”指的是任何一個生靈都有四種不同性質的魂,人心受到每一種魂占比不同的影響。

【一靈四魂】學說認為,心靈是和天聯系在一起的一靈,由四種魂魄構成,稱之為一靈四魂說。據史料記載,一靈四魂說是幕末至明治年間由日本國學者本田親德創立。之後,他的弟子長澤雄楯的弟子出口王仁三郎則将其發展為“不但人類的心由一靈四魂構成,萬事萬物無不如此”的學說。在作品中功力高強的巫女翠子在和妖怪的鬥争中,将自己和妖怪的靈魂融合,一同射出體外,形成了四魂之玉,形成了一顆涵蓋了靈魂的結晶體,心的晶石。

四魂之玉是能夠給妖怪帶來力量的寶物。四魂之說,來自于神道觀念中的一種,認為天地萬物,皆有四魂,“荒、和、奇、幸”四魂,荒魂主勇,和魂為親,奇魂生智,幸魂司愛,四魂合為一體,在人體内構成了心。犬夜叉代表勇的“荒魂”,七寶是代表親的“和魂”,彌勒代表智的“奇魂”,珊瑚代表愛的“幸魂”。

四魂之玉根據使用者的不同,會變化成兩種形态特征,正與邪:當它落入心術不正的人手中,就會演化出邪惡的力量,成為“曲靈”;在心境純潔的人手中,可以讓它淨化成為純潔的力量,成為“直靈”。

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

四魂之玉會根據擁有者的不同,也會有善惡之分。在奈落這樣心術不正的人手中,就會受到污染;在桔梗和戈薇這樣心靈純潔的人手中,就會受到淨化。雖有正邪兩面,玉中的曲靈與直靈仍在互相打鬥。四魂之玉中的曲靈曾利用奈落的身展現身與殺生丸及犬夜叉等人搏鬥,更因懼怕日暮的靈力而将其封印。最後仍不敵正義的殺生丸,被其消滅。

以四魂之玉為主旨,《犬夜叉》其實是一部“心”的成長的巨著,身為半人半妖不被世界接受的犬夜叉,由一個不相信任何人,滿心戒備的存在,因為桔梗和戈薇的愛和救贖,變得可以相信她人,心之所向也變得善良,由原本冰冷的心變得熾熱,并愛上了戈薇。其它的人,如地念兒、紫織、金禍銀鍋、灰、五月(杜鵑)、白心上人等,内心也是不斷成長的。可愛的信長、可怕的極度邪惡的桃果人,他們都對犬夜叉的内心産生了強大的影響。在《犬夜叉》的幾個主要人物中,每個人都有獨自的特性,戈薇的包容、桔梗最後為愛的放棄,犬夜叉最終的選擇,彌勒的智慧,代表愛的珊瑚,從沒有感情到衍生出七情六欲的殺生丸,向往自由的神樂,甚至是代表邪惡的奈落,不同的人物内心被刻畫的十分鮮明。

愛與恨、正與邪的界限其實并不是那麼明顯,很多時候都是人來決定事物的最終走向,莎士比亞曾說:"事無善惡,思想使然。"一切不過是人心。

墨子雲:“甘瓜苦蒂,天下物無全美。”世人皆歎世事無常,殘缺美演化成一種文化現象,并不代表所有的殘缺都有其美學含義,殘缺美指的是雖略有缺失,但心之所向是美好的,才能稱之為不完美之美,從中有所收獲,這樣的缺失才能産生美感。斷臂的維納斯之是以是美的,是因為其舍棄了部分獲得了完整,沒有雙臂之後的維納斯,賦予了讀者無限的想象空間。

殘缺美不僅會讓人印象深刻,還會給人以啟迪,親身目睹後的反思才會更有成效。不完美會讓人心生感歎,但若換一個角度去看待和思考這些問題,也許會産生一種柳暗花明的感覺。經曆過痛苦磨難的人,心性往往更加的堅強,困境也會帶給人超越的力量。什克洛夫斯基(俄國文學評論家和小說家)說:

藝術的目的就是把事物提供為可觀可見,而非可認可知之物。藝術的手法是将事物奇異化、把形式艱深化,增加感受的難度和時間,因為感受藝術的過程本身就是目的,應當使之延長。

心理上彌補殘缺之後,人才能獲得質的成長,殘缺之美來自生活的方方面面,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日本人的精神和文化心理。殘缺美是日本人不同于其它國家和民族産生的一種,獨特的文化心理,殘缺美展現在日本人的生活以及文學等藝術作品中,形成了日本人一種獨特的美的風格,最終滲透到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