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sir電影原創:dushetv)
上周是90後被爆錘的一周。
他們所經曆人生“大波”包括但不限于,秃了,油膩了,離婚了,甚至是,出家了。
呵呵。
朋友圈的臉真是說變就變。
sir怎麼記得一年前,另一部刷屏爆款,名字又叫《不要在約pao的年紀談修行》。
才一年。
這麼快轉風向了。
說到“風向”,年底,各種影評大獎依次塵埃落定,從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到金球獎,乃至明年3月重頭戲,第90屆奧斯卡頒獎禮。
而,在年度最佳女主角提名中,有一個名字,你将頻頻看見。
嗯,她也是一個90後。
女的。
她叫——
西爾莎·羅南
saoirse ronan

毫無疑問,西爾莎·羅南是今天好萊塢最受矚目的新生代之一。
1994年生人。
色藝雙全。
色,不瞎都看得見。
愛爾蘭裔的羅南的美不是驚天動地的嬌豔,她下巴不尖,嘴巴不小,皮膚白是白,但看得出,還是帶着幾點“可愛的小雀斑”。
羅南是慵懶的性感。
尤其是她的眼睛,于sir而言,湛藍色的眼珠深處,并不是一望無垠的純淨,相反,藏着一個晦暗不明的世界。
好萊塢不可能拒絕這種魅力。
西爾莎·羅南成名很早。
13歲出道,3部電影同年上映,其中一部便是成名作——《贖罪》。
在片中,她飾演凱拉·奈特莉的妹妹。
用現在的話來說,這是一個“婊裡婊氣”的角色。
她愛上了一個男孩,但這個男孩好像愛上她的姐姐。
于是,她經常偷偷觀看這兩人之間的私會,幹着一些當時自己憧憬,又了解不了的羞羞事。
你看這眼神,好奇中帶着恐懼,恐懼中又不乏傷心。
正是在這部片,西爾莎·羅南通過她的眼睛,奠定了她的表演風格——sir總結為,脆弱的複雜性。
怎麼說,就是她的年齡和認知明明藏不了心事,但你看她,始終隔着一層迷霧。這讓她即使幹任何壞事,你都恨不起來。
這就是一個天生的演員胚子。
即使一張劇照。
這次放過她的眼睛。
注意她的右手指,用力勾着。
同一側的右腳,大腳趾也倔強地翹起。
這兩個小動作充分暴露她不安的内心。
是試探,是比劃,也是不服氣。
是《贖罪》,讓西爾莎·羅南成為史上該獎項第三年輕的奧斯卡提名者(最佳女配角,年僅13歲)。
是《贖罪》,讓好萊塢的評論家紛紛贊歎,“一個影後即将誕生”。
也是《贖罪》,讓西爾莎·羅南說了那句超越年齡,讓不少同輩甚至前輩演員都了解不了的職業名言。
表演就是想象你自己是那個人。她的性格并沒有那麼卑劣,她隻是困惑,她嘗試去忘記但無法做到,她被自己的内疚深深折磨。
那個人,不是簡單的好人壞人。
而說這句話的,不過是一個13歲的女孩。
天才型選手。
一個殘忍的真相是,天才的誕生,往往不來自普通家庭,也不全由天賦,往往各取一半。
比如,一個隻在報紙上發表豆腐塊文章的文字愛好者,培育出一個大作家。一個終生不得志的鋼琴愛好者,培育出一個鋼琴家。
羅南的家庭就屬此列。
母親是普通人,父親是愛爾蘭演員,名氣也僅僅在好萊塢混個臉熟而已。
這種背景讓她從小能出入片場,4歲躺過布拉德·皮特臂彎,6歲敢在片場與制片人對話,她熟悉名利場,不怯名利場,但也尊重名利場。
至少,尊重前輩。
我對長大和像她這件事有點壓力……如果老了之後沒有瓦妮莎·雷德格瑞夫(老年版羅南)漂亮,就去整容……她很美,能扮演年輕的她是對我的恭維。
說這話的羅南,正在《贖罪》洛杉矶釋出會上。
嗯,重點還是,13歲。
羅南不是沒有踩過坑。
《暮光之城》系列作者的另一瑪麗蘇科幻《宿主》;蘿莉蛻變殺手的《漢娜》;拯救自己命運的女吸血鬼《拜占庭》……
如你所見,幾乎都是商業片。
商業片邏輯并不倚重演員表演,他(她)隻要完成劇本需要的人設。
在那些真正發揮演技的“文藝片”裡,西爾莎·羅南,才能發揮她的能量。
給她足夠的空間,她是一個能把七分劇本變成九分的演員。
就不說那部滾瓜爛熟的《布達佩斯大飯店》了。
《布魯克林》。
這是羅南第一次在銀幕飾演“愛爾蘭人”。
她在片中飾演艾麗斯,一個去“北上廣”漂泊的異鄉客。
一次,焦頭爛額的艾麗斯迎來她的室友,同樣經曆不順的兩個人噼裡啪啦地向對方倒了一堆苦水。
但倒完呢?
兩人其實并不熟,這麼掏心掏肺,挺難為情的。
看這個禮貌但不失尴尬的微笑——
像不像酒醒後的讪笑。
笑是善意的了解,也是禮貌的(自我)拒絕。
2015年,《布魯克林》讓她第一次提名奧斯卡女主角,年僅21歲。
《衛報》當時是這樣稱贊這位最嫩候選人的:“如果少了羅南的演出,《布魯克林》可能隻是個普通的愛情故事。”
今年的《伯德小姐》,将是羅南對奧斯卡影後發起的第二次沖擊。
在這部創造爛番茄好評紀錄的電影裡,羅南的表演是舉足輕重的一環。
她目前憑此片獲得的榮譽包括但不限于——
《時代》雜志票選出的年度十佳表演第一。
《紐約時報》本年度最具突破表演者“最美表演”第一個出場。
《好萊塢報道》影評人年度最喜愛演員第三位。
哥譚獨立電影獎最佳女演員。
……
sir沒看過,不過多褒揚。
sir隻知道,預告片這兩張動圖,自己也就看了十來遍而已。
(想想國内明星表示輕蔑,也就給一個魚肚白的眼)
據北美記者@西多觀後感慨——
整部電影,她幾乎沒有什麼所謂演技爆發的時刻。但無論是和媽媽争吵的皺眉、與男神接吻後的大叫、跟老師意見不合那個想給又不敢直給的冷眼。 羅南都表現一種欲說還休的暧昧感。
可攻可守,既單純又勾人。
她應該是鐵了心當演員。
這當然跟好萊塢99%同輩不一樣。
即使名氣更勝的達科塔·範甯。
一樣年紀,一樣童星。
兩人今天境遇已大不相同。
一個流連于時尚街拍、花邊新聞,舉手投足,皆是名媛氣象。
西爾莎·羅南?
連推特、臉書、ins等社交圈粉工具都沒有。
羅南賬号不是自己所建
這不禁讓sir想起她演完第一部的興奮——演戲就像嗑藥,開始就停不下來。
很好,各有活(佛)法,各自精彩。
13歲的西爾莎·羅南天真果敢,她隻管向前,“不必去想你需要想什麼”。
如今的她更堅定自己方向,“感受到你需要去做的事情”,找到了自己獨一份的美。
從不去想到感受,更新的正是自我覺醒。
sir電影原創,微信id:dushetv
微信搜尋關注:sir電影
微網誌搜尋關注:毒舌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