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金錯刀頻道 祥燎
友情提示:怕蛇的朋友,謹慎觀看。
中國有很多神奇的小村小鎮小縣,地方雖小,卻能把一個産業做大做強,甚至做到行業第一。
今天要說的這個小村莊,名叫子思橋村,同樣神奇。
子思橋村位于浙江省德清縣新市鎮,面積不過1平方公裡,人口才800多人,但最多的時候養了300多萬條蛇!
外界都管它叫:中國第一蛇村。
對于這種緻富典型,央視自然不會缺席報道。
記者一到子思橋村,當地養蛇戶就像獻哈達一樣,給她脖子繞上兩條蛇。
吓得記者花容失色,連忙确認:有沒有毒?
進村後,記者走到一處蛇池外,池子内的養蛇戶為她掀開蓋子,隻見一窩劇毒的蝮蛇正盤卧休息...這一幕更是把人吓出心理陰影。
不僅央視記者hold不住,其他電視台的記者也沒一個能保持淡定。
一位記者甚至搬來長闆凳,站在上面做報道,但最終還是落荒而逃。
看到記者們的反應,網友無不感同身受。
子思橋村的居民,難道就不怕嗎?中國第一蛇村,是怎麼練成的?
子思橋村的居民最初也很怕蛇。
但他們更怕窮。
四十多年前,子思橋村還是一個貧困村,誰的生活都不好過,但都找不到好出路。
和很多農村脫貧緻富的案例一樣,他們需要一個“帶頭大哥”先趟出一條成功之路,才敢放心創業。
楊洪昌就是這樣一個“帶頭大哥”,他是村裡第一個養蛇戶。
踏上養蛇路,楊洪昌也是迫不得已。
年輕時,楊洪昌患上了強直性脊柱炎,但根本買不起藥,有位老中醫建議:你們老家莫幹山有蛇,要不你回家抓點蛇泡酒喝喝看吧。
為了治病,楊洪昌上山抓蛇,随着補蛇技術愈發娴熟,他抓的蛇除了夠自己吃,還能有剩餘賣給收購藥材的小商販。
漸漸地,他的身體好轉,靠賣蛇賺的錢也越來越多。
靠養蛇發家緻富的念頭随之萌發,于是他成了村裡第一個養蛇戶。
第一年,由于沒經驗沒技術,楊洪昌買來的4000個蛇蛋,最終隻孵出了1000條小蛇,虧了一萬多元——那是1983年的一萬多元。
村裡很多人勸他,這蛇是野生的,家裡是養不好的,但他并不服輸。
第二年,他四處請教專家,不斷摸索各種材料,終于模拟出适合蛇生存的環境。胸有成竹的他,一次性采購了4萬個蛇蛋,孵化出37000多條小蛇,一口氣賺了14萬,一躍成為村裡首富!
但這個首富當得并不容易。
最初養蛇時,楊德昌一天會被咬上幾十甚至上百次。最驚險的一次,還是在為五步蛇擠毒液時,蛇頭忽然扭過來咬在他手上。“我立刻拿刀在手上劃出兩道口子放血,再用水急沖,再叫車去杭州的醫院打血清。”
那時睡覺也睡不踏實,不時有蛇逃跑。一次晚上醒來,“忽然覺得肚皮上一涼,馬上知道有蛇爬上來了。”他定睛一看,還是條毒蛇,“我吓得一動不敢動,好一會才遊走。”
雖然有風險,但養蛇的收入還是讓村民動心了,紛紛前來請教,楊洪昌也毫不保留。
最多的時候,全村85%以上的村民都在養蛇,相當壯觀。
漸漸地,村裡的雞鴨豬狗等牲畜越來越少,四處充斥着蛇的聲音,令人毛骨悚然,據說小偷都不敢來。
不過光靠膽大,子思橋村還不足以成為中國第一蛇村。
一個養蛇戶說:“20年前賺個三萬五萬,隻能過過日子。但近十年,年收入都在50萬以上。”
收入暴漲,在子思橋村是普遍現象。
即使規模較小的養殖戶,如今的年收入也能有十幾萬。
這背後,是由于子思橋村一直在産業更新。
從最初最簡單的養蛇、賣蛇,子思橋村的養蛇戶們探索出了許多提高蛇産品附加值的道路。
蛇餅是最常見的産品。村民們将蛇殺後,盤好後就攤在路邊或許院子裡曬蛇餅,村裡随處可見,場面很是壯觀。
殺蛇後,蛇頭、蛇皮、蛇骨都能賣錢,連内髒也不浪費。蛇膽自不必說,蛇腸子上面的肥油也是好東西,它是上好的潤膚産物主質料。
同樣為人熟知的蛇産品,還有蛇酒。一壇蛇酒賣七八千元,楊洪昌居然說:“也不貴,可以喝一年,可以泡三次。”
不過利潤最高的,還要數蛇毒。普通蛇毒一克就價值七八十元,珍貴的蛇毒甚至數千元一克。
當然,養毒蛇、取毒都不是易事,為了能安全高效地取毒,村裡還有專門的取毒師,都是實打實的狠人。
取蛇毒前,換上雨靴,帶上手套,隻身進入蛇池抓蛇,畚箕一推,一次性抓幾十條毒蛇裝進袋子裡。
取毒時,用長鑷子将蛇一條條從袋子裡夾出,再手握蛇頭,放到杯口邊緣一捏,就能擠出蛇毒。
除了向外販賣蛇産品,子思橋村甚至還發展起了旅遊業。
來這兒旅遊,刺激程度不亞于高空行走、蹦極等網紅項目。
往你手上或脖子上放條蛇,隻是基礎的體驗項目。
你還能站在從業人員旁邊,近距離觀看取蛇毒。300多條毒蛇,半小時取完,看着毒蛇毫無反手之力,感覺相當奇妙。
再刺激點,還能親自進池子内抓蛇,體驗養蛇戶的生活。
這幾個項目體驗過後,大多數人都會減少對蛇的恐懼,有遊客抓過蛇後就說,“蛇也是蠻可愛的。”
如果不想與蛇有親密接觸,也可以保持距離觀看各種蛇,包括眼鏡蛇、眼鏡王蛇、竹葉青、蝮蛇、五步蛇等毒蛇,和逛動物園無異。
或者,去蛇文化博物館,了解蛇類知識。
最有意思的是蛇村孵化蛇蛋,先在室内鋪好沙土,而後将蛇蛋埋進泥土中,每天還要給蛇蛋澆水,和種莊稼一樣。
随着蛇胎逐漸成熟,蛇蛋會每天變大,最後小蛇破蛋而出。
這一圈走下來,感興趣的遊客還能到村裡的商店購買各種蛇産品。
足不出戶也能坐地生财,這才是第一蛇村。
如今,全球蛇類繁殖産業70%來自中國,而在中國,子思橋村就占了近3成。
子思橋村的蛇産品還遠銷日韓、東南亞,繁育技術也出口到了南韓,幫助南韓設計建立了面積達10000平方米的标準版養殖池。
不過養蛇不僅辛苦,還有風險,很多年輕人都不願養蛇。
子思橋村從幾乎每家每戶都養蛇,銳減到了三四成。
盡管如此,子思橋村的發展卻沒有停滞,每年全村靠蛇産業的收入就有近1億。
關鍵在于第二代養蛇戶,在上一輩人打下的基礎上與時俱進,迸發出了許多新想法。
比如産品和技術更新。
胎蛇系列産品就是近些年的重量級産品。
胎蛇指的是剛孵化出來的小蛇,這種蛇藥用價值比成蛇還高,價格也更貴。
但在以前,胎蛇大都隻是曬幹做蛇餅或用來泡酒,如今新一代養蛇戶卻研發出了新的産品形态,比如胎蛇膠囊。
為了做成胎蛇膠囊,最大程度保持了胎蛇的營養成分,養蛇戶還和浙江大學、暨南大學等科研院校建立了合作關系,一同研發了超低溫深加工技術。
除了用來入藥或保健的蛇,現在子思橋村還養殖了寵物蛇和觀賞蛇。
這些蛇顔值高,性情溫順,一條普通寵物蛇就能賣數百元,售價是以往藥用蛇的幾十倍。
至于珍貴的品種,比如白蛇,一條售價則在1萬到10萬不等!
和上一輩人一樣,年輕的養蛇戶不僅肯勞力,也肯勞心,這就是子思橋村至今仍是中國第一蛇村的原因。
從貧困村到富裕村,子思橋村的居民經曆了多少挫折,大概隻有他們心裡清楚。
天助自助者,肯自己開辟道路的人,必然會天無絕人之路。
你想去蛇村逛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