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地名演變:四川成都古代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作者:楊帆老師

成都,四川省轄地級市,簡稱“蓉”,别稱蓉城、錦城,四川省省會,自古有“天府之國”的美譽。成都是全國十大古都和首批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古蜀文明發祥地,本文将探讨成都曆史時期的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古地名演變:四川成都古代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戰國蜀郡

先秦時期,成都地區屬蜀國,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乘蜀國與巴國、苴國交戰之際,派兵消滅蜀國,并将郡縣制推廣到蜀地,都江堰的修建讓成都平原成為天府之國,秦國是以國富民強。

古地名演變:四川成都古代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秦代蜀郡

秦國在統一六國的過程中,将郡縣制度推廣到全國,秦代時成都屬蜀郡,地名成都。

古地名演變:四川成都古代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西漢益州蜀郡

秦朝滅亡後,西漢在秦代郡縣制的基礎上實行郡國并行的制度,後來在郡縣以上又增設了州牧(刺史部)一級的行政區。州牧原為監察地方官員的機構,後逐漸演變為地方軍政機關。西漢時成都屬益州刺史部,蜀郡。

古地名演變:四川成都古代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東漢益州蜀郡

東漢時,行政區劃與西漢時基本相同,成都仍屬益州刺史部蜀郡。

古地名演變:四川成都古代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蜀漢益州蜀郡

東漢後期,地方勢力不斷膨脹,黃巾起義後,州牧長官與地方豪強地主趁機架空了東漢朝廷,國家陷入了長期的軍閥混戰。三國時期,成都是蜀漢政權的都城所在,屬蜀漢益州蜀郡。

古地名演變:四川成都古代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西晉益州蜀國

三國後期,蜀漢政權逐漸衰敗,長期北伐與宦官專權使得蜀漢朝政混亂,最終被曹魏政權消滅。西晉取代曹魏後,再次實作統一局面。司馬炎認為曹魏政權之是以被司馬氏掌控,是因為危急時刻沒有王室成員帶兵勤王,因為對皇室子弟實行了分封,并允許諸侯國擁有一定的軍隊。成都屬益州蜀國,蜀郡。

古地名演變:四川成都古代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南齊益州蜀郡

西晉在完成統一後,朝政迅速走向腐敗,西晉中央諸侯國擁兵自重,最終産生了“八王之亂”,西晉王朝在内耗中走向了滅亡。内遷的少數民族紛紛在黃河流域發動起義,建立民族政權。東晉十六國到南北朝時期,政權更替頻繁,行政區劃也比較混亂。南齊時,成都屬益州蜀郡。

古地名演變:四川成都古代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隋蜀郡

南北朝後期,南朝逐漸衰落,喪失了統一戰争的主動權,隋朝再次開創大一統局面後,重新實行郡縣兩級行政,成都屬蜀郡。

古地名演變:四川成都古代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唐劍南道益州

唐王朝建立後,在繼承隋代郡縣制的基礎上,增設了道級行政區,實行道州縣行政管理,成都屬劍南道益州。

古地名演變:四川成都古代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北宋成都府路成都府

北宋建立後,為了避免唐朝後期,特别是五代十國以來武将專權,政權過快更替的弊政,采取了多種措施來加強中央集權。對地方的财政與軍事力量進行了大大的削弱,實行路州縣行政管理模式。成都屬成都府路,成都府。

古地名演變:四川成都古代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南宋成都府路成都府

南宋時期,秦嶺淮河以北的土地被金朝控制,以南的地區行政區劃與北宋基本相同,成都仍屬成都府路成都府。

古地名演變:四川成都古代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元四川成都路

元朝完成統一後,在繼承兩宋行政區劃的基礎上,開始設定行中書省,這是後世行省制度的先河。成都屬四川行省,成都路,是四川省的省會所在。

古地名演變:四川成都古代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明四川成都府

明代建立後,改稱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并調整了前代行省的邊界,基本上奠定了後世行省邊界的基礎。成都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成都府。

古地名演變:四川成都古代地名及區劃演變過程

清四川成都府

清朝完成統一後,大部分制度都繼承了明代的體制,在行省邊界上進行了一定程度的調整。成都屬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成都府,依舊為省會所在地。

相關資料來源于《中國曆史地圖集》與《中國地名沿革對照表》,談曆史地理,說人文教育,歡迎點贊與關注楊帆老師!

【正觀】簡明中國曆史地圖集 中國地理叢書 譚其骧著作 ¥78 購買

《簡明中國曆史地圖集》,看曆朝曆代疆域與行政區劃,曆史地理學方向必備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