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曾經他們被CBA輕視,但現在他們是香饽饽

自首位登陸cba的我國台灣球員鄭志龍之後,寶島台灣就成了cba各個俱樂部引援的風水寶地,至今前前後後大約有三十餘名台灣球員來到内地打球,下面,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馳騁于cba賽場上的我國台灣球員。

鄭志龍:“寶島飛人”來上海時已經過了自己的巅峰期,不過他依舊靠着高超的籃球智商入選了1999-2000賽季的cba全明星陣容,并和劉炜、姚明一起打進了cba總決賽,并獲得了該季的“體育道德風尚獎”,賽季後鄭志龍回到台灣,在達欣隊退役,如今在新疆擔任助理教練,輔佐李秋平。

曾經他們被CBA輕視,但現在他們是香饽饽

明基新浪獅隊:這是一支能夠載入史冊的球隊,教練邱大宗,主力球員周俊三、羅興梁、黃春雄等在世紀初的cba掀起了一股“快打旋風”,讓大陸球迷了解了台灣籃球,并反思了在培養人才時一味追尋高大化,卻忽視了速度優勢的問題。主力控衛周俊三身高僅1.70米出頭,是台灣1990年代中期的代表人物,參加cba的當季就入選了全明星陣容。主力得分後衛羅興梁曾拿過22歲以下亞洲男子籃球錦标賽mvp,在當季的cba全明星三分球大賽中折桂。

顔行書:顔行書于2007年加盟雲南紅河隊,因膝傷退役再複出的他早無當年的風采,人們隻能從電視劇《mvp情人》中去窺見他當年的風采,後來顔行書短暫加盟上海隊,退役後任助教。

曾經他們被CBA輕視,但現在他們是香饽饽

林志傑:直到2009年“寶島野獸”林志傑加盟浙江廣廈開始,大陸觀衆才算真正見識了台灣球員的實力,林志傑從來到廣廈開始就成為了球隊的靈魂,他的地位甚至高于外援,出色的突破,不錯的對抗能力和不講理的三分球,讓林志傑成為近年來cba,乃至亞洲籃壇得分後衛位置上的代表人物。

曾文鼎:身高僅2.02米的“寶島斯科拉”如那個阿根廷大前鋒一般留着長發,打法以策應為主,靠着靈活的步伐在上海隊擁有一席之地,雖然得分不多,但依舊是串聯球隊的關鍵人物。

曾經他們被CBA輕視,但現在他們是香饽饽

楊敬敏:2012年12月14日,楊敬敏代表山西隊對陣北京隊,在比賽正常時間還剩6.2秒時,楊敬敏三分線外一記神奇的擦闆三分幫助球隊扳平比分,将比賽拖入了加時賽,這記三分讓人們記住了楊敬敏,在代表新疆時期,楊敬敏也是球隊外線的尖刀。之後轉投上海,楊敬敏的光芒就比在山西和新疆時暗淡許多。

李學林:身高1.75米的李學林加盟北京後就是球隊的主力控衛,和馬布裡、孫悅一起撐起了首鋼隊那條豪華的冠軍後衛線,被球迷譽為“防守外援最好的人選”。功成後,李學林加盟上海隊,繼續發揮着餘熱。

田壘:被稱為我國台灣史上最帥的球員,田磊沒有在自己的黃金年齡來到cba效力,反而在職業生涯的末期轉投天津,并利用自己的經驗和高度,屢屢在外線發飙,煥發了職業生涯的第二春。

洪志善:“小胖”從東莞新世紀起步,然後在山西呆了三年,一直是個稱職的控球後衛,2016年3月30日晚,洪志善在微網誌上透露,自己将離開山西隊,并對球迷一直以來的支援表示感謝。

吳岱豪:2011-2012賽季就在廣廈打過球的壯哥完全不适應cba的對抗強度,輾轉幾年後于去年休賽期與山西簽訂了兩年的合同,在許晉哲教練的手下發揮着自己的經驗優勢。

此外,還有陳世念、許晧程、林冠綸、簡浩、蘇翊傑等台灣球員在cba的賽場上揮灑過汗水,而下賽季,希望之星劉铮也将加盟浙江廣廈,接過前輩林志傑的衣缽。

我國台灣籃球的校園體系非常完善,最近幾年湧現出了諸多不錯的苗子,台灣青年隊甚至還殺出重圍,代表亞洲參加過世青賽的比賽,陳盈駿、高國豪等都是具有相當水準的年輕球員。可是,去年夏天中國籃協頒布了新的内外援轉會制度,特别是對參加選秀的球員規定了薪資上限,這打擊了台灣球員來cba效力的熱情,台灣聯賽sbl的得分王周儀翔就表示薪資太低,不太願意到大陸來打球,但不管怎樣,兩岸籃球的交流會越來越多,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台灣球隊和球員到大陸來展示自己。(曾偉)

曾經他們被CBA輕視,但現在他們是香饽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