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一份某地《關于請求将部分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列入國家有關目錄管理的請示》(下稱《請示》)在多個微信群裡傳播,并迅速引發保護界人士的質疑。
據當地環保人士稱,“3月6日開始,這份《請示》在各部門征求意見,并準備上報農業農村部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
這份《請示》稱,××是野生動物資源大省。同時,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産業是重要的特色養殖産業,也是林業精準扶貧的重要産業之一。據統計,××省現有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機關或個人4424家,固定資産投入56.38億元,年産值62.79億元;野生動物經營利用機關1641家,年産值80.6億元,行業從業人員達12萬多人。
《請示》請求,将部分人工繁育技術成熟穩定的獸類和鳥類野生動物物種列入“畜禽遺傳資源目錄”,按照《畜牧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管理。其中包括綠頭鴨、斑嘴鴨、藍孔雀、環頸雉(七彩山雞)、鴕鳥、鴻雁、梅花鹿、雜交野豬、果子狸、竹鼠、豪豬等。
第一财經記者注意到,這份隻有1300多字的《請示》,有三處提到了“果子狸”。
“又想把果子狸列入允許食用的人工養殖野生動物範圍,真不知道他們是怎麼想的。”一位動物保護界人士說。
上述環保人士還發現,《請示》顯示,“野生動物經營利用機關1641家”。同一天當地媒體公開報道的資料則顯示,當地有野生動物人工繁育機關2836家,經營利用機關822家。“上報的資料明顯多了許多。到底哪個資料是真實的?”
8日上午,當地林業部門一位官員在電話中告訴第一财經記者,目前資料還沒出來,估計下周二會有結果。
某地《關于請求将部分人工繁育陸生野生動物列入國家有關目錄管理的請示》(部分内容截屏)
果子狸學名花面狸,是靈貓科、花面狸屬食肉動物。作為sars病毒的中間宿主,果子狸雖然本身不會攜帶sars病毒,但它是雜食動物,而且活動範圍廣泛,與其他的野生動物接觸,會沾染上一些病毒。研究發現,野生果子狸身上存在狂犬病毒、旋毛蟲、斯氏狸殖吸蟲等寄生蟲。
2003年5月23日,深圳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香港大學宣布,研究人員從野生動物果子狸身上查到的sars病毒與人體中發現的完全一緻。為防止人們食用果子狸肉,導緻感染sars病毒,香港當即禁止果子狸入境。緊接着,廣東、上海等地也明令禁止市場上果子狸交易。
2003年8月,原國家林業局釋出相關通知,公布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梅花鹿等54種陸生野生動物名單,果子狸名列其中。該通知稱,經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提報,并經組織專家論證稽核,梅花鹿等54種陸生野生動物的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可以從事經營利用性馴養繁殖和經營。
當年10月15日,非典過後,廣東省有關部門即宣布,果子狸經營者隻要持有營業執照、相關檢驗檢疫證明和《廣東省陸野生動物及其産品銷售憑證》,并領取所屬野生動物保護站頒發的《廣東省陸野生動物經營證明》,便可以經營果子狸。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呂植領銜的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列出了6種對公共安全有危害的野生動物,排在第一位的就是果子狸。其餘為黑眉曙蛇、虎紋蛙、喜馬拉雅旱獺、穿山甲、中華菊頭蝠。
2月27日,國家林草局宣布全面整頓野生動物人工繁育和經營利用從業機構。要求以食用為目的從事陸生野生動物人工繁育的,須撤回并登出所核發的人工繁育許可證件或文書,并一律停止為食用目的出售、運輸野生動物等活動。
商業性經營利用馴養繁殖技術成熟的陸生野生動物名單。資料來源:原國家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