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談無間道3,終極無間!

作者:自媒體專家黃老師

分享完無間道1和2,今天小編和大家聊一聊無間道3。

品一部電影之前,我們必須要明确一個概念,就是看懂一部電影,是要看懂導演和編劇想傳達給我們的資訊。至于這種資訊和價值觀是對是錯則是另一回事。那麼請問,無間道三部曲想告訴我們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其實在第一部一開始就有了答案。無間地獄,壽長者劫難最多,永世不能脫離苦海和地獄。

那麼請問,1和2扣到這個主題上了嗎?

當然沒有。因為1和2隻不過是3的鋪墊和故事架構而已。真正表明作者價值觀的,其實是3。那就是你做了惡,即使你不斷洗白也不會洗清你的罪惡,不承認自己的罪孽反而會更加深入的堕入無間地獄。而這就是劉建明的結局。如果沒有了3,那麼整個系列就會變得莫名其妙,首先1的結局并不是一個完整的結局,他沒有交代劉建明的結局,而且更沒有反映出一開始的主題和電影的名字,這個故事恰恰看起來像個喜劇結尾,陳永仁恢複名譽以死脫離苦海,劉建明殺死黑幫大哥為民除害,也用另一種方法為陳永仁報了仇而且恢複了名譽。那麼如果是這樣收尾的話,這個系列又和“無間道”這三個字又有什麼關系呢。是以3才是無間道系列最核心的一部,他恰恰是前兩部的升華。前兩部隻是3的鋪墊罷了。

另外說到外傳,實際上2才是一部真正的外傳,因為2并沒有和這個系列的主題有任何聯系。

無間道3不是文藝片,是娛樂片,俗,你莫噴,先将就吧。如果你連着看1和2,再到3,所有的情節都能連接配接起來,警匪片會像一個黑幫片,也可以像是人物内心世界刻畫的文藝片,當然這要歸功于那幾個影帝的表演。

無間道從1-3的故事無非是說卧底的故事,警中的匪和匪中的警,互相要把内鬼找出來,然後糾結一個“做好人難”的話題去。

談無間道3,終極無間!

3是梁朝偉死後,沒有給劉德華減輕壓力,反而讓他開始有點恍惚起來,把自己當成是梁朝偉,甚至産生幻覺,到最後他的夢終于醒了,他知道他無法擺脫他就是匪的命運,無論他怎麼掙紮,怎麼反抗,命運将他伸手可及卻無緣觸及的“好人”已離他越來越遠。

不好意思,老是記不住片中人物名字,還是用演員名字代替吧。

這部3,除了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外,加入了黎明和陳道明,格局變大了,幾大影帝齊齊飙戲,确實精彩,是以說這第三部無間道是最值得看的。

談無間道3,終極無間!

劉德華在梁朝偉死後,以為沒人知道自己是内鬼,自己可以做回好人,不料,黎明出現,他确認黎明就是最後的内鬼,于是一開始一場戲,将劉德華和黎明的沖突陡然更新,扣人心弦,緊張氛圍一下子鋪開了。

幾段人物的蒙太奇叙事,交代了故事的來龍去脈,拒絕爆米花,并不是平鋪直叙那麼顯淺,你注意細節,包括人物的一些對話,建議多看一遍,會留意出來很多線索的,比如最後劉德華把黎明和曾志偉對話錄音帶放進右口袋,然後從左口袋掏出的是他和曾志偉的錄音帶之類的細節,故事交代得還算清晰,經典電影,值得一看再看,細細品嘗,否則你會覺得亂,沒看懂,看不下去。

當看到劉德華和黎明對手戲時候,就覺得四大天王的恩怨情仇,有機會其中之二可以同台飙戲,戲裡是對手,現實的工作和事業也是對手,人生如戲啊。

談無間道3,終極無間!

至于戲中“我想做個好人”的經典對白:

劉德華:“我想做個好人。”

梁朝偉:“行啊,跟法官說去。”

劉德華:“能不能給我一次機會?”

梁朝偉:“對不起,我是警察。”

劉德華:“誰知道?”

兩個悲劇人物的對峙,被奉為經典,殘酷的經典,在無間道3也一直在閃回這個話題,不斷拷問人物内心靈魂深處。

電影中從壞人轉回做好人難,而現實中,做個好人真的不容易,“為什麼像我這樣善良的人還會經常感到痛苦,而那些惡人卻活得好好的呢?”,其實,要用快樂和滿足的心态看待好人的處境,活得痛苦,那是跟富人比,抱怨好人壞人的,現實中缺收入、缺住宿嗎?根本不會餓死和凍死,而那些富人雖然有錢比你多,為富不仁,其實也隻是沒有餓死和凍死。

談無間道3,終極無間!

人是否快樂,不取決于外在的财富,而是取決于自己的生活态度,而不是好人壞人。

各位粉絲有什麼想法,歡迎留言哦

劉德華

梁朝偉

黎明

曾志偉

劉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