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中美經濟再對話交流,美國貿易代表戴琦在10月底提出:中美經濟“再挂鈎”。
如何解析這段話?
首先,經過上次中美經濟貿易高層再次對話的态勢,雖然雙方在會中進行了誠實、友善、抓重點的交談,可由于美方一直未對中方提出“何時取消制裁”做出有效表率,導緻最後的結局依然是沒有成果。
不過,中美經貿往來在今年的三個季度,已經創下曆史新高,年底之前隐約能夠突破7000億美元的大關。

這說明中美經貿并沒像我們所說的那樣“脫軌”。
至于戴琦在會後提出“再挂鈎”的論調,言外之意就是表明:“美國希望讓中國經貿,按照美國的模式來走”。
其實,關于“脫不脫鈎”的問題,在當今中美關系惡化的背景之下,已經不是所要關心的重點,畢竟美國在對華經貿打壓、制裁、抹黑的手段上從未停止。
比如,在中美經貿高層對話期間,又一家中企慘遭美國黑手,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fcc),還是用“國家安全”為理由,取消中國電信公司在美國的營運許可證。
這恰好證明了2020年底,美國紐交所宣布依次對中國電信、移動、聯通三大營運商的“摘牌程式”。
美國人的行為屬實讓人倍感失望!
是以,要想改善“中美關系惡化的局面”,唯一的路子也隻有取消對華貿易的制裁手段!
另外,自從今年年初拜登政府上台開始,就一直沒有确定對華的貿易政策,究竟是依舊延續特朗普的決策,還是打破局面,采用一種全新的對華貿易政策。
這是華盛頓方面苦尋無果的煩惱。
引述10月31日澳洲“東亞論壇”,刊登了一篇文章,标題醒目指出:華盛頓還在尋找對華貿易政策,該文章的作者是威廉·賴因施。
文中加以叙述了美貿易代表戴琦,對該問題的解釋。
原來早在10月4日的時候,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就有幸邀請了戴琦,打算讓她透露一下拜登政府對華貿易政策下定決心的一種最新消息。
可是據了解,戴琦當時并沒有詳細說明,而轉移了問題的讨論方向——讨論未來對華的影響,她将如何去開展工作。
就當時而言,很多人都聽不明戴琦表達的意思,唯一有點“價值”的是,戴琦稱美國有很多工具來跟中國打交道。
并且,戴琦還強調:自己并不對說服中國改變貿易政策抱有太大希望,因為這顯然一個勝算不大的路。
針對這一點,筆者不免要吐槽一句:美國憑什麼認為有實力,去改變中國貿易政策?戴琦這種話充分表明,中美經貿往來,美國仍然認為自己是站在高處的,可以是以對華指指點點。
而戴琦有一句話就說對了,中國不可能會走美國的路,一是美國根本沒有資格,二是美國妄想依靠說服中國改變貿易政策,讓美國對華貿易實施霸權掌控。
這種野心,美國遲早打消為好!
回到原題,拜登政府的對華貿易政策遲遲未見動靜,卻依舊不減對華企業的打壓制裁,就足以說明拜登對華貿易政策的第一階段,仍然是延續了特朗普政府的作風。
這是一個很具有諷刺意味的舉動,因為拜登無論在對中國經貿問題上,還是在對外界上,都曾喜歡問:自己的政策與特朗普政府有什麼不同?
另外,澳媒的這篇文章,還對美國對華貿易政策,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辦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夥伴關協定》(cptpp)
cp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我們都知道,正是由于前總統特朗普在全球鬧“退群”的産物,曾經一緻讓全球各國都對美國造成不小的埋怨和心理抵觸。
cptpp是一個跨太平洋地區的一個互相成就,互利共赢的經貿發展型的平台,旨在推動整個亞太自由貿易的建立和維護。
而在上個月,中國正式申請加入cptpp,希望能夠盡早通過并成為該協定的一員。
中國這樣做主要是一邊借此提高自身的國際影響力,另一邊則是将中國經貿政策在亞太經貿圈發揚光大,實作中國-亞太經貿圈的合作共赢!
是以,澳媒該文作者威廉認為,美國也應該加入cptpp,以該協定為一條紐帶,能夠更快琢磨出全新對華的經濟貿政策。
不過,從目前拜登政府的所作所為來看,拜登決定繼續抵制cptpp,最主要的原因依然是出于政治因素。
這種政治因素說起來,也的确讓人感到可笑至極,背後真實掩蓋的也不過是赤裸裸對華競争的野心罷了!
美國與中國仍然有很多問題懸而未決,可美國一些政府官員,始終認為與中國處于一種“競争局面”,才是最好的選擇。
這将導緻中美之間的裂縫會越來越大!
同時,澳媒作者威廉還特意指出:美國并沒有針對該地區的貿易政策,像每幾個月就派遣航母去南海,根本就代表不了貿易政策!
這句話說明,美國或許一開始就沒有心思去建立對華貿易政策,而是去采用一種“軍事外交”,隔三兩頭地派遣軍艦去巡遊中國領海。
對于這種行徑,筆者隻想說:美國“軍事外交”帶來不了什麼成就,反而還會招來一系列飛彈武器的強烈回擊!
所謂的軍事恐吓,早已吓不倒中國,經濟制裁手段也是一樣,
中美同為世界大國,兩者之間都有不同迥異又密不可分的紐帶聯系。
從客觀上講:美國一味搞經貿制裁,最終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就比如打壓國内中企,不僅導緻了就業率下降,失業率上升,随之在疫情下,經濟模式也遭到了很大沖擊。
中國雖然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至少具備帶動經濟效應的能力,而這種能力對如今美國國内引發債務危機和供應鍊危機之時,将是一味“救命良藥”!
從宏觀上講:中美博弈的局面,将波及到整個國際社會,“合則利,鬥則傷”這種通俗易懂的道理,美國為什麼就是不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