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9日,空軍部隊一場特别的迎新春網絡團拜活動——《春到雲霄戰旗紅》,在各新媒體平台直播,迅速沖上“熱搜”,在軍内外引起強烈反響。
這是空軍為積極探索常态化疫情防控條件下軍事文化服務新模式,組織的迎新春網絡團拜活動。他們采取軍地聯合創演、5g互動錄播的辦法,在京設演播主場,多個邊高遠部隊設連線互動分場。通過部隊遠端排演、戰訓代表訪談、集體網絡拜年等方式,向空軍官兵、文職人員、職工、家屬、離退休幹部和全國人民獻上新春祝福。
這台特别的“網絡春晚”如何誕生?台前幕後發生了什麼感人的故事?回顧活動錄制過程,精彩不斷。
“過年了,多了一份别樣期盼”
“從來沒有如此期盼過,不知道我們在節目中将是什麼樣子?”西部戰區空軍某雷達站指導員栗沖動情地說。他駐守的“西部第一天哨”,位于塔克拉瑪幹大沙漠邊緣,風沙比較大,放眼望去,周圍是莽莽雪域群山。
在這裡,幾乎每一年春節都一如既往的平靜。官兵們除了跟家人通電話、和戰友們聯歡外,就是坐在電視機前看春晚。雖然連隊主官通過各種手段改善官兵文化娛樂生活,但受條件所限,笑聲過後更多的是平靜。
但是今年春節,官兵們又多了一份期盼:他們也将登上熒屏,在手機端讓全國人民看到自己。“為了排練這個節目,大家準備了好幾天。估計是傻傻的樣子。”栗沖笑着說。
和栗沖一樣期待的,不止“西部第一天哨”官兵,還有位于南海的空軍某海上靶場的官兵們,也參與了此次節目錄制。這些“空軍中的海軍”們,從下連隊開始,就一直吃住在船上。在這次“網絡春晚”中,他們将在節目中與空軍著名演員毛孩互動。
這邊南海的官兵生活在海拔不到幾米的海平面,而另一組參與錄制節目的甘巴拉官兵,則駐守在海拔5374米的人類最高人控雷達站上。一邊穿着短褲和短袖,一邊是棉襖棉靴,“網絡春晚”讓他們相聚在同一個舞台上。
此外,還有航空兵、地空飛彈兵、空降兵、飛行學員等空軍官兵相繼獻上祝福。出鏡最北端的,是漠河雷達站的官兵,那裡的溫度降到了零下40多度,達到多年的極值。然而不管在哪裡,每一名空軍官兵心裡都有一股濃濃暖意。年過了,春天就來了。
“明星”“大腕”組團,為空軍官兵拜年
遠端慰問空軍官兵團拜活動發起後,立即得到軍内外有空軍情懷的數百位文藝明星積極響應。央視春晚“笑星”馮鞏、孫濤、林永健及時錄制相關視訊;吳京、佟麗娅、易烊千玺、楊洪基、楊樹泉、周小斌、毛孩、闫妮、沙溢、丁丁等也都按照節目設想參與互動。
特别是馮鞏、孫濤、沙溢、周小斌合作的脫口秀《牛年說牛》,堅持他們幽默風趣的語言風格,妙語連珠,精彩不斷。同時,佟鐵鑫、鄭莉、楊震、王莉、湯非等為空軍官兵服務多年的藝術家們,也及時錄制歌曲,組團送上春的祝福。
曾因出演《炊事班的故事》而聞名的原空政電視藝術中心演員毛孩,這次更是來到現場,從海平面講述到海拔幾千米的高山雷達站,向全國人民展示空軍官兵愛崗奉獻以苦為樂的情懷。
除了文藝界的明星外,團拜活動還把空軍“五大品牌”戰訓明星和強軍備戰先進人物作為“主角”,在全國人民面前集體亮相。他們中,有“金頭盔”獲得者姚凱,“金飛镖”獲得者湯書杳,“藍盾尖兵”王雅樂,以及“紅劍”“擎電”演習的先進個人。
此外,全國抗疫先進個人、火神山醫院重症醫學一科主任張西京,空降兵某軍“雷神突擊隊”“黃繼光連”,“西部第一天哨”、“粵東前哨模範雷達站”、中部戰區空軍某基地、西部戰區空軍航空兵某旅,以及空軍各院校就地過年的戰友們,也在節目中紛紛亮相。
團拜活動囊括了航空兵、雷達兵、地空飛彈兵、空降兵、通信兵、電子對抗等空軍各主戰兵種,官兵們在熒屏端展示才藝,向全國人民拜年。
“在戰鬥中舞蹈,在戰鬥中歌唱”
“特種兵不隻是每天舞刀弄槍,其實他們也有鐵血柔情、家國情懷。”參演節目《決戰決勝》的空降兵某軍特戰旅排長呂志偉道出創作感受。
濃濃的硝煙、隆隆的戰車、綻放的傘花,這是《決戰決勝》的排練現場。這個節目一改往日的舞台演出背景,直接将節目排練放在了訓練場。
“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把我們摸爬滾打的日常訓練生活排練成舞蹈,尤其對于像我這樣沒有舞蹈基礎的人來說是個挑戰。但是,我們做到了。”參與演出的特戰旅四級軍士長唐博興奮地說。今年是他服役的第16年,能夠在軍旅生涯的最後一年登上這個特别的“舞台”,他很激動。排練時,唐博不小心把手指砸傷了,編導讓他下場休息,他說:“輕傷不下火線,空降兵必須要有特殊的勇敢。”
對于這些特戰尖兵來說,這個舞蹈的動作并不陌生,跳傘、射擊、上下戰車,訓練場、戰場、排練場融為了一體,寓日常戰備訓練于藝術形式展現之中。整個舞蹈實戰氛圍濃厚,又不乏藝術美感,将空降兵官兵敢打必勝的精神狀态和飽滿的戰鬥熱情展現得淋漓盡緻。
“即使再苦再累也不怕,要對得起空降兵的形象。”排長段瑞麒的話說出了參演人員的心聲。他說,“希望父母能看到我們的節目。雖然今年過年不能回家,但我想讓他們知道我在部隊很快樂,也想通過這樣的方式向關心我的人拜年。”
“若有戰,召必回”
《淩雲紅妝》是去年空軍組織的首屆飛行戰歌征集活動一等獎作品,在團拜活動中被導演組標明為主場歌伴舞節目。由于疫情原因,演職人員隻能在北京就地尋找。曾經服役于空軍某場站通信連的退伍老兵丁海馨聞聽消息後,及時趕來了。
丁海馨現在是就讀于北京舞蹈學院的大四學生,去年9月退伍後回到大學繼續學業,但她一直心系空軍,關注空軍。她坦言,軍旅生活給她打上了深深烙印,成為自己人生的寶貴财富。服役期間,她發揮文藝特長,多次編排舞蹈和文藝節目為戰友提供文化服務,還曾經帶領戰友拍攝空軍女兵短視訊,網絡點選量達300多萬。
退伍老兵付中華也已回到地方創業,擁有自己的文化創意公司,年底前正是各類演出最集中、最忙碌的時候。接到團拜活動邀請後,他毅然決然推掉所有商演活動,不計報酬,趕到主場參加節目錄制。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是部隊培養了我,隻要組織需要我,若有戰,召必回。”
“我從軍入伍30多年,參與慰問官兵多達幾百場,但是從來沒有一台晚會能将這麼多的官兵容納進來。前年我達到退休年齡那一天,我還在舞台上為兵演出,男兒有淚不輕彈,那天我流淚了。為兵服務永無止境,如果以後還有這樣的文化活動,我還會義無反顧地參加。”空政原文工團歌唱演員田毅感慨地說。
開啟“遠端文化服務新模式”
“從來沒有遠端指導過節目排練,以前都是面對面,有什麼要求直接指出,但是這一次遠隔千裡,對于我們整個導演組來說都是挑戰。剛接受任務那幾天一直沒睡好覺,壓力很大。”此次網絡團拜活動導演張強說,“由于疫情防控形勢,團拜活動不能像往年那樣把隊伍召集到一地進行集中排練,也不能出京到各機關具體指導,但現有的條件倒是催生了遠端文化服務新模式。”
為了加快進度,導演組根據現有條件很快研究制定了專家遠端指導、部隊自主排練、演員依案錄制的基本原則和方針。同時,集中專業力量突擊加班制作詳細的活動實施方案和各節目分腳本。
參與錄制的遠端連線部隊拿到腳本後先把節目分解成塊,由各小組文藝骨幹分頭帶領官兵排練,然後再集體合成。全體人員依照時間節點步驟逐漸展開,相關環節絲扣推進,逐漸排練出各節目的基本雛形。經導演組和一線參演人員集體會商,不斷碰撞出各節目的亮點。
“之前從未接觸過遠端指導排練,腦海裡沒有鏡頭感。後來根據導演組的指導和啟發,我們幾個骨幹集體研究讨論每個環節應該用什麼樣的動作,拍攝什麼樣的角度,逐漸摸出了門道。”這次團拜活動中先後多次登場的部隊文藝骨幹、上士李剛剛說,“團拜活動讓我有了新收獲,拓寬了視野。也非常感謝導演組能給予我這樣好的一次機會,我會以此為契機,盡自己所能服務官兵,服務基層。”
策劃:空政宣傳文化中心文化服務站
文章作者:石志廣 尹宗洋 馮穎丹眉
攝影作者:呂志偉 鄭磊 田千禾
視訊來源:央視軍事報道
來源: 空軍新聞