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國國際大資料産業博覽會“2019全球區塊鍊技術發展論壇(gbf)——技術創新與融合專場”現場。 曾實 攝
中新網貴陽5月28日電 (曾實)28日,2019中國國際大資料産業博覽會(簡稱數博會)“2019全球區塊鍊技術發展論壇(gbf)——技術創新與融合專場”舉行。在新技術的驅動下,全球“數字社會”建設正如火如荼,“如何建立一個值得信賴、相對安全和可持續發展的數字社會”成為論壇熱點。
北京網際網路法院院長張雯,圍繞區塊鍊技術在司法領域的落地與應用在演講中表示,“許多電子證據是可以作為證據來源的,但是電子證據存在虛拟性、脆弱性、隐秘性和可篡改性,如果沒有區塊鍊技術的加持,審理這類案件時難度就會加大。”
2019中國國際大資料産業博覽會“2019全球區塊鍊技術發展論壇(gbf)——技術創新與融合專場”現場。 曾實 攝
據了解,中國現在有網際網路法院三家,分别是:杭州網際網路法院、北京網際網路法院和廣東網際網路法院。
随着網際網路接入和采用率進一步提高,網際網路使用人數将再次攀升,個體需要更加安全可信的數字身份以保障自身的權益;舊的商業邏輯不再适用,大部分公司需開發新的商業模式,而數字社會需要更加強大的安全防護措施,以應對可能存在的數字風險。
對于區塊鍊技術的司法應用和電子證據的真實性,張雯表示,“網際網路法院把很多平台公司的專家、學者邀請來組建了一個技術專家庫,輔助我們共同來對技術、技術标準、技術落地、技術監督的實施,給我們進行證據支援,這是我們現在在做的工作。區塊鍊的作用就是讓我們大量的資料,能夠通過這樣一個技術附載變得真實、變得安全、變得可控、變得更有效利用,進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或者其他産業進一步的發展。”
2019中國國際大資料産業博覽會“2019全球區塊鍊技術發展論壇(gbf)——技術創新與融合專場”現場,與會嘉賓進行圓桌讨論環節。 曾實 攝
區塊鍊技術作為網際網路的信任基石,為“可信數字社會”建設提供了新思路。傳統行業積極擁抱區塊鍊技術,踏浪而行,成效凸顯,在降低信任成本的同時,也降低了時間、人力和資金成本,大大提升了社會運轉效率。
當當網和早晚讀書的創始人李國慶,就區塊鍊跟内容産業的關系,發表了題為“區塊鍊:推動内容産業網際網路新格局”的演講。他表示,“傳統網際網路有很多痛點和潛在機會,區塊鍊技術對于内容産業非常好的解決了經濟機制的問題。同時,區塊鍊技術的金融屬性,還對内容網際網路的發展插上了一對‘金融翅膀’。”
光之樹科技創始人張佳辰認為,區塊鍊技術在金融領域及個人征信方面仍有很大的應用空間,“基于安全技術,區塊鍊不光支援資料交易,資料交換本身,同時大家不願意交換原始資料的時候,也依然可以用到區塊鍊作為市集以及權限管理功能,同時把資料使用權和價值分開。”
活動期間,還分别進行了題為“共識——資料上鍊的标準及挑戰”“對話備案企業”“引領——區塊鍊與數字經濟有什麼關系”的三場圓桌讨論。并釋出《公有鍊白皮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