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資料脫口秀 | 矽谷軟體大佬跨界黑曆史 那些年做不下去的硬體

資料脫口秀 | 矽谷軟體大佬跨界黑曆史 那些年做不下去的硬體

導讀:谷歌母公司alphabet正努力拓展無人機運送業務,盡管這隻是他們拓展硬體世界的一小步,卻面臨着巨大的挑戰。

将觸角伸向硬體世界的矽谷軟體大佬不止谷歌一家。包括亞馬遜、facebook等科技巨頭,都在嘗試将自己的影響力和産品線從軟體世界拓展到硬體戰場。然而,矽谷大佬們正逐漸發現,環境的不确定性、安全上的巨大變數的等因素,都讓這條新路子遠比自己所熟悉的軟體世界難走的多。

本期資料也瘋狂為您講述,矽谷軟體大佬跨界黑曆史 那些年做不下去的硬體。元旦假期,出遊路上不想低頭看手機的讀者請猛戳下面的音頻,或者點選文末閱讀原文跳轉我們的喜馬拉雅專欄收聽節目。

大資料文摘“資料也瘋狂”播報欄目每周五固定推出炫酷又有趣的資料脫口秀,用聲音傳遞資料的魅力,歡迎點選“閱讀原文”在喜馬拉雅訂閱我們。

音頻欄目志願者也在持續招募中,如果你對資料類新聞或者播音後期感興趣,請背景回複“播報”了解如何加入。

have a great data!

資料脫口秀 | 矽谷軟體大佬跨界黑曆史 那些年做不下去的硬體

- 00:00 / 11:48

2014年8月,谷歌無人機将一盒狗糧和一盒巧克力運送到了澳洲内陸地區的牧場,這次無人機的成功投遞是google努力了兩年的結果。但随後,谷歌還是放棄了這款無人機,原因是這架無人機在起飛和着陸時,很容易受到風力影響被掀翻。

alphabet的58輛無人駕駛汽車已經行駛了220萬英裡,但仍然無法勝任雪天行駛;他們用來提供網絡連接配接服務的高空氣球常摔成碎片,工程師為此焦頭爛額;alphabet還有一個互動式夾克項目,由于内部傳感器會在紡織中被折斷而被延遲一年;此外,被該科技巨頭放棄了的硬體項目還包括貨運小型飛艇,垂直農業和海水燃料等項目,原因從面臨技術瓶頸到價格昂貴不一。

其他軟體大佬也面臨着類似的問題。facebook公司正努力推出太陽能無人機,嘗試用雷射束連結網際網路。視訊聊天服務skype聯合創始人上司的starship technologies公司正計劃傳遞一批機器人,但目前的機器人模型還需要人類操作員的協助才能過馬路。

從軟體向硬體探索的路上,大佬們面對的最大問題是環境的變化。在軟體設計中,程式員可以控制他們的環境。但硬體世界是淩亂且不可預測的。即使最聰明的計算機也不可能為每一種可能性做好準備。此外,技術研發還肩負着公共安全和監管問題,因而很容易看到為什麼科技行業無法在硬體領域複制其成功。

alphabet公司google x實驗室負責人astro teller說到:“硬體世界是如此的無情,你不能要求它更有條理”。該實驗室目前已經決定放棄太空升降艙和噴氣背包項目。

此外,數字技術的進步是迅速的,這基于計算能力的快速提升以及軟體無休止的複制。但在硬體的世界中,技術進步往往會受到現實環境的束縛。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研究技術對社會影響的教授安德魯•邁克菲(andrew mcafee)提到:矽谷推進硬體世界“将是一個更長,更緩慢的過程”。

但緩慢并不是谷歌的風格。1996年,拉裡•佩奇(larry page) 和謝爾蓋•布林(sergey brin)在斯坦福大學宿舍的一台計算機上推出搜尋引擎谷歌(早期曾稱為“backrub”)。到2000年,谷歌伺服器每天處理的查詢量已達6000萬次。

當年谷歌的董事會成員和早期投資者約翰•多爾(john doerr)在一次“一到零的計算機代碼”會議中聲稱:“新經濟是基于比特而不是原子”。

而近期,alphabet則開始關注原子倫敦,其對于研發汽車、機器人、無人機、煙霧探測器和風力渦輪機等産品表現出了巨大的熱情。

資料脫口秀 | 矽谷軟體大佬跨界黑曆史 那些年做不下去的硬體
資料脫口秀 | 矽谷軟體大佬跨界黑曆史 那些年做不下去的硬體

圖:alphabet自動駕駛車(上);公司正在測試通過淚液檢測血糖的智能接觸式透鏡(左下);來自nest labs公司的恒溫器(右下)

在這種心态下,谷歌在2010年成立了x實驗室,專門開發“moonshot”(一個需要激進解決方案和突破性技術)項目,來解決一些需要長時間研發的大項目。project wing就位列這個名單,這個團隊由大約85名員工組成,設計用于送貨的無人機。

對alphabet的管理者來說,無人機送貨是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相當于21世紀的驿馬快信(pony express)。谷歌于2012年成立了無人機運送研發團隊,并聘請麻省理工學院機器人學教授尼克•羅伊(nick roy)來上司該團隊。他帶領了兩位研究所學生,這兩位學生曾建造了一架無機翼飛機,可以自主地飛行通過mit的停車場。

起初,x實驗室考慮使用無人機給心髒病發作的受害者運送除顫器,但很快意識到這種方法沒有比救護車好,進而放棄了這一想法。一位之前的雇員曾說:“如果無人機出故障,可能會有不少新聞報道會出現這樣的題目:由于谷歌無人機的延誤,導緻老年人死亡。”

project wing進而轉向了使用無人機運送小型包裹,從食品到電子器件到醫藥,并進一步加強谷歌物流方面的作用,這是無人機購物服務的開始。

2012年一些少數民用無人機是四旋翼飛行器,它可以垂直起飛和盤旋。但是效率低下,他們的電池通常隻能用于飛行20分鐘,攜帶包裹時效率更低。另外一種是有翼的無人機,可以飛行得更遠,但不能盤旋,還需要一條跑道用于起飛和着陸。

工程師先後設計了一系列原型-代号為“auk”,“bauk”和“super bauk”的模型無人機。最後設計出一款白色泡沫和塑膠制作成的滑翔機“chickadee”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chickadee大約3.5英尺,重18磅。

每個版本的設計都帶來了一些新問題。在軟體模拟中可以飛行的飛機在真實世界卻無法工作。無人機并沒有精确地按既定的路線飛行。當裝置尾部着陸時很容易翻倒。在空中旋轉時也會出現天線失靈。

相比之下,測試軟體就很直截了當。你可以通過按下按鈕來模拟變化,進而發現并修複缺陷。谷歌以測試軟體而聞名。它可以不斷地調整其搜尋算法以確定他們為使用者提供最相關的結果。

資料脫口秀 | 矽谷軟體大佬跨界黑曆史 那些年做不下去的硬體

圖:project wing 首次測試一架無人機,它可以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像飛機一樣滑翔,但是設計有缺陷。

硬體部分卻相對更加複雜。工程師們需要經曆一系列如設計、建造、試飛、撞擊、重建、再測試的複雜過程。而一次微小的局部精确調整,比如升降舵補助翼的調整,将耗時數周。

除了設計無人機之外,谷歌團隊還面臨着同樣令人頭疼的挑戰:如何遞送包裹。

工程師們對谷歌快遞的郵遞人員進行了追蹤。他們發現貨物的傳遞地點多種多樣,有的客戶要求遞送到後門,有的客戶則要求遞送到庭院,一位前x實驗室雇員稱這個問題為“最後一英尺問題”。

是以,研究人員不斷努力尋找解決方案。“是讓它着陸?降落的過程能否完全掌控?如果你想讓它着陸,是否有人會偷走它?或者,人們會害怕它嗎?它的危險性有多少?”這位前x實驗室員工說。“關于着陸或不着陸,我們内部持續争論了幾個月。”

研究團隊最終決定通過設定絞盤實作包裹的低空投遞,但這需要立式起落飛機在風中起航、盤旋上升。

無人機降落的地點也是一項難題。衛星資料不夠精确,不足以確定無人機找到正确的位址,在城市中尤其如此。即使位址正确,也需要相機傳感器能夠準确傳遞下方地面的圖像資訊,以避免包裹降落到屋頂上或水池中。

相對于不被人們熟知的谷歌無人機項目,亞馬遜公司已經在開發用于送貨的無人機。在投遞過程中,alphabet和亞馬遜現在都在考慮向客戶尋求幫助。從亞馬遜拍攝的場景和alphabet描述中我們了解到它們希望讓客戶在地面上放置一個特别标記的墊子,以便于無人機識别。

2014年初,谷歌創始人brin曾試圖要求加快無人機研發的速度,在五個月内實作用無人機向非谷歌員工首次送貨。并推動了在澳洲的狗糧遞送。

在那之後,研發團隊用南非航天工程師戴夫·沃斯(dave vos)接替了研發團隊上司人羅伊。

沃斯先生給以不拘一格自由式為主的谷歌文化氛圍帶來了一絲陌生的嚴肅,旨在沿用航空工業的嚴謹作風。他下令加大無人機設計的測試,包括在風洞實驗。2016年初,布林先生幹脆直接将辦公地點搬到project wing項目辦公室以加快項目的推進。

與立式起落相似,這個新的無人機設計可靠性有待考證。前員工說到,今年早前的幾個月,在加州默瑟一個方圓20英裡的flying m ranch牧場進行的測試中,x的無人機多次墜毀、失控或在樹上降落。他們的目标是1000次無事故,但他們卻一直未能通過300次。

x實驗室的目标是建立一個名為wing marketplace的線上交易平台,客戶可以通過無人機在幾分鐘内獲得從零售商和餐館那裡所訂購的産品,它們收取6 美元每筆的送貨費用。該實驗室已經會見了全食超市公司(whole foods market inc.)達美樂比薩(domino’s pizza inc)以及一些快餐連鎖店。

今年九月,project wing項目完成了對非本公司員工的再次投遞,無人機将墨西哥卷從chipotle mexican grill公司餐車投遞給百英尺之外的佛吉尼亞理工學院的從業人員和學生。

一位x實驗室的發言人表示,x仍然會緻力于無人機的研發。“我們相信,更快、更有效的空中速遞是一個值得推進和探索的項目。”她說。x實驗室計劃明年投入更多力量進行無人機測試。

資料脫口秀 | 矽谷軟體大佬跨界黑曆史 那些年做不下去的硬體

圖:project wing目前無人機類似于雙體船,解決了第一架無人機的一些問題,但前員工表示它仍然不可靠。

與此同時,亞馬遜也在美國和英國進行着無人機送貨的測試。此外,一家名為“flirtey”的初創公司自上個月開始在紐西蘭進行使用無人機遞送達米樂披薩的小型測試。

技術向硬體世界進軍的重要挑戰是高風險。科技公司首次制造出的産品在安全性方面可能存在很大欠缺。去年,一個業餘玩家設計的無人機使一位英國兒童失明。潛在的安全隐患也倒逼相關法規出台,這樣的束縛将對那些早已習慣于按照時間表推進産品研發的科技公司帶來更大挑戰。

原文釋出時間為:2017-01-02

本文來自雲栖社群合作夥伴“大資料文摘”,了解相關資訊可以關注“bigdatadigest”微信公衆号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