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ml5引入了應用程式緩存技術,意味着web應用可進行緩存,并在沒有網絡的情況下使用,通過建立cache manifest檔案,可以輕松的建立離線應用。
application cache帶來的三個優勢是:
① 離線浏覽
② 提升頁面載入速度
③ 降低伺服器壓力
而且主要浏覽器皆以支援application cache,就算不支援也不會對程式造成什麼影響
<a target="_blank"></a>
html5提出了兩大離線存儲技術:localstorage與application cache,兩者各有應用場景;傳統還有離線存儲技術為cookie。
經過實踐我們認為localstorage應該存儲一些非關鍵性ajax資料,做錦上添花的事情;
application cache用于存儲靜态資源,仍然是幹錦上添花的事情;
而cookie隻能儲存一小段文本(4096位元組);是以不能存儲大資料,這是cookie與上述緩存技術的差異之一,而因為http是無狀态的, 伺服器為了區分請求是否來源于同一個伺服器,需要一個辨別字元串,而這個任務就是cookie完成的,這一段文本每次都會在伺服器與浏覽器之間傳遞,以驗 證使用者的權限。
是以application cache的應用場景不一樣,是以使用也不一緻。
application cache的使用要做兩方面的工作:
① 伺服器端需要維護一個manifest清單
② 浏覽器上隻需要一個簡單的設定即可
<html manifest="demo.appcache">
以例子做說明:
cache manifest
cache:
# 需要緩存的清單
style1.css
1.jpg
01.js
http://localhost/applicationcache/02.js
http://localhost/applicationcache/zepto.js
network:
# 不需要緩存的
4.jpg
fallback:
# 通路緩存失敗後,備用通路的資源,第一個是通路源,第二個是替換檔案*.html /offline.html
2.jpg/3.jpg
首先我這裡報了一個錯:
application cache error event: manifest fetch failed (404)
這個錯誤的原因是:manifest 檔案需要配置正确的 mime-type,即 "text/cache-manifest"。必須在 web 伺服器上進行配置,不同的伺服器不一樣

\applicationcache
02.js
2.jpg
3.jpg
demo.appcache
index.html
style2.css
web.config
zepto.js
這樣一來便可以離線應用了,這個時候就算斷網了,那些檔案依舊能通路
這裡有一點值得注意,比如這裡不帶/index.html他會将“applicationcache/”緩存,其實這個就是index.html
如圖所示,html5定義了幾個事件點,但是我們一般不會主動使用js去操作什麼,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完全依賴浏覽器的處理即可。
application cache的尺寸限制統一在5m,我這裡做一個測試:
如所示,兩個css檔案依舊超過了5m這個時候
document was loaded from application cache with manifest http://localhost/applicationcache/demo.appcache
index.html:1 application cache checking event
index.html:6 get http://localhost/applicationcache/style2.css net::err_failed
index.html:1 application cache noupdate event
index.html:11 get http://localhost/applicationcache/2.jpg net::err_failed
index.html:12 get http://localhost/applicationcache/3.jpg net::err_failed
如所示,style2已經不能緩存了,這個會造成什麼問題呢?
比如我a頻道維護了自己的application cache,b頻道也維護了自己的,這個時候a頻道如果使用達到了一個峰值,會導緻b頻道所有的緩存失效,是以:
由更新機制來說,首次更新manifest時,因為頁面加載已經開始 甚至已經完成,緩存更新尚未完成,浏覽器仍然會使用過期的資源;浏覽器是當application cache有更新時,該次不會使用新資源,第二次才會使用。這個時候update事件中執行window.reload事件。
window.applicationcache.addeventlistener("updateready", function(){
window.location.reload()
});
由上例可以知道,緩存的不隻是顯示定義的檔案,比如上例中的 applicationcache/時便會預設儲存index.html為映射的資料,并且包含demo.appcache檔案,很多時候會遇到一次檔案 更新線上老是不更新,這個時候随便在manifest配置檔案中做一點修改即可更新。
比如我們将這裡代碼做一個改變:
=>
<html manifest="demo1.appcache">
這個時候如果不做demo.appcache的更新的話,緩存将不會更新,原因是index.html被緩存了,檢測的仍然是原manifest清單
各個頁面統一管理自己的manifest清單,意思是a頁面配置了common.js,b頁面也配置了common.js,意思是a頁面更新後,b頁面的manifest不更改的話,b頁面依舊讀取的是老版本的檔案,這個有一定道理卻也有一定浪費,需要公共頁面做處理。
從可用性與易用性來說,application cache是值得使用的,但是最好是做靜态資源的緩存,真正要實作離線應用還得花更多的功夫呢!
原文釋出時間:2015-02-04
本文來自雲栖合作夥伴“linux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