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棵樹讓腎虛的朋友眼前一亮,從此可以挺直腰杆做人

作者:名門書院之行者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四季的輪回,還是生命的流逝?

一棵樹讓腎虛的朋友眼前一亮,從此可以挺直腰杆做人

一棵樹帶您走進中醫的世界,了解中醫是怎樣治病的。枸杞一個令人既熟悉又陌生名字,她可以在一年之内,多次開花結果,她的根葉花果皆可以入藥。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這樣記載:"春采枸杞葉,名天精草;夏采花,名長生草;秋采子,名枸杞子;冬采根,名地骨皮"。

一、枸杞的由來與腎虛的根源

關于"枸杞"一詞的來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枸、杞兩樹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莖如杞之條,故兼名之。"蘇頌曰:"今人相傳謂枸杞與枸棘二種相類,其實形長而枝無刺者,真枸杞也。圓而有刺者,枸棘也,不堪入藥。"

一棵樹讓腎虛的朋友眼前一亮,從此可以挺直腰杆做人

杞字記載于殷商甲骨文,其種植年代久遠。據《史記》、《通志》記載:"杞氏為夏禹之後。"杞不僅用作姓氏,也被用為地名、國名。人們甚至将杞作為植物圖騰來崇拜,古人對枸杞的重視由此可見一斑。

據《山海經》記載,生長枸杞的地方有:虐勺山、小華山、曆石山、隗山、暴山、堯山等。

一棵樹讓腎虛的朋友眼前一亮,從此可以挺直腰杆做人

《列子·天瑞》記載:在古代杞國有個人,一天晚上看見天上一顆流星墜落,他感到非常恐慌、害怕。從此總是擔心天也會塌下來,自己沒有安身之地,最後終日不思飲食,難以入睡。

現在人們都知道天是不會塌下來的,那麼"杞人憂天固可笑,精衛填海未必癡"究竟暗含哪些醫理呢?中醫認為恐傷腎,過度擔憂、恐懼會傷害腎氣,導緻腎虛。此外,導緻腎虛的另一個主要因素便是,縱欲耗損腎精。中醫認為腎五行屬于水,而地上的大海也就代表腎水,精衛填海是告訴人們,不要過度放縱情欲,耗損腎精,隻有固護腎精才能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

二、補腎明目,根葉花果效不同

腎為先天之本,腎虛是很多人的煩惱,無論男女老少。那麼腎虛的朋友除了不要恐懼,不放縱情欲,可以使用哪些藥物治療呢?首先中醫治病講究因時、因地、因人辨證論治,而不會拘泥于用某個藥方或中藥治療一種疾病。即使同一個人,也會因為春溫秋燥,夏熱冬寒的季節影響而出現不同病症,是以藥物的選擇也會有很大差異。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枸杞的根葉花果,和它們的性味、歸經、功效,以及适合哪些病症。

一棵樹讓腎虛的朋友眼前一亮,從此可以挺直腰杆做人

枸杞葉又名枸杞頭、甜菜,長于治療虛勞發熱,目赤昏痛,《本草綱目》稱枸杞芽為天精草,性涼,味苦、甘,入心肺脾腎四經。另有《食療本草》記載其有"除風,補益筋骨的功效"。《日華子諸家本草》也記載其有"去皮膚骨節間風的功效"。是以新鮮枸杞芽比較适合風邪較重的春季食用。現代研究【1】枸杞葉有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也有人将其制成茶葉平時飲用。

一棵樹讓腎虛的朋友眼前一亮,從此可以挺直腰杆做人

花普遍具有輕清上浮的特性(旋覆花除外),夏季天氣炎熱,最容易上火,可以用枸杞花泡水喝,上清頭目。

枸杞子味甘,性平,歸肝腎經,具有滋補肝腎、明目的功效。因其味道鮮美又被稱為羊乳,無論是藥用還是食用都深受廣大朋友的喜愛。在《神農本草經》中被列為上品,因其樹形狀像拐杖,有治療腰痛、腿痛的功效,又被稱為仙人杖,或西王母杖。

枸杞的作用功效是肝腎同補,在補腎治療腰痛、腿痛的同時,還能益肝明目。這正是中醫治病的一大特點,中醫認為肝開竅于目,腰為腎之府,肝腎同源(乙癸同源)。治療肝腎虧虛,視物昏花的中醫名方杞菊地黃丸就是由枸杞子、菊花等中藥組成。

一棵樹讓腎虛的朋友眼前一亮,從此可以挺直腰杆做人

落葉歸根,到了冬天枸杞樹将她一身的精華都藏到樹根之中,地骨皮就是枸杞的根皮,味甘、淡、性寒。歸肺、肝、腎經。具有清熱退蒸,涼血等功效。常用于治療陰虛發熱。中醫認為春夏利于養陽,秋冬利于養陰,是以肝腎陰虛,伴有内熱、盜汗(通常表現為晚上睡覺時出汗)的朋友可以在冬季服用地骨皮。入藥用量9-15克。

三、辨清真假及适應症

枸杞雖好也要選對、用對。枸杞子呈紅色卵狀,春、夏、秋三季均可結果。好的枸杞飽滿,顔色鮮紅或為紫紅。甯夏枸杞果臍部位是白色的,泡入水中百分之九十不下沉。天然枸杞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而硫磺熏過的枸杞有刺鼻的味道。

一棵樹讓腎虛的朋友眼前一亮,從此可以挺直腰杆做人

平素肝腎虧虛、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适合吃枸杞。而正在感冒發燒、身體有發炎、腹瀉的人不适合吃枸杞。另外營養過剩者也不建議食用。

從此告别擔憂、恐懼,不再杞人憂天,不再放縱情欲,适當适時的使用枸杞,一定可以挺直腰杆,做一個頂天立地的人。像枸杞一樣奉獻出自己的全部給他人,必定收獲健康快樂!

參考文獻:

【1】陳雅林、譚芳、彭勇,《枸杞葉的研究進展 》[j] ,《中國藥學雜志》,2017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